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五号专题 > 正文

中央电视台《撼天记》讲述中国航天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4日11:03 北京日报

  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执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前夕,一部全景式呈现中国航天事业数十年历程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撼天记》,从昨晚开始在中央电视台首播。该片共采访了130多名航天专家,披露了中国航天几十年发展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在航天之路上不懈跋涉的艰难与辉煌。

  本版特选登这一9部20集系列片的部分精彩内容,供读者先睹为快——

  1 中国第一枚仿制火箭:“东风一号”

  1957年12月24日,一列从莫斯科出发的专列抵达北京。车上除102名苏联火箭技术人员外,还有一份苏联给中国的厚礼——两枚P-1近程地地导弹。

  当时苏联提供的两发P-1型第一代地地弹道式导弹,其中一枚是供教学用的解剖弹,另一枚是完整的实弹。据送弹来的苏联专家讲,装上推进剂就可起飞。由于设计图纸和工艺工装资料没有同时到达,而国家又急着要火箭,当时中国人的当务之急是分解导弹结构,照猫画虎,测绘出所有零部件的尺寸,以供生产加工部门仿制。这个计划当时为保密、定为代号“1059”,意为向1959年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含义。

  要拆卸一个直径两米、长度近20米的导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从弹体、发动机到每一个螺钉、垫圈,都被细心地拆下包装做好记号拿去测绘。这一过程进行了半年的时间,所有参加的人员都被兴奋所笼罩,天天通宵达旦、日夜苦战。

  很快,工厂就加工出一大批零部件,然而等到年底苏方的原文资料图纸到达后一对照,所有人都凉了半截。原来之前那种靠简单测绘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尖端科技产品的技术与质量要求有很大差距,先前自制的零部件大部分要返修或者成为废品,仿制工作遭到第一次挫折。

  年轻的科技人员凭着一股激情,开始了神秘而艰难的探索。

  在那段中苏关系“蜜月”的年代里,作为学生,中方人员学习态度是谦虚的,因为他们急切地渴望学到尖端技术;作为老师,苏联专家的态度也是诚恳的,中国人在仿制过程中确实学到了许多有关生产的技能。但所有的苏联专家都严格根据中苏双方签订的协议内容,只回答中方技术人员提出众多问题中的仿制制造技术,其它一概闭口不谈。

  到了1960年,正当中国仿制P-2导弹的工作进入最后阶段时,中苏之间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论战开始了,赫鲁晓夫下令全部停止根据先前的协议正在进行的对中国的援助。不久苏联撤走全部援华专家,并带走了全部图纸。

  1960年6月,在最后一批苏联专家撤走的前一天晚上,中方技术人员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曾朝夕相处的苏联专家的住所,想借送行的机会,请教一下有关航天技术发展途径和多级火箭是串联还是并联等问题。但一直聊到深夜,苏联专家没有吐出有关这些问题的一个字。第二天清晨,中方人员怀着复杂的心情把苏联专家送上了回国的飞机。

  中国的火箭,的的确确是逼出来的。

  就在苏联撤走专家17天后的1960年9月10日,中国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用苏联专家认为会爆炸的中国自己生产的国产燃料,成功地发射了一枚苏制P-2导弹。

  而这时,中国人按照苏联提供的图纸仿制出来的导弹,也开始进入最后的组装。人们把新中国航天人自己制造出来的第一枚导弹命名为“东风一号”。

  被实验终于成功鼓舞起来的火箭制造者们一鼓作气,很快就组装好了第一枚中国自己制造的火箭并立即装上了开往大西北靶场的火车。

  经过五天五夜的行军,专列于1960年10月27日下午13时20分抵达酒泉发射中心。

  1960年11月5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枚仿制的火箭“东风一号”点火,发射成功。

  2 “东风二号”:走上自主设计之路

  在第一枚“东风一号”发射前五个月的1960年4月,中国航天部门已经正式下达了研制新型号发动机的任务,“东风二号”导弹的研制正式开始。这标志着中国火箭工业结束了单纯仿制的阶段开始走上自主设计的道路。

  当年由于火箭研制的条件很差,热情高涨的人们想出了很多土办法。没有发动机的试车台,有人就挖个坑把发动机半截埋在地下,尾巴朝上做试验。为了防止发动机爆炸飞出,人们又像系牲口一样,用钢丝绳把它拴在附近的树上。

  当时有人形容“两弹”工程为:“按一个电钮,全国都通电”。这话其实并不过分。1960年代初期,国家成立了由周恩来担任主任、陈毅、贺龙、聂荣臻、李富春、薄一波等任委员的“专委”,重点是解决研制中间的计划、设备、资金等问题。那时的决定很简单,要你办什么事没有什么可说的,限时间如同作战命令,没有研究,只有完成。由于这一特殊项目在全国上下一律畅通无阻,以至于有了“绿灯户”的称号。

  苏联的样弹让中国人看出了名堂。第一枚引进弹发射成功,第一枚仿制弹又发射成功,“东风一号”成为压倒西风的前锋。此时正逢“大跃进”的年代,有人主张“迈大步”。在先前苏联专家帮助的仿制过程中,中方人员了解了组成武器系统各部分的构造和生产方法,但在对系统内在联系上苏联却有所保留,没有提供相关资料。热情高涨的人们在挖掘潜力、提高性能的口号下,把原先苏联图纸上的零件尺寸按比例放大,设计制造出的火箭明显比原苏联的成品大了一号。

  1962年3月初火箭总装出厂送往靶场。终于拿出了完全是自己设计和制造的导弹,让上上下下洋溢着自豪感。当时的场面是人人情绪热烈,有人形容说就如同女儿出嫁一样。

  然而,这枚“东风二号”的发射成为一次让所有科技人员刻骨铭心的记忆。

  1962年3月21日上午9时5分53秒,“东风二号”在万众瞩目中点火升空。然而,中国的第一批火箭制造者们第一次看到了火箭倒栽葱的景象。所有人的脸上都变成了灰色,有的人甚至哭出声来。

  事后发现是片面地为增加携带重量而减轻火箭自身结构重量,导致箭体发软,影响过程控制系统的稳定,同时单纯加大发动机推力也造成过大的压力冲破弹管。而这些问题如果严格遵循研制程序经过地面试验是很容易发现的。从那时起,火箭的研制开始有了一整套复杂的地面试验程序。失败让人知道科学不仅需要热情还需要严谨。

  距上次失败两年后,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又开始发射试验。这次连续三发都取得了成功。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可以远程打击的导弹盾牌。

  在晚上举行的庆祝宴会上,餐桌上摆着这样的四菜一汤:炖黄羊肉、西红柿炒鸡蛋、猪肉辣椒和炒扁豆干。这对当时基本上是天天盐水煮黄豆当菜的参试人员来说,已经是极其难得的丰盛了。当他们嘴里嚼着今天的人们难以下咽的干豆角时,不知是否意识到,他们的成功已经让世界从这一天起开始重新评价中国。

  3 “长征一号”送“东方红”卫星上天

  20世纪中期,世界上代表国力强盛的标志之一是能否将人造卫星发射到太空中去。

  1964年4月29日,航天部门向中央报告,设想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第二年,中央批准了研制计划,代号“651工程”。同时决定研制一种三级火箭作为运载工具。就像人们习惯于孩子没有出生就先起好名字一样。航天人事实上借用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次艰难的迁移行动为这枚还没有诞生的火箭命名——“长征”。

  1966年11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开始研制。然而这时的中国正被卷入一场大动乱之中。

  在那段时间里,由于观点不同而对立情绪激烈的群众组织封堵着出入口,厂区里要拉出去实验的火箭根本出不了门。最后,国家总理周恩来连续四次召开会议,协调正在打得不可开交的两派群众暂时放下对立的观点,为出厂试车的火箭让开一条路。

  1968年正是动乱的年代,到处是情绪亢奋的人群在大闹革命。而在中国火箭的研制单位的办公室里,却有一批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的人们在埋头工作。

  曾有一种火箭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装置预防万一的自爆器。说简单了就是个可控制的炸弹,一旦火箭出现问题可以在空中自毁。但在当时全国已经混乱的情况下没有单位可以生产,于是便有设计火箭的工程师动起了脑筋。有一天,一位领导走进这些工程师的办公室里时吓了一跳——在过去只描绘图纸的办公桌上堆放着炸药、雷管等爆炸器材,几个工程师居然正在用吃饭的匙子给炸弹壳装填炸药。最后,合格的火箭自毁炸弹就在那张办公桌上诞生了。

  1970年1月30日,为发射卫星作准备而实验发射的第一枚“长征一号”火箭获得成功。随后第一颗卫星的正式发射时间被确定下来。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从此正式拉开。

  两个月后的4月1日,2颗“东方红一号”卫星和1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被专列运送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4月24日,发射场区上一片紧张的景象。发射时间预定在21时30分左右。现场的广播喇叭里反复播放着周总理的要求:不要慌张、不要性急,要沉着、谨慎。

  21时35分,口令发出。

  21时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了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宏亮。4月25日下午,新华社受权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全国城乡一片欢腾、到处喜气洋洋。《东方红》乐音的广播声在大地上回荡。

  从这一天起,中国成为除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外,第五个能用自己的火箭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它让那一年代里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从内心中觉得这是自己中华民族的骄傲。但航天人却在背后悄悄叹息,他们认为自己本来是有可能抢在两个多月前才发射上天的日本卫星前面的。

  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天上,只是已经没电了。由于使用的蓄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耗尽了电能,它成为在太空轨道上飞行的一件人造的自由物体。

  4 “长征二号”首发箭折星毁

  继“长征一号”之后,航天人又开始研制中国新型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二号”。

  1974年9月8日,中国的第一枚“长征二号”火箭和第一颗遥感卫星完成总装测试,启程运往酒泉发射中心,在此之前“长征一号”的次次顺利,让人们毫不怀疑这枚新型火箭也将会一飞冲天。

  1974年11月5日,“长征二号”火箭首次发射。人们在发射场上看到的是这样一番情景——

  由于火箭上一根控制信号导线在发射时的巨大震动中折断,火箭在起飞20秒以后姿态失稳。爆炸的烈焰将中国的第一颗遥感卫星化为灰烬。

  在70年代初“政治第一、压倒一切”的口号下,航天部门也和其它单位一样,工作质量的好坏只凭着科研人员自发的责任感。当时负责航天系统的张爱萍将军曾尖锐地指出,那时的长征火箭是“生于乱世、先天不足”。

  航天人至今还记得,国家总理周恩来过问航天科研曾经细致到询问生产某个零部件的两个车间距离有多远,因为他担心产品拉过去的过程中会不会有什么东西掉进去。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的过虑。曾有过一枚即将出厂的火箭在进行质量复查时,发现一个螺钉下落不明。当时决定全箭分解检查。而拆开的结果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在这枚火箭的不同部位中共发现扳手、螺钉、螺帽、保险丝头、铝屑等共30多种多余物,而其中最不起眼的小小的铝屑就是在10余年后电视直播“3·22”澳星发射时,造成“长二捆”火箭在数亿观众面前紧急关机的罪魁祸首。检查的过程使这枚火箭拖延一个多月才出厂,在后来正式的文件中,此事被称为令人感到耻辱的“108事件”。

  为了尽量减少当时火箭存在的问题,张爱萍在整个航天系统内部率先搞起大整顿,这就是文革后期中著名的“七机部大地震”。火箭制造过程里很长一段时间里漂浮在空中的责任开始落到具体的人头上。

  距第一次“长征二号”空中爆炸近一年后的1975年10月16日,第二枚“长征二号”和卫星送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11月26日11时27分52秒,火箭再次喷出火焰时,经历过前一次失败的参试人员的心都提了起来。

  这次火箭卫星不负众望,各测控站的好消息接踵而来,卫星准确入轨并工作正常。

  卫星发射三天后的11月29日10时53分,返回舱像一个听话的孩子按照原计划与星体分离。成千上万的人们目睹了这个成功经历了重返大气层高温考验的天外归客从天上降落下来的过程。

  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和航天遥感技术的国家。

  5 首颗通信卫星和“长征三号”

  中国在发射了第一颗卫星之后不久,开始正式策划卫星通信工程,称为“706”任务。但是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放任自流的卫星工程进展缓慢。中国卫星研制的一次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机遇悄悄地逝去了。直到1970年代中期,工程才开始起步,改称为“331工程”。

  这时人们发现手中现有的火箭派不上用场,必须研制新型能飞得更高更远的运载工具。1977年12月28日,七机部下发了《关于改变“三三一工程”运载火箭名称的通知》,将火箭的名称正式确定为“长征三号”。

  把卫星最终推入36000千米轨道上的是火箭的第三级,专业术语又叫“上面级”。顾名思义,就是多级火箭的最上面一节。设计人员为它选择的是还说不上成熟但却是当时最先进的使用液氧液氢高能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方案,这成为“长征三号”火箭研制过程中难度最大的科研课题。突破这一步,中国的航天技术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火箭技术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其中不仅只是火箭制造本身,还有附属的基础服务设施,发射同步通信卫星的计划一批准,同时起步的还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地面测控站及两艘海上万吨测量船和大型测控中心的建设,航天人的队伍开始壮大起来。

  “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货。与14年前上天的它的大哥“东方红一号”相比,用途已从政治转为实用,它可以传送电视、电话、广播、数据等多种信息,作用可以覆盖中国全部领土领海。与它同时诞生的还有大量的地面试验设备。

  当一切准备就绪,日历已经翻到1983年。一个庞大的试验队护送新的火箭和新的卫星来到新的发射场,经过3个多月的测试准备,1984年1月29日,新的“长征三号”火箭托举着“东方红二号”卫星开始发射。

  遗憾的是,在400多千米的高空第三级氢氧发动机第二次点火出现故障,卫星最终未能进入36000千米高的同步轨道,当然也就无法实行与地面的通信,因此就发射通信卫星而言,这次发射是一次失败的发射!

  参试的人们中间弥漫着压抑的气氛。在专家们日以继夜的努力下,故障原因很快被找到了。就在这时,接到了上级领导的指示,整个发射队伍不撤回,尽快发射第二枚。这是中国航天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大胆的决定。

  4月8日,第二枚“长三”火箭点火升空,顺利将卫星送入预定的椭圆轨道。负责卫星控制的人们又忙了起来,因为卫星进入椭圆轨道仅是成功了第一步,还要利用星上的发动机把卫星一步一步推到距地球近36000千米的静止轨道上。在此期间,稍有疏忽都将使悬在空中的这颗卫星偏离预定的位置,成为一个新的太空垃圾。

  1984年4月16日18时27分57秒,在控制台前紧张了8天8夜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此时卫星定点在125度的赤道上空,所有仪器工作正常。中国人在地球之外36000千米的高空放上了自己的第一颗通信卫星。

  1986年2月1日,中国再次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当在太空中往返了七万多千米的电视信号进入到寻常百姓家中时,中国人证明自己已能使用自己的技术把世界拉近到眼前。(待续)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供稿,10月13日—11月7日央视10套播出,首播:20:30)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巨库:京城旺铺10月18日全面开盘
上海治近视价格创新低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订阅新浪短信关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聚焦第一个飞天中国宇航员!
  企业法律顾问考试冲刺辅导热报 还快乐互动学英语本色 考研&MBA冲刺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销魂而忘情的感受
带你步入性爱天堂
非常笑话
热辣精彩的短信笑话 绝对值得一试!
图片
铃声
·[花蝴蝶] 花蝴蝶
·[和 弦] 蓝精灵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家饰品店年利几十万
中医根治乙肝获新突破
人员流动,客户永存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分类特惠广告抢购
到国外去上学(豫)
企业“零”成本推广
京城留学资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热辣经典
欢乐无限
结婚前,女方坦承自己的缺点:我的胸部不大,就象是2个…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