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梁思礼:神舟五号成功率超过97%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4日11:06 深圳商报 | |
梁思礼: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控制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究领域创始人之一,我国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研制领域创始人,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航天CAD技术倡导者和奠基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曾荣获“中国老教授科技兴国贡献奖”,曾当选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1924年8月24日生于北京,祖籍广东新会,其父为我国清末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梁启超 我国首艘载人飞船发射之际,新华社记者在北京航天科技集团办公大楼里,专程采访了梁思礼。 梁老刚刚过了79岁的生日,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锋甚健。说到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老人掩不住内心的兴奋。记者对此完全理解,因为对我国航天人来说,这是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凝聚了几代人的梦想,如今作为老一辈的航天人,能亲眼看见这一期待了数十年的现实,如何不激动呢? 中国飞船起步晚进展快 梁老说,我国研制载人飞船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进展比较快,特别是在成功发射了“神舟”1号、2号、3号、4号载人飞船后,我国决定在“神舟”5号上进行载人飞行,这也是中国人首次向太空进军。对这次实验,梁老信心十足,他说,从历次发射载人飞船来说,这次的准备工作精细、稳妥、全面、认真,可以说几乎万无一失,当然,从概率上说,任何人不能说百分之百,但是我认为,这次成功率应该在97%以上。 梁老在谈到载人飞行器与无人航天器的区别时说,两者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必须设置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以保证宇航员在发射入轨、在轨运行和返回着陆时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载人航天器由7个独立的系统组成,即:宇航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发射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 载人飞船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系统,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及两对太阳能电池板组成。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飞行期间的工作和生活的舱段,在飞行实验结束后留在天上,继续飞行,并可作为将来交会、对接试验的空间对接目标。推进舱内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火箭发动机,用来进行姿态控制、变轨、制动,在返回时扔掉后会在大气层中烧毁。唯一可返回地面的是返回舱,宇航员在上升段和返回段都坐在返回舱里,返回采用升力控制方案以及降落伞回收方案。 空间实验室已纳入研究计划 中国载人飞船“神舟”5号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是我国建设最早、试验最多的航天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大倾角、中低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几十次的卫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次一箭多星发射、“神舟”号系列载人飞船都是在这里发射的。按计划,中国人成功进入太空之后,还将继续进行新的航天实验,这包括空间的交会与对接技术的研究,在适当的时候,将有可能开展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总之,中国航天事业前途将一片光明。 应树立“空间基础设施”观念 梁老说,尽管我国在航天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特别是与美国、俄罗斯、欧空局相比,还明显处于后进状态。在航天方面,中国与日本水平大体相当。这需要我国的航天人在成绩面前,戒骄戒躁,不断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他特别强调,“神舟”5号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中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在这个起点上要有新的思路。建议各级领导要特别树立“空间基础设施”观念,以往,谈到基础设施,人们想到的常常是公路网、铁路网、电网等,既然在新的世纪里,航天就像20世纪的电力和石油那么重要,那么,空间基础设施,就应与地面的基础设施一样,我们必须树立与其同等重要的观念。 现在,已经出现了许多空间基础设施,它们已经不是孤立的卫星和地面站,而是天地一体化的由多个卫星组成的星座大系统,例如全球星国际卫星通信系统和铱星移动通信系统。空间基础设施既是像铁路、公路、电网一样的设施,就应长期稳定不断地建设和运行。这样才能使航天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