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观察:语文改革何时尘埃落定?专题 > 正文

大学生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控诉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11:04 新浪观察

  □刘程英 凌永照 贝为任 非某

 "反革命的乌鸦"

  有许多事情,说起来很可笑,但实质却很可悲。记得高中时,曾学过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叫做《药》,小说结尾部分写到夏瑜的母亲上坟时,曾有一个细节描写,说的是坟旁的树上蹲着"一只铁铸般的乌鸦。"在语文课上,讲到这一部分时,我们的老师曾特地停下来问我们乌鸦象征着什么,一时弄得我们全班五十多位同学不知如何做答,最后,还是老师点破迷津,告诉我们,"乌鸦象征着反革命,'铁铸般的'极言其力量之大。"于是,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世上还有"反革命的乌鸦"。在中国,总有许多事情因为负担了太多自身以外的东西而显得不堪重负,步履维艰,语文教育便是其中的一种。

  语文,据王力先生的解释,大致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学",然而,在我们这样一个意识形态充斥的国度里,语言却完全背离了其"语言文学"的初衷,而被异化为简单的"用革命的方法分析革命的文章,培养革命的接班人"的意识形态工具。"反革命的乌鸦"只不过是简单的一分为二、非此即彼革命思维的畸形体现,类似的,还有好人永远是机智、勇敢、善良,坏人永远是狡诈、残忍、虚伪。语文教育对一个民族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大多数人接触语言文学的最初窗口,大而言之,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小而言之,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最初的文学感觉。很难设想,在我们这样一个充斥了无聊的官样文章和粗暴的两分法、两总论,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不惜随意曲解文章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的孩子还能受到多少文学的熏陶,还会留下多少正常的感觉?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在何种程度上还能称得上健康?

  许多年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文字太难,中国的老百姓学不会,他当时一定不曾想到,中国的老百姓学不会中国的文字,不仅因为其难,还因为有人居心叵测的瞒骗愚。他当然更不会想到自己呕心沥血写下的文字,若干年后竟被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凭空飞出一只"反革命的乌鸦",这是鲁迅的不幸,亦或也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不幸,当然更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不幸。

  不堪回首的梦魇

  某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解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开头的'中华民国十五年'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为什么用

  '中华民国十五年'而不用'一九二六年'呀?"

  "……"下面一片静寂,对于这一颇似高深的问题无法作答。

  老师环顾四周,对自己的问题很是满意,缓缓地、启发性地说:"鲁迅先生之所以用'中华民国十五年'而不用1926年,实则含义深远哪。大家想想,这中华民国本该突出个'民'字,即国家的人民性,但这被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国家哪是人民的国家呀。所以说,这'中华民国十五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带有反语的口气……"

  下面一群人唰唰唰地埋头作笔记,记下了这段"经典"的话。当时我是肺都气炸了,如果说这样庄重的开头是有些能使整个作品的气氛比较深重还凑和得过去,不过也挺牵强的,真正的解释应是中华民国即以中华民国元年开始纪年的,这是规定!我的老师哟!我可怜的师兄弟们哟!

  对此,我早已无话可说,若干年前,我就已尝及什么叫做"予欲无言"了。所以,用"不堪"与"回首"与"梦魇"二字来形容中学语文一点也不过分!

  我虽心有愤懑却仍是不敢去从正面否定它,总是在近乎自虚般地自责,在心中千万遍地怀疑自己:也许是我太不虚心听课了吧?也许是我的笔头太懒了吧?也许是我的耐心与毅力太不够了吧?……可是看着那一串串千奇百怪的事,我又不得不作正常的思考:一条选择题会很民主很尊重地问你:"下面的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或"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偏偏那答案只有唯一的规定的那一个!那还谈什么"我认为"!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永远是"本文记述了……反映了……揭露了……启发了……"

  缺乏悲悯与温柔

  我觉得中学语文的课文编写对我们的损害太大了。难得几篇真正写得很美很温馨的文章,给我留下最美最深刻印象的是《故都的秋》和《一碗阳春面》。尤其是《一碗阳春面》,叙述的是一家人艰难困苦中仍然努力追求一种美好生活的故事,他们对于生活的勇气,以及小饭馆老板的体贴周到,一家人之间相互鼓励努力奋斗的种种温暖,直到现在仍使我感到温暖。如果我们接触的多是这类叙说温馨真情的东西该有多美。而事实上直到我进入大学认真回想才发现,中学语文能给予我们的东西的确太少了。那些文章都那么的枯燥乏味。阅读资源上的严重匮乏直接导致的是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的贫乏,再加上一直以来风行一时的所谓"材料议论文",到后来我在每次考试写作文时都感到极端的可怕,因为老师告诉我们,只有一个框架。那时还有一个最担心的问题就是"离题",就是老师给你的这段材料,只能有一个或几个看法,没有对上老师眼里的看法便是"离题"。现在想起来觉得这点尤为可怕,因为我对某一事物持有的看法竟然可能被别人所不允许。

  那时不但写作文如此,而且对于课文的理解也往往是被强制持有某种看法的。例如有一篇课文叫《守财奴》,老师就告诉我们作者讽刺了主人公的贪财吝啬,但是现在我想,为什么一个人勤俭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就要受这么多的指责,而且我们为什么就不体谅葛朗台在"吝啬"的背后有着更多的可值同情的辛酸苦楚。同样的例子,是《项链》。老师这么说,我们当然也只能认为女主人公的虚荣是不好的。但后来我们再想想,虚荣心又有谁没有,为什么虚荣心要被我们所鄙夷?而且我们怎么就不想想女主人作为贫家妇女,又有多少为生计奔波、为人世所累的辛酸呢?但那时老师根本没引导我们这么想过,因为那时的考试只需要一个答案,从而使我们不能真正面对作为人的最丰富的东西。这样的教育使我们根本不知道人应当多一些宽容、悲悯、温柔等等。

  我们丧失了了解我们自身的任何机会,因此我们在真正须面对这个世界时,也就是我们长大成年以后,我们就一定会不宽容,不悲悯,不温柔。

  《人民英雄纪念碑》:压在心上的坟

  告别中学生活三年多了。一天和几个师友偶然聊起中学语文教学状况,勾起了我对中学语文教材的回忆,令人遗憾的是,跃入我脑海中的第一篇课文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就相当于《我爱北京天安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我们这一代接受过正规中学语文教育的人,谁又能抹去《人民英雄纪念碑》留在心中的烙印呢?我甚至觉得《人民英雄纪念碑》本身就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象征。

  然而,《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篇说明文,中学语文教材中更多的是那种态度鲜明的论说文和情感简单粗糙的抒情叙事文。前一类大多是"我们党的领导同志",在不同时期的政论和时评,从老毛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刘少奇的《修改党章的报告》到邓小平、江泽民的(篇名我忘了)都有文章或讲话,另外还有吴晗、胡绳、高占祥等各级人物的政论、时评。后一类的则一律是"歌德体"的文章--单是有关周恩来的就有好几篇,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一类的还有许多著名作家的"经典名作",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杨朔的《荔枝蜜》、刘绍棠的《榆钱饭》……这类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基调都是一致的。我的一个朋友对《一件珍贵的衬衫》一文有个说法:他说,这篇文章所流露出的感情其实和鲁迅先生所讲的一个笑话相同,那就是穷人因得了阔人一句喝骂而感到无上荣光--"这阔佬和我说过话了",因而无限珍视这个缘份,四处宣扬阔人的功德和自己的幸运。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是这路货色--刘绍棠的《榆钱饭》一文所抒写的情感就好比是一条一直挨饿的狗,一旦主人给他吃饱了,于是欣喜若狂,忍不住对主人摇头摆尾。

  最可怕的是,我刚才所说的这两类构成中学语文教材主体的文章,都是围绕政治在说话,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语言表达的极端化--要么是好,要么是坏;要么是革命,要么是反革命。而维系这种极端化的语言的两极的就是这种话语体系所要弘扬的"斗争精神"。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包括应该是文学性很强的小说、散文,都是围绕政治问题,使用极端化的语文在说话,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叶圣陶的小说《夜》。在这个问题上最典型的是毛泽东的文章。在我的印象中,中学语文教材每一册都选有毛泽东的作品,除了"老三篇"外,还有《改造我们的学习》、《别了,司徒雷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多篇,连作为应用文体的消息也选用了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作为范文我承认毛泽东的政论是写得很好,但是中学生是否有必要学习这么多政论文?毛泽东毕竟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文章都是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为特定的政治目的而写的,他所倡扬的精神是"改造"、"革命",没有一丝调和的可能。中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是这种风格的文章。温馨和谐,人与人之间宽容和关爱。

  另外,我还想谈谈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鲁迅作品。鲁迅是大作家,也是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作品最多的作家。但是,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处理,我很不以为然--《一件小事》给摆到那样高的地位,《阿Q正传》给弄得支离破碎,而且所选的大多是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剑拔弩张的渗着血的文字,再加上教参的"权威"解释,鲁迅给弄得面目全非,成了没有人格意义的文化符号。--事实上,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的解释沿用了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而毛泽东是在三四十年代中日民族战争时期和国共两党军事政治文化斗争时期对鲁迅进行评价的,其评价带有明显的战争文化心理特色,是直接为文化政治斗争服务的,于是鲁迅成了没有一丝杂质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也就全力阐释鲁迅的"革命精神",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抬到吓人的高度。鲁迅的文章是好文章,但是他的大部分文章并不适合中学生阅读。他的文章都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人事背景,中学生又怎能读懂,何况教材教参还予以曲解和误导!我认为,鲁迅作品适用于中学教材的只是那类为数不多的,洋溢着生活情趣、富于温情的散文,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以及文学气息浓郁,饱含悲悯和关爱而又不难懂的小说,如《故乡》。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处理方式,既是对鲁迅的亵渎,也是对广大童稚心灵的伤害。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谈的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材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对教材的依赖性很大,教材对教学几乎起决定作用,而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太糟糕--当然,这根源在于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指导思想太糟糕。语文,是指语言文字,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人生的热爱为基本任务,而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材也理应以此为标准。遗憾的是,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完全以某一种政治利益为标准,整套语文教材都为富于"斗争"色彩的权利话语所斥,几乎沦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教材了,没有美感,没有温馨,没有和谐,没有生趣,也没有关爱。

  你说这样的语文教材该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多么深重的戕害!?

  我是从这样的语文教学体制中走过来的,我吸收了这样的语文教材提供的"营养"。我知道由此造成的身心的病苦该有多深。这几年,我努力吸取清新的空气,以求疗救,但十分艰难,因为一种话语体系不仅能影响一个人的生命体悟能力,而且能塑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事实上,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象征的中学语文教材所建构的话语体系成了压在我心上的一座坟垒,这辈子再也搬不掉。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北京上东区"的形成标志北京国际化的进程
Elantra:期待美名,期待大奖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生殖健康两性差异
有奖订阅尽在学堂
非常笑话
超性感笑话 轻轻松松体验爆笑感觉
图片
铃声
·[阿 杜] 一个人住
·[和 弦] 真情人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吸引异性
  • 佛罗蒙男用香水
  • 登喜路红瓶的诱惑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性感笑话, 轻轻松松体验爆笑感觉
    白兔强奸了一熟睡的狼。狼怒而追之。白兔将毛染灰假装…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