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杰回忆学艺经历 打点儿的手停不下来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04日00:17 天津青年报 | |
李少杰回忆学艺经历打点儿的手停不下来了 李少杰6岁起就开始正式和父亲李润杰学快板书,这个父亲最宠爱的儿子,却在快板书上吃尽了苦头。话未说完巴掌到 “父亲在艺术上从来都是一板一眼、毫不马虎,所以他对我要求已经不是用‘严’字 那一巴掌仿佛就在昨天。“快板书和天津快板不一样,不用方言,而用普通话,可小时候,我总纠正不过来。”一天,李少杰练一个段子,总是把“没(二声)有”,说成“没(四声)有”,父亲提醒了他两次,第三次李少杰刚刚察觉自己又说错了,耳边便是“啪———”的一声,脸上火辣辣地疼———父亲的巴掌在“有”字还没落地的时候便招呼了过来。雪地练功手难停 “小时候,练功很苦,除去上学、写作业、吃饭、睡觉,我剩下的时间基本都放在练功上了。而且,父亲很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冬天,李少杰便被父亲“扔”在雪地里,左臂向左侧伸直,手持小竹板(节子板儿),一刻不停地开始“打点儿”。“练到什么程度?我的胳膊都冻木了,打点儿的手根本停不下来,都成惯性了,必须用右手把左胳膊‘掰’下来才行。”模仿声音赛口技 “有人说学快板书很容易,手拿七块竹板,敲敲打打,有词儿就能唱。顺口溜、溜口辙谁不会呀!”李少杰说,“可真要把快板书学好喽,难上加难。” “且不说练气、练声、练吐字、练动作吧,还得‘学声’。”李少杰说,学声就是模仿各种声音。笑声、哭声、老人声、小孩声———小孩声还得分成吃奶的孩子和八九岁的孩子。鸟兽之声、鸡鸣犬吠、马嘶牛吼,枪声、炮声,甚至是各种物件的撞击声。想一想,口技演员也不过如此吧。时常练得眼“抽筋” “再有,是‘练情’,父亲常说,情感是快板书表演中最重要的一环,要是干巴巴的,谁看呀。”李少杰说,表现人物内心感情,一是靠语言,二是靠动作,包括眼珠一转,眉毛一挑,嘴唇一撇这些小动作。父亲最常让李少杰练的是眼睛。“父亲要求,眼珠上下左右都能活动自如。”练习时,李少杰手里拿着一样东西,在眼前画圈,眼珠子就瞅着它,上下左右转圈,时常练得眼睛“抽筋”。 还有,对着镜子练表情。一会儿龇牙咧嘴,一会儿笑逐颜开,一会儿痛哭失声,一会儿怒容满面,不知道的还以为孩子出毛病了呢。 李少杰至今总要给学生讲讲,父亲的那一巴掌、被冻木的胳膊和神情错乱似的投入。他并不是唠叨那些放不下的“老黄历”,而是希望学生们明白,练好一门功夫、学好一门艺术,从来就没有不吃苦的。本报记者沈沂 节子板间夹铜钱七块竹板秘密不少 最让记者好奇的是一直在李少杰手中击打的那七块竹板,天津快板和快板书可都少不了它。看似不起眼的东西,竟能成为一种艺术曲目的伴奏乐器,真是让人惊叹。 “这做竹板可有学问了。”李少杰至今自己纯手工做竹板,“一大车的竹子能做出两副音质绝佳的竹板来,就算是了不得了。”记者眼前的这副竹板是学生们练习用的。 据说,演员们向来都有两副竹板,一副上台用,一副练习用。右手拿两块大竹板儿,叫大板儿;左手是五块小竹板儿,叫节子板儿。 “大板儿一般长19厘米,宽4.5厘米;节子板儿长12厘米,宽度则根据手的大小来做。”李少杰告诉记者,竹板的选材很重要,一般用斑竹和毛竹。大板儿的弧度根据竹筒的自然弧度就可以了,但力求选择竹面光洁、纹细、弧度较大的竹子来做大板儿为好。“这样的大板儿打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可以打出共鸣音、主音、横音。” 记者翻来覆去“研究”节子板儿的时候,发现后四块板儿之间都夹有两枚铜钱。李少杰说,这也是配合击打板子用的。铜钱的选择也有规定,最好是用“乾隆通宝”。“乾隆年间正逢盛事,所造的铜钱含铜量高,击打出的声音清脆中听。” 另外,制作竹板时,连用于穿红绳栓板的孔眼钻在哪里都有苛刻的要求。“地方钻的不对,会影响声音。两个孔,离板子上方2.5厘米,距离两侧1.2厘米。”用合股的红丝线绳一穿一系,七块板儿、六个钱儿、两根绳儿,得活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