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中国秘训航天员:“我用照片见证航天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4日09:07 图形科普 | |
神舟4号发射前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的预备航天员进入飞船进行实际体验 “必须提一下万虎(Wan Hoo)的事迹。这位生活在大约元代的中国木匠是试验火箭上天的第一人……。他坐在椅子上,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他命人点燃火箭。然而,随着一声巨响,万虎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之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摘自美国Hebert S.Zim著《火箭和喷气式飞机》(1945年) 文/本刊记者 韩宜恒 摄影/鞠浪 人上天前,动物先去 在神舟三号的实验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模拟人实验,却没有使用动物。许多人都对此存在着疑问。据中国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宿双宁介绍:人类还没有上天之前,人们对太空失重环境下生物能不能生存还有疑虑,当时的苏联和美国就用动物实验来予以证实,而现在,这个问题应该说早就有了明确的答案了。 第二个方面,飞船里的环境是靠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来创造的人工环境,舱内的大气压、氧压、温湿度都是靠人工控制的。动物因为体量比较小,代谢率比较低,代谢的耗氧量等都不能与人相比。动物实验结果并不完全对人适用,只有模拟人实验才完全可靠。 然而,当翻开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早在1965年,我国的动物就已经搭乘着生物探空火箭成功升天了。 生物物理研究所摄影工程师鞠浪,用他的摄像机见证了当时的那段鲜为人知而又珍贵的历史。 为了采访,本刊记者接触了这个本来根本不了解的行业,接触了鞠浪。时间并不很长,但是记者却深深地被感染了。到他的家里,他没有马上向记者讲什么,而是对记者说:“你来,先看看照片吧。”他慢慢地拿出了一个大箱子,小心地打开它,然后重重地吐了一口气。“历史就在这里!” 一个大箱子,厚厚的一个又一个大本子,泛黄的照片,已经有些发脆的纸张,加上黑白照片的强烈魅力,记者呆住了: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从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地浮现出来…… 为拍“小英雄”被撞倒 1965年6月,一批生物探空火箭在安徽的某火箭基地成功发射。在这次发射中搭乘火箭的生物有大白鼠、小白鼠、果蝇和12只生物试管。其中,有一只可爱的公狗,它就是著名的小豹。 过了这么多年,当鞠浪提起这个调皮可爱的小家伙的时候,他的眼中仍然充满了爱意。当时的实验圆满成功,小豹和4只大白鼠都好好地活着。鞠浪拿起一张照片,只见上面一群人围着返航回来的回收实验生物舱的直升机。其中一个扎着两个黑油油的、粗粗的辫子的姑娘抱着“小英雄”——小豹。大家正在热烈地鼓掌欢迎。而小豹呐,开心地笑着,两只大眼睛中露出丝许羞涩。几天之后,另一只小母狗珊珊被生物探空火箭送上了天,并且成功返回。 看到小豹活着回来,鞠浪什么也不顾,靠近再靠近,一心摄影,生怕漏掉了好镜头。每次他都是冲在最前面,没想到,直升机的维修梯一下打到他头上,把他打倒在地。“我当时觉得我的摄影机拍的都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料,我自己受到损伤没有什么,但是这个摄影机可一定要保护好。”后来,“我所做的就是什么也不考虑了,马上从地上爬起来,接着再拍。” 记者问鞠浪,大、小白鼠的情况怎么样呢?鞠浪回忆到,老鼠在火箭里有两种形态。一是活动鼠,没有什么限制,比较自由;另外就是固定鼠。固定鼠就是被固定在有机玻璃小座舱里。这个座舱的形状就是按照鼠形做成的。固定鼠在里面可以稍稍活动,鞠浪指着一幅照片:原来,这是活动鼠在火箭飞行中的几个失重状态,里面的小白鼠都飘了起来。 鞠浪告诉记者,航天动物的选拔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平时,小狗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一旦把它关进狭窄的地方,它就会焦躁不安的。另外,小狗的体重也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因素。一般的要求就是小狗的体重在6公斤左右。除此之外,小狗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训练,最后,才选择了两条狗。一个是小豹,另一个就是珊珊。 民兵保护生物舱 掀开了照片,也打开了鞠浪的话匣子。仿佛返老还童似的,鞠浪的脸上显出了孩子一般的笑容。看着一张张老照片,鞠浪指点着,形容着。“当时的条件真是很艰苦啊。”鞠浪很有体会地说道,“比如探空火箭的发射回收问题。由于条件的限制,当时火箭发射成功之后,究竟最后落在什么地方,并没有一个精密的计算。” “与现在真是不能相比。”鞠浪介绍说,“大家只知道一个大概的范围。比如说落在安徽的某个山里。大家明白了,就赶紧去找。一是怕地方的百姓不知道这个是什么东西,就随便把它拖回去,另一个就是怕如果时间太长,生物舱内的小动物就有可能被窒息而死。”鞠浪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道:“在火箭发射之前,他们就和当地的有关地区联系好。要求他们发现这个东西,就马上报告。并且,村子里要派出民兵保护。”鞠浪拿起一张照片指点着:“这就是几个民兵手里拿着武器,保护着带降落伞的生物舱。一个民兵怕返回的生物舱滑下去,还用绳子拽着。”而另两张照片仿佛就是为了配合这张照片做说明似的。一张就是当地的老百姓,人山人海的,围着这个奇怪的东西远远地看着,说着。 “那个时候,可热闹了。”鞠浪说。“几十里地的小脚老太太都来这个地方来看热闹。这张生动的照片仿佛就是刚刚拍摄的:人山人海,人们伸着脖子,踮着脚。不知道背景的话,一般人还会误以为是哪个农村的人在看庙会呢。”另一张图片则是一群科研人员,一个个戴着大草帽,卷着裤脚,扛着仪器,从田间的小路急匆匆地走了过来。鞠浪回忆道:“我们接到报告,就马上出发,饭也不吃了,带着沉重的仪器。那些大山里,都是一些崎岖的山坡小路。别说开车,连人走路都找不到路。我们就是那样,以急行军的速度徒步。” 绞尽脑汁拍小白鼠 为了拍出小白鼠失重状态的照片,鞠浪可谓绞尽脑汁。买不起新机器,他就到东单信托商店买回了捷克的8毫米小摄影机,却买不到同样型号的胶片,只买到日本16毫米的。他就和有关人员合作,动手做了一个小型的胶片分割机,拍完一半,翻过来再拍另一半,最后裁开,再按镜头先后接起来。1970年4月24日,奏着“东方红”乐曲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发射成功。卫星都上天了,载人飞船是趁热打铁的事情。确实,新中国试图在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后,马上着手进行载人航天的飞船研制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庞大的计划后来中断了。20世纪60年代,动物实验基本上已经搞完了,20世纪70年代,载人上天的任务自然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了。要载人,肯定要进行选拔航天人才。在选拔航天员的几个月,鞠浪拍了《我国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我国航天服的研制》、《航天食品的研制》以及《海上救生打捞试验》等多部影片。 嘴咬咸菜拍失重 谈到在失重的状态下,自己坐在盆子的架子底下,一边呕吐,一边拍摄,还一边小心,怕自己飞走了的故事,鞠浪朗朗地笑了起来,还即兴表演了自己当时的那种窘态:他蹲了下来,自己的双手环抱着,仿佛正在抱着电影摄影机拍摄。一种敬佩之情在我心里油然而生。为了拍摄航天失重的种种表现,鞠浪走进了改装的失重飞机。本来,他作为摄影人员,可以不去上飞机。但是,鞠浪觉得在飞机上拍摄,效果更好。于是,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鞠浪就上了飞机。当时,鞠浪选了一个好位置,正好坐在一个固定的脸盆架子底下,头正好抵在架子的下部。这样,飞机无论飞成什么样子,自己也不会飞走。“我现在还是觉得自己当时的选择是明智的!”鞠浪告诉记者。因为担心呕吐,他就在嘴里咬了一个咸菜。这是当时人防晕飞机、晕船的通用做法。脖子上套了一个大塑料袋,这样可以呕吐,不怕脏了飞机。这是一次特殊的飞行,飞机要飞“8”字,又失重又超重。刚上飞机,航天员还有说有笑,飞起来没一会就不行了。鞠浪根本没有经历过什么训练,哪能经得起这个。晕晕糊糊的,就怕自己飞出去了。另外,那么沉重的电影摄影机,鞠浪还得紧紧地抱住,害怕自己的宝贝也飞走了。出舱时被抬出来,大家热烈鼓掌。现在,我们看到鞠浪当时在自己的身体极其不舒服的状态下拍下的照片,还能感受到当时的一种震撼!“现在,我的腰椎病就是这样落下的。”鞠浪摸着自己的腰缓缓地说。鞠浪长期在外,全国各个基地都跑遍了。而且当时的器材是很沉重的。当时还不能找很多人去拍摄,一个人搬来搬去的。另外,当时自己跑来跑去,全靠自己的双腿。而且去的地方都是偏僻的,没有什么路可以走,车子根本就不去。一个人,扛着器材,走来走去。而且,经常要求急行军。“当时,为了工作,什么都顾不上了。当时的条件真是很艰苦,我们真的是很能吃苦啊!”鞠浪看着照片,陷入了沉思。 惟一的侧面照片 翻遍了鞠浪的百宝箱,记者发现他自己的照片却没有几张。做为一名摄影师,肯定可以为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照片。当记者提出这个疑问时,鞠浪笑了起来:“是啊,这么多年来,我拍的照片我自己都数不清。可是,我自己的照片却没有多少。我都忙着给别人照了,哪有时间给我自己照相?”说着,鞠浪翻到一张图片,突然有些得意地笑了起来:“看看,我的照片!别人给我拍的。”原来,是鞠浪在拍摄的时候,别人给他拍了一张工作照。当时的鞠浪扛着电影摄影机,脸都被挡住了一面。在别人看来,这能被称之为侧面照。“别看我们仅仅是摄影的,危险也时刻伴随着我们。有时候,一点小事情都可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鞠浪回忆道,“一次,试验前,做小试验。火箭点火了。鞠浪当时正在用架子固定电影摄影机,当时可真是危险啊,我真的没有想到火箭没有往前飞,竟然往后飞,火箭发生了爆炸。我就被沙啊、土啊什么的埋住了。”鞠浪描述着,“我一开始都蒙了,刚刚有点知觉,我就起身扑上电影摄影机。那可是个宝贝啊。我当时满脸的血,不停地淌着,我难受地好半天,不是为了自己的伤,而是电影摄影机的镜头上被砸了很多的坑。”鞠浪向记者讲了一个伤心的故事,一次为了工作,他的一位同事牺牲了。原因很简单。当时鞠浪他们走在前面,后面有一个摄影师,他一不小心,就踩在一个蜂窝上。这下子,蜂可炸了窝,疯狂地进攻。就很短的时间,他的头上、脸上就被扎了好多毒针。当时,派了直升机来把他送到北京,但是却没有挽救过来。 外海训练航天员 谈起在青岛外海参加大海救生试验,鞠浪连连说了几句:“当时的实验真是很艰苦啊!”训练员们穿上了沉重的宇航服。一般海边生活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就是:无风还起三尺浪。在海上,就是阳光明媚的,海上的浪也不能小视。在浪尖上跑的感觉,就是把心悬在胸口上。稍微一不小心,好像心就会跳出来似的。鞠浪摄影乘坐的海军小炮艇,一会,涌到了十几层楼那么高,一会,小炮艇又跌入谷底。人在船上,就像荡秋千似的。 到了外海,实验就真正开始了。航天员们上了充气橡皮船。直升机来了,放下吊篮,航天员做的就是从充气橡皮船上爬到吊篮上。橡皮船本来就很轻,浪一打来,就跑走了。航天员穿的又笨重,爬了好半天,但是还爬不上去。最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去了。鞠浪也坐了小炮艇,为了怕晕船,战士给他一个咸菜,他咬着咸菜,套着大塑料袋。鞠浪为了拍摄的最佳效果,他坐在炮艇的最前面。记者问浪大到什么程度呢?鞠浪回忆道“有两个战士扶着我,害怕一个浪打来,就把人打没了,而这两个战士自己还在呕吐。”而且,由于鞠浪就坐在炮艇的最前面,所以,一个浪打来,身上就全湿了。鞠浪自己也晕得不成样子了。 后来,鞠浪被抬到了水兵的床上,自己呕吐得肚子里什么也没有了,但是却什么也不想吃。看着各式各样的水果,却没有任何食欲。 中国的早期航天员 早在1968年,我国就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所,研究与航天员相关的各种关键技术。这个所建有多座模拟太空环境的实验室,且拥有一整套用于航天医学工程研究的设备,如低压密封舱、生存保证系统环境模拟舱等等,中国自己培养的宇航训练员在这里受到心脉承受力、大气压力造成晕眩后的恢复、耐力、抗冲击力、危险情况下的应对等多方面的训练。 鞠浪向记者展示了一系列关于早期的航天员的训练照片。比如一种叫转椅的训练器具,这是用来检查航天候选员的某种神经系统。当候选人坐在转椅上的时候,要带上眼罩,头、脚以及双臂都要被固定。随着启动,转椅就开始加速。那种晕眩的滋味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记者从一张照片看出,航天候选员的表情很是痛苦,表现出一种承受重重压力而不得不努力忍受的感觉。看来,其中的滋味真是很不好受。另外,还有一些诸如秋千、冲击塔、天象仪等训练仪器。 谈起航天员的饮食等情况,鞠浪拿出了几张照片缓缓道来,“当时的航天员的衣服和饮食都是咱们国家自己制作出来的。1968年成立的那个研究所自行研制出太空衣、太空食品。同时,还有饮料的研制。比如食品什么的,做出来的东西,都考虑了中国人自己的饮食习惯,同时,还要考虑一定的营养习惯。比如喝个饮料,都是有热水管通入密封的饮料袋里,将里面的东西加热融解之后,就可以吸着喝了。”“有些食品,我也尝过。挺好吃的,很香。营养呐,也不错。”鞠浪回想道,“那些服装,我们也试过,很笨的,走起路来,不很方便。”目前的航天员饮食情况又在原来的饮食研究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宿双宁介绍道:“我们航天员在太空吃的食品有十几种,当然不如我们在餐馆里吃的那样色香味俱全,但是它的营养,它的口感,以及食用的方便性和卫生标准都是很高的。应该说我们现在所研制的航天食品已经达到了这些要求。” 鞠浪说:“我们在地面吃一个馒头,或者吃一个面包掉点渣不要紧,但是飞船在轨运行的时候因为是微重力环境,这个面包渣掉下来就飘浮起来了,可能会对航天员的健康造成一些危害,所以我们做的食品都是一口就吃进去了,不会掉渣,而且含渣量也少,营养价值高,能量高,它的包装也有特殊的要求。” 当他说话的时候,他说得很急,仿佛要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把自己所有的话要说尽似的。很显然,那段历史已经成为鞠浪心中最珍贵的回忆。那些人,那些物,似乎并没有随着历史而成为过去,似乎就在昨天,或者,只要说一声“出来吧”,就会马上显在我的面前似的。我被深深的吸引了,为鞠浪的诗般的语言,为那些鲜活的照片,久久,没有说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