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总工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工会工作纪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1日09:3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如何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全面深入地推动工运事业的发展,四川省总工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突出的工作业绩向即将召开的中国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呈交了一份令人可喜的报告。 五年来,四川省总工会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锐意进取,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履行其职责,既主动为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又大大 *围绕“第一要务”,促进四川经济向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在新时期的“第一要务”。2001年,中共四川省委提出全省经济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2002年底,又提出要努力实现三大转变,即: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在此背景下,四川省总工会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通过全面深入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实现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目标和“三大转变”中来。全省各级工会按照省总要求和部署,积极组织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掀起了持续不断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热潮。五年来,全省各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面达到85%以上,参赛职工达1505万人(次),直接创经济价值90.3亿元;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446.6万条,节约和创造经济价值54.7亿元;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5361项,开发新产品、新成果1848项,共创经济价值23.1亿元;参与技术市场竞争、开展技术协作、有偿技术服务创利税1.2亿元。与此同时,全省各级工会还围绕“中心”努力提高职工素质,培养、造就出一支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懂一门、会两门、精多行”的新型复合型劳动者队伍。五年来,通过技术讲座、知识竞赛、工会办学和与社会联合办学等方式,让741.2万人(次)的职工从中得到提高和受益,并组织134万多名职工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比武活动成为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 推进“评优树先”活动的蓬勃开展。四川工会系统大力弘扬先进模范的闪光思想和光荣事迹,大张旗鼓地评选表彰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五年来,全省共表彰全国劳模、省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887名、全省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标兵单位和个人各40名、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好厂长(经理)147名,在全省营造出一种学劳模、学先进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各级工会还积极探索建立调动和激发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长效机制,引导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 四川省总工会围绕“第一要务”锐意进取,充分发挥全省职工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据悉,2002年,四川除顺利实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外,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1997年增长51.7%,年均增长8.7%;工业比1997年年均增长17.2%......这些令人瞩目成就的取得,无不凝聚和见证了四川全省800多万职工的智慧和心血。 *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新机制,将职工“当家作主”真正落实到实处 首先,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职代会制度。到记者发稿时为止,四川全省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制度的已达95.5%,实行厂务公开企业的面达96.8%,实行校(院)务公开的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面达92%。为保证厂务公开制度深入实行,省总工会等六家省级部门还制定了《四川省推行厂务公开制度暨实行责任追究的规定(试行)》。同时,民主评议企(事)业领导干部、企(事)业业务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公司制企业职工董事会监事会等制度都也得以不断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事)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更加推动和加快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 其次,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2年底,四川全省集体合同建制企业达2.1万家,覆盖职工263万人;有2979户企业签订了工资集体协议;全省共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844份,覆盖企业5760家,覆盖职工65.8万人。 第三,全省各地建立了工会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家协会(联合会)三方协商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五年来,四川各级工会共协调、调解劳动争议案件4.5万件,成功率达83%。为职工提供代理,参与仲裁、诉讼案4270件,结案率达97%,胜诉率在80%以上。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力度也逐步加大,已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5200多个,并初步建立起劳动关系预警机制。 第四,职工法律援助网络覆盖全川。迄今为止,四川21个市、州和150个县(市、区)工会都已建立职工法律援助中心,组建率为100%和83%,部分省产业(局)也建立了职工法律援助机构,全省职工法律援助网络基本形成。五年来,全省各级工会免费为职工和企事业工会组织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5万人(次);免费为困难职工提供代理参与仲裁、诉讼案582件,结案率达97%,胜诉率达8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五、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群众监督检查网络体系日趋完善。随着由工会组织开展的“安康杯”竞赛活动的不断深化,有效推动了四川全省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层层落实,许多企业、行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已签订到岗位、个人、机台、车辆,签订率达到100%。五年来,全省各级工会共参加安全卫生监督检查活动5.1万次,参加伤亡事故调查2800多起,参加新建、扩建、改建“三同时”验收1604次,举办劳动保护培训9060次,培训职工19.5万人(次)。 *以服务职工为宗旨,为困难职工群体提供生活保障 为积极协助政府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四川省工会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开发性再就业十大行动”,五年来,各级工会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共培训下岗职工42万人(次),帮助41万人(次)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送温暖工程”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四川目前已在全省形成了四级特困职工家庭建档建卡网络化管理体系,建档职工家庭达28.7万户;协助政府落实“两个确保”,做好特困职工进入“低保”的工作,迄今为止已有94.9万多名困难职工及家属进入“低保”;送温暖工程资金不断扩大。五年来,全省各级工会在“两节”期间走访慰问企业4.7万户,职工136.7万人(次);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困难职工制度,共帮助近4万名困难职工子女完成学业;建立并实施了企业的部省级以上离退休劳模荣誉津贴和住房补贴制度,以及对部省级以上生活困难劳模发放生活补贴制度,至今已有3008名企业离退休省级以上劳模荣誉津贴得到落实,占应落实劳模数的88%,另有509户省级以上劳模的住房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或一定的货币补贴,占应落实劳模的90%;大力开展了职工意外伤害互助保险和女职工大病互助保险,全省参保职工已达43.1万人(次);各市(州)工会目前正积极筹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着力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就业难、就医难、子女入学难、住房难的“四难”问题。 *强化法制化建设,拓展参政议政渠道 2002年,经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四川省〈工会法〉实施办法》颁布实施,使工会法制化建设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四川省总紧紧抓住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四川省〈工会法〉实施办法》的契机,认真履行基本职责,努力拓展宏观参与渠道,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五年来,在四川省总的带领下,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参与在改革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工资分配、法律援助,住房和医疗改革等一大批法规、政策的制定,从宏观上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强化了工会的源头参与,目前,该省已有21个市(州)、109个县(市、区)工会实现了同级党委常委担兼任工会主席,有62个县(市、区)按同级党政副职级配备了工会主席;多数产业、企业工会主要负责同志进入了同级党委领导班子和董事会、监事会等领导机构;省、市、县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普遍建立了与同级政府(行政)和部门召开联席会的制度。各级工会、尤其是成都市总工会每年定期在职工中开展思想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并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既发挥好了工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又为党和政府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为目标,加快工会组建工作和自身改革建设步伐 通过五年的努力,工会组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前并超额完成四川省委和全总下达的任务。截至2002年底,全省新建工会6万多家,新发展工会会员273万人。目前,全省职工892.1万人,工会会员645万人,职工入会率达72%。 四川省总组织各级工会进行机构改革,调整机构设置,精简人员,引入竞争机制,让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工会领导岗位,使机关建设出现了少有的新气象。五年来,全省工会系统共培训专兼职工会干部13.3万人(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克服工会经费收缴的重重困难,使工会经费收缴比五年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为开展工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四川省总通过多种形式,坚持推进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和大力展示劳模风采,使全省广大职工和企业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思想道德观念不断升华,尤其推出的“高原护路神”--全国劳模陈德华,最近在四川各地和北京作先进事迹报告后,引起巨大的反响,并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同志的高度称赞。 (来源:高柱 川华 胡金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