固体火箭专家杨南生:他从神秘王国走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9日17:53 中国航天报 | |
作者开合天福茂林 杨南生小档案 我国著名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航学会首届副理事长。西北工业大学名誉教授。 出生于缅甸仰光,祖籍福建海澄。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工程系,1947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深造,1950年获博士学位。同年10月回国,先后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等单位任职。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副院长。1964年调入国防部五院四分院,历任副院长、陕西航天局副局长。七机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常委、科技委顾问。作为技术负责人,领导了T-7系列探空火箭的研制。作为技术指挥员,领导过多种战术型号动力装置,“长征一号”末级发动机,返回式回收制动发动机,“东方红二号”远地点发动机,某型号两级发动机等动力装置的研制。并领导了第二代固体战略型号打基础的多项先进技术的预先研究和几种大直径综合试验发动机的研制。199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 杨南生轶事-一本书迷上科学 杨南生出生在缅甸仰光,父亲在当地的华侨中学担任校长。回国后,少年杨南生借居于在清华任教的舅舅萨本栋家。其时,舅舅正在撰写《普通物理学》,杨南生一边帮舅舅誊抄书稿,一边自学这本著作,成为该书的第一位小读者。受物理学的启蒙,杨南生动手做了许多飞机、轮船模型。其中最庞大的船模长达2米,其精致逼真的程度,连父亲和舅舅都颇为赞颂,而且专门为它们照相留念。-卡丁车“大玩主” 在杨南生家的客厅中,陈列着近百辆各种样式、五颜六色的小卡丁车。原以为是他孙子辈们的玩具,没想到杨南生竟回答,那是他多年收集的宝贝疙瘩。杨南生刚回国时曾担任过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央实验室的主任。他不无遗憾地说,新中国第一辆和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一片欢呼声中走下生产线那一刻,他未能留下珍贵的纪念。之后,收集汽车模型便成为他一生的最爱之一。-音乐发烧友 具有音乐天赋的杨南生晚年更加痴迷于音乐,他收藏了近400盘各国古典音乐的CD和磁带,一天听一盘,差不多一年够听一圈。他还把百位外国音乐家按姓氏及其作品,全部用英文编排成目录,记在一红一黄两个大本子里。本子的扉页上,用英文艺术字体,似字似画,绘着“Music”字样。1978年,杨南生随谷牧副总理出访欧洲,一天中午,在西德莱茵河河畔的一家餐馆用餐,杨南生看到大厅有一架钢琴,于是来到琴前,即兴弹奏了19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曲终,矜持的德国人和代表团的成员一起报以赞美的掌声。 中国固体火箭事业,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一个神秘的王国,为固体事业的发展竭尽心智的杨南生,自然也成了谜中之谜。这一领域解禁后,他仍然固执地拒绝任何采访,拒绝让自己的名字连同功勋,变成一排排大大小小的铅字。 有一段时间,曾在小圈子里传说,他偕妻回国,是以一批美国战俘为代价的,曾担任过杨南生助手的某所高级工程师终于打破寂寞出面纠讹。不料,一打开话匣,他情不自禁地讲出了杨南生的许多轶事往闻,使这位功勋卓著的火箭专家终于从神秘王国走向我们…… 1950年夏,杨南生以优异成绩获得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国心切的他婉言拒绝了汽车、洋房、英镑的“邀请”,怀着一腔报国赤诚,几经周折,鸟翔故巢,成为从海外回到新中国怀抱的第一批专家。 7年后,杨南生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一设计院的副院长。清华、北大及哈工大、南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等学府的一批青年师生,被遴选进京,开始了我国第一枚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的设计。很快,火箭结构蓝图便设计完成,并在中科院保密室展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观看后,赞许不已。11月,设计院奉命迁至上海,定名为上海机电设计院。1959年7月,根据火箭技术现状和国情,钱学森建议上海机电设计院首先设计试验小型的探空火箭。为此,杨南生和他的同事们设想了一种采用常规推进剂、推力小于3吨、飞行高度在100公里内的火箭,定名为T-7。作为练兵箭,年内研制出了比T-7缩小10倍的模型火箭T-7M。主发动机研制出来后,到哪里去试车呢?他们四处寻觅,发现国民党政府覆灭前,在上海市郊修筑了4000多个碉堡,而江湾机场的一座地下碉堡,便成为杨南生他们进行热试车的场所。 采访中,杨南生拿出一张珍藏的黑白相片,指着照片上的人物娓娓道来——那是1960年4月18日,聂荣臻、张劲夫、钱学森以及上海市委刘述周等领导在乍暖还寒的连绵春雨中,赶到江湾,一个个弯腰钻进了破败不堪的防空洞,观看就在旁边碉堡里进行的T-7主发动机热试车。照片上,杨南生弓着腰探视试车现场,聂荣臻元帅、张劲夫和钱学森便站在身后。为了安全,钱学森还一个劲儿地挥着手,让身后的人员尽量往后靠。试车成功了,聂帅向杨南生他们表示祝贺,又扫视着风华正茂的这批青年后生问寒问暖。 今天,立在上海东海之滨的纪念碑上,赫然铭记着—— T-7M火箭由上海机电设计院杨南生副院长、王希季总工程师等百名科技人员自行设计、制造,历时3个月。艰苦创业,以此为志。 1964年7月19日,杨南生亲自组织指挥了我国第一枚生物火箭——T-7A的发射。在火箭起飞前,由中科院生物所送去的一批可爱的大白鼠、小白鼠,以及装有各种生物的试管,被放入火箭头密封舱内。随着一声指令,火箭带着这批小生命,扶摇直上70公里高空后,又随着降落伞安全返回地面。这批巡天使者,连同它们搭乘的火箭,揭开了中国火箭生物试验的序幕。 1964年8月,杨南生珍藏起周恩来总理的任命书,挥别繁华的大都市,匆匆赶往四川泸州高坝——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任四分院副院长。 杨南生受命的重要任务是:尽快在我国完成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试验并向实用阶段过渡,且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壮大。 为了解决药柱表面裂纹和发动机不稳定燃烧问题,杨南生带领技术人员,反复试验,经过多次试车及冲击、振动等试验,终于在1965年7~8月里,取得了6发飞行试验全部成功的佳绩。标志着中国已经有能力自行研制以固体复合推进剂为动力的火箭发动机,这是固体火箭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965年冬,四院从泸州迁至内蒙古。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边陲上,新中国固体火箭的研制工作刚刚开始,“文革”的浊浪便疯狂袭来。研制工作遭到巨大干扰,基地近于瘫痪,连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车辆,也不再发动。 杨南生的大脑中贮存着一条军令——要按时研制出长征一号火箭第三级固体发动机。于是,这位专家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走上了他一生中最为艰难的“长征”之路。奔波在方圆十多公里的厂区、家属区,敲开一家家紧闭的房门,凭着一副衷肠,把从事研究、装药、试验等方面的骨干动员出来工作。一个个有志青年,追随左右,与他共担历史重任。 为了抢在塞外高原的黄金季节建设高空模拟旋转试车用的试验设施,杨南生累得患上了坐骨神经痛,有时不得不用单腿蹬车。春天,白毛风,刀子风此起彼伏,听一听这些“专有”名词就够了。但恶劣的自然条件,可怕的政治动乱,丝毫动摇和摧垮不了杨南生的意志。终于,沙原深处,试验站的高高试车台上,一个发动机,周身捆绑着几个助推火箭,待命点火。这是发动机第一次做旋转试车。杨南生好紧张,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即将喷火的地方。 30秒,15秒,没有能再往下数,发动机猛然爆燃,如脱缰的野马,吼叫着飞出了试车台……这是一个痛苦袭人的日子。1968年1月26日。 杨南生立即组织力量检查、分析。当他指导工作人员先后解决了脱粘和燃烧后某种成分沉积的问题后,后19次试车,均获成功。 1970年4月15日,杨南生起草的长征一号火箭第三级的报告,与任新民起草的第一、二级报告和戚发轫起草的卫星部分的报告,被一起呈送到周恩来总理的案头。党中央很快批准了这份不寻常的报告。 1970年4月24日,共和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由“长征一号”送上天宇,第三级发动机的最后一推,把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东方红》乐曲从此传遍全球。杨南生站在寒风中,翘首长空,凝神静听,觉得这乐曲比他在英伦三岛上欣赏过的所有音乐作品都优美。 1967年,国防科委下达了研制水下发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军令,杨南生主持制定了总体方案,并且亲自主持两级发动机的具体研究。这两级发动机不但要采用新型复合推进剂,而且要采用一系列复杂的控制系统装置。 进入试车阶段时,没在现成的试车台,他们找了一间破庙权当测试房,凭借一峰山崖暂作试车台。年轻的知识分子找来一辆破旧的双轮木架子车,把发动机装上,从工厂连拉带抬,跑到山坳里进行试车。试完后,又把发动机拉回碳化、整修、装药。如此循环往复。尽管动乱的喧嚣不绝于耳,但仍有工人们向他们投以亲昵而心酸的称呼:“搬运工同志!” 这样从春到夏,从秋到冬。烈日下,寒风里,杨南生骑着他的那辆“老爷车”,走过坎坷和险途,他的车辙,与全体研制人员的脚印重合在一起,深深地留在了塞外的荒原上。 当渗透着他的心血的水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捷报在全国四处传扬时,世界,再一次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古老的东方大国:下一个奇迹将是什么? 70年代中期,杨南生告别了战果赫赫的塞外基地,一头钻进了穷僻的秦岭山区。 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研制初期,困难重重。曾经有一度,发动机试车时点火瞬间便告失败,大家称之为“神秘冲击”。“神秘冲击”一词源自美国。美国当年研制玻璃钢壳体固体燃料发动机时,曾屡次发生点火试验瞬间爆炸现象。而我们研制的远地点发动机是我国第一次用玻璃钢壳体,也出现了这一现象。杨南生运用掌握的动力学理论,苦苦研究分析,果断采取了发动机尾部大面积“人工脱粘”办法,使药柱与玻璃钢壳体按预先设计局部分离,“神秘冲击”这一难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1984年,东方红二号卫星发射时,时任四院科技委主任的杨南生被请到渭南测控中心给远地点发动机保驾护航。不巧的是这次发射因第三级火箭工作不正常,卫星未被送入预定轨道。杨南生在测控中心与四院、五院共商计策全力挽救,最后靠远地点发动机的正常点火,使卫星转入近地大椭圆轨道而不致夭折。五院研制人员感激地说:远地点发动机挽救了这颗宝贵的卫星。 杨南生为我国火箭事业,尤其是固体火箭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81年之后的十多年,他先后担任了西北工业大学的硕士、博士生导师,在力学领域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才俊。 今年即将迎来80大寿的杨南生看上去不过60开外,交谈中他笑声朗朗,思维十分敏锐。在他的书桌上,摆放着许多低温发动机研制的最新资料,旁边放着一个高倍放大镜。除了不间断地跟踪世界最前沿的技术,他喜欢听音乐和阅读各种英文原版书籍,可以脱口背出《约翰·克利斯朵夫》、《荆棘鸟》等世界名著中的许多经典名句。他从一个神秘的技术王国走来,他正尽情徜徉在一个科学与艺术的神秘王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