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评书(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02日22:29 天津青年报 | |
1934年评书界七贤聚会天津 本报记者沈沂 一条繁华熙攘的老街、一个高朋满座的茶楼、一位谈古论今的先生、一片如痴如醉的听客;一桌一椅,一把扇子一方手帕一块醒木,评书先生一身长袍,双目炯炯,须臾间金戈铁马、刀剑如梦、公子佳人、奇闻怪谈尽在眼前…… 记得十几年前,年纪尚小,看着爷爷坐在摇椅上,晃着大蒲扇,听着收音机。收音机里有人在讲“故事”,故事里有关羽张飞诸葛亮,有梦狼画皮席方平;收音机里有很多人在说话,爷爷却说只有一个人,“一人一台戏”是对评书最初的记忆,而另外一个记忆就是,那个并不久远的年代里,家家户户都在听评书…… 表演重规矩 评书里面口语多 时至今日,虽然曲艺已经走向低谷,但电台电视台依然有一个保留剧目———评书。《包公案》、《杨家将》、《聊斋志异》、《西游记》……这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评书段子。不论历史风云,还是生活琐事;不论虎踞龙盘,还是豆棚瓜架,都可以在评书中找寻到。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琳告诉记者,因为评书使用口头语言说演,所以在语言运用上,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介绍为主。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如果介绍新出现的人物,就要说“开脸儿”,即将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征做一描述或交代;讲述故事的场景,称做“摆砌末”;而如果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又往往会念诵大段落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称做“赋赞”;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常常又会使用“垛句”或曰“串口”,即使用排比重叠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 天津经常上演评书的茶楼有北马路的“宝和轩”、官银号的“东来轩”、侯家后的“三德轩”、北大关的“福来轩”、西马路的“乐茶园”、梁嘴子的“万有茶楼”、鼓楼的“北海锐茶楼”等、此外,南市的“三不管”、河北鸟市、河东地道外、河西谦德庄等处也有评书艺人作艺。 学艺通古今 高台教化练苦功 陈派(陈士和)的嫡传弟子刘立福今年已经80岁高龄,他说评书已有近60年的历史。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陈士和堪称评书界的头把交椅,在国内也有“南王(王少堂)北陈”之说,这位以讲《聊斋》最为著名的老前辈完全将他艺术的精髓传承给了刘立福。 学说评书,难!“说评书可不单单只是说故事,来龙去脉讲清楚了就行了。不行!说评书重点不在‘说’,而在‘评’,也许‘评’不过寥寥几句,却是点睛之笔。”刘立福老先生表示,说评书的人必须博古通今,人情掌故、历史事实、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都要烂熟于胸。 评书有“谈古论今寓兴邦之大计,褒忠贬奸颂礼义之先贤”之说,因此而享有“高台教化”之美誉。在讲说故事的同时,对故事中的人情事理加以评论,对故事中的是非曲直进行褒贬,对故事中的名物掌故进行解说。观众听其表演便不只是娱乐和审美,还可以增长知识,受到教化。“若是胸无点墨,又如何‘评’书?老先生们又如何坐论古今呢?” 说书到一定程度还要会改编,把一部文学著作改编成评书书稿。“《聊斋》短短两页,我师爷陈士和能讲一个月。书中一句话,他能扩写成七八百字。没有文化根底又怎么能行呢?”严格地说,评书演员没有十年的功夫上不了台,而没有二十年的功夫就到不了火候。“我们那时候学艺,师傅不会手把手教你,更没有教学大纲,完全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多听、多看、多说、多问,是我们学艺的基本要素。”刘立福老先生的父亲刘建英是陈士和的得意弟子,每日里,他追随着父亲和师爷,父亲和师爷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种腔调,他都铭记于心。然后,自己便开始数以千遍地进行练习。 身眼步法手 大戏全凭一张口 一首《西江月》词这样说:“世间生意甚多,惟有说书难习。评叙说表非容易,千言万语须记。一要声音洪亮,二要顿挫迟疾。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传统意义上的评书,不要布景,也不需要道具和音乐伴奏,只靠一张嘴就可把各种人物和故事说得栩栩如生,使观众流连忘返。刘立福老先生始终认为,艺术的好与坏在于真实,真情实感、假戏真做。“假的演真了才叫绝,要是演假了就不值钱了。” 想独自撑起一台大戏,更讲究唇齿舌喉、手眼身法步、大小劲儿、高低音儿。一双手,指高处,可以为云为天为山为塔;指低处,可以为地为水为山为塔。“这眼神很重要,两个人说话眼神看哪?三个人说话眼神怎么看?远近、高低、动静都要表现出来。”刘立福老先生说,评书和戏剧一样同样讲究身段、动作。“记得当年看师爷说《聊斋》中《胭脂》一段时,插入一笔项羽自刎乌江,老爷子一摆身段威风凛凛,立时来了个满堂彩。”刘立福试图学会这一招,私底下练了无数遍之后,决定给师爷表演看看,结果当场让师爷骂成了“耍猴儿”的。痛骂之后,师爷自然言传身教。眼神儿往哪看,扇子往哪摆,手往哪放……从那以后,刘立福明白了说评书如同演戏,得扮什么像什么。 唱戏的都是各自演各自的,皇帝就是皇帝,走卒就是走卒,然而说评书的艺人们却要一人身兼数职。“不仅要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要瞬间进入角色,瞬间跳脱出角色。”一段书中,少不了人物对话,两个人说、三个人说、一对人七嘴八舌地说,那么演员就必须迅速完成从第一个人转换为第二个人直至第N个人的进程。评书演员,可以时男时女、时老时少、时贵时贱……一段活儿下来,有多少功底,几两轻重,立时见分晓。 扣子留悬念 释疑且听下回解 讲故事,仿神情,说表评噱不消停,说至紧要关节处,拍案使人惊怔。至今尤记得一个相声段子中说的,评书说到悬念处戛然而止,“明儿赶火车的,那火车票都得废喽。”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琳告诉记者,早年间,说评书一场就是2个多小时。要吸引听众,评书除了在每回最后留下一个悬念“卖关子”———也叫“扣子”,制造悬念,很多评书中还频频设置连环扣。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鏖战”蒋干盗书之后,周瑜观曹阵,风吹旗角,突然吐血是“一扣”;鲁肃访孔明是“一扣”;孔明探病,手心书“火”是“一扣”。这几个“扣子”都是为了火烧曹操战船而设置的,“扣子”与“扣子”之间的故事情节紧密相连,让听众的一颗心时而提起时而放下,随剧情跌宕起伏。 有的还在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在“大扣子”中还包含很多“小扣子”,连续设置而不露底,大小“扣子”配合在一起,犹如翻滚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既有浪尖,也有浪谷,目的就是让听众始终保持紧张情绪,把他们渴望听到的结局故意拖延,使之迫不及待,又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下去。唉!急人啊! 师承谁家门 换得登台通行证 刘立福老先生告诉记者,包括评书界在内的江湖艺人,历来讲究师承和家门。如果不讲师承,没有家门,想登台献艺说评书?门都没有!一准儿会有个盘道的把场子挑了。 在《江湖丛谈》一书中,记载了关于拜师收徒的繁琐仪式。想拜师傅,先得经人介绍,磕头认师傅之前,必须先讨论好,下帖请人赴拜师宴,于是本门的师伯师叔师兄弟包括外门的老前辈同聚一堂,见证这个拜师宴。“内设神座,设立牌位,正当中是供桌一张,设红纸包,包上写着已故评书界老前辈的人名,即本门已故的长辈人名。”另外,还要由代笔师写门生帖一份,叫关书。关书的内容大约是某某人拜某某人为师,今后会努力学习,不负师门之类的意思。介绍人和保师都得在关书上画押,再和本门中人讨论给新徒弟起个什么名字,随后将新名字写在关书上,徒弟画押。这个关书的手续才算完成。 向师傅叩头行礼自然必不可少,同道的本门人也要彼此贺喜,也行叩拜礼按辈分大小先后顺序一路磕来,使拜师入门之礼显得甚为隆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