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舆论评中国航天载人技术 中国在太空形成挑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7日09:10 东方网-文汇报 | |
-文/本报驻华盛顿记者朱幸福、驻东京记者刘洪亮、驻慕尼黑记者严建卫、驻莫斯科记者姜辛、驻巴黎记者郑若麟联合报道 美国: 对中国要保持警惕 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国“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报道15日进入高潮后,包括《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在内的美国主流媒体16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进入扫尾阶段,它们非常客观报道了“神舟”五号飞行过程和回收情况,有的还详细介绍了宇航员杨利伟的背景以及家庭情况等。 中国另有战略任务 一直对华不友好的《华盛顿时报》16日在评论版发表“中国日益膨胀的野心”的评论文章。文章称,中国政府除了通过这次发射成功的宣传激发中国人的荣誉感外,毫无疑问还有战略意义。在信息时代的战场上,太空是最终的制高点,这对搜集情报、侦察目标和目标武器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前两次发射的飞船据信具有电子情报搜集使命,“神舟”五号上有两架可以用于侦察的照相机。文章称,“神舟”五号有停靠舱,今后可以同空间站对接。中国建立太空站的时间可能在2008年,以同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而日本的一些新闻媒体也通过报道美俄等国的反应的文章对中国宇宙开发战略的目的提出了质疑。《读卖新闻》在报道中称,中国的成功对美国正在研发的导弹防御系统提出了挑战(而日本是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开发中最大的技术和资金提供者)。《每日新闻》的文章标题就是《强烈质疑“和平利用”》。 美国须对中国警惕 《华盛顿时报》文章还援引美国太空基金会主席和首席行政官E·普尔汉姆的话说:要是美国低估“神舟”五号的重要意义,这将是个严重错误,除非美国希望进一步削弱太空的领导权。美国需要把“神舟”五号的发射当作一剂猛然醒悟的药。文章最后称,美国必须对中国的能力和意图保持警惕。但以记者看来,中国读者可以把《华盛顿时报》的这篇文章作为反面教材,因为它代表的是美国极少数鹰派的观点。 与此同时,美国大多数专家学者达成共识:太空探索和开发是项非常昂贵的系统工程,美国应该欢迎与中国的太空合作,这样各方的资源可以得到最充分的配置和利用,这对全人类都是有利无害的。 日本: 质疑中国和平利用 中国“神舟”五号成功回收之后,再次在日本国内引起强烈反响。除了一些正面的介绍和赞许之外,日本的一些媒体、政府部门和学者还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纷纷对中国航天技术能否和平应用提出质疑。 有人质疑对华援助 日本官房长官福田康夫曾在记者会上,就包括日本政府对华开发援助活动在内的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前景表示:“日本没必要因为这一件事情就考虑改变日中关系的经济方针。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数额正在年年递减。今后如何还要看日中整体情况。” 然而,有报道称日本外务省内部甚至出现了“对于拥有这样技术的‘先进国家’,是不是还有ODA支援的必要”的观点。而日本防卫厅的一名干部也称,中国已在导弹、火箭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今后的火箭技术如何应用以及搭载什么将是个重要问题,有必要关注中国今后的动向。 中国会抑制美国 日本拓殖大学教授茅原郁生表示,中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带有象征中华复兴的意义。中国通过伊拉克战争的教训认识到,将来的战争是需要在陆海空加上IT技术和宇宙的五次元技术的综合战争。在争夺“制天权”方面,中国可能会成为多年来一直在这一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美国的抑制力量。 德国: “中国威胁论”又抬头 除了钦佩和祝贺外,德国有些媒体又出现“中国威胁论”。 德新社当天发表了一篇专论,题为“‘神舟’也有军事目的”。文章说,中国不想让其他大国独占空间。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行除了具有政治和科技方面的意义外,还具有军事方面的目的。尽管中国方面一再说,中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是为了和平利用空间,但西方的专家称,“神舟”飞船在迄今进行的四次飞行中都装载了侦察系统。另外,《简氏防务周刊》的军事问题专家罗勃特·卡奈尔称,中国目前正在加紧研究反卫星武器技术,并大力开发间谍卫星。 航天技术专家马克·瓦德称,“神舟”号飞船在此前的飞行中已装载了侦察系统。此次与返回舱脱离的飞船还将像卫星一样在太空中环绕地球飞行8个月,飞船上装有监听和拍照装置。中国的空间军事侦察能力已取得了巨大飞跃,而这一点正是中国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主要目的。 英国航天技术专家菲利浦·克拉克认为,中国开发任何高技术都自然与军事目的有关,因此很难说清,哪个是军事项目,哪个是民用项目。而且航天科技已经是划归军队系统了。 不过,这些不和谐的声音毕竟是微弱的,德国欧亚宇航技术公司总经理贝尔格等人说,所谓中国进行载人飞行将对世界构成威胁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谁都知道,“神舟”计划是用于和平目的,中国人没有好战心理。事实上,欧洲航天技术界的同行们都为中国的成功感到欣喜。 俄罗斯: 该美国人感到危机了 10月16日,俄罗斯各主要媒体均在第一时间、显要位置,详细介绍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和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的有关情况。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均把中国“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和顺利返回的消息作为头条新闻来加以报道,认为中国从此成功地、令人信服地跻身于国际航天大国的行列。 中国技术刺激世界航天业 俄罗斯《消息报》在头版发表的文章题目是“中国开始伟大的长征——向浩瀚太空派驻航天员”。作者认为,航天工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最前沿,是最新技术水平的写照。再过十年时间,中国将在太空领域超过所有的人。 俄罗斯《独立报》发表的文章署名是“中国用火箭来衡量地缘政治现状——太空变成了三极世界”。文章作者称:随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世界航天工业将迎来一个新时期。中国为世界航天注入了新活力,将再次激活已变得有些麻木不仁的世界航天工业。 轮到中国挑战美国人了 《新闻时报》三篇文章的题目分别是“中国加入太空强国俱乐部”,“改革开放政策让北京进入宇宙,飞向其他星球”,“中国与美国将展开月球争夺战”。 《俄罗斯报》也在显要位置发表文章“中国航天员杨利伟用中文重复了当年加加林的一句名言‘上路吧!’”。该报的另一篇文章指出:未来的五年,太空将成为中国航天员一展风采的大舞台。中国第一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为中国打开通往国际空间站的大门。世界所有的航天大国现在都愿意伸出双手来与中国人进行合作。现在轮到中国人来向美国人挑战了……中国志向远大的登月计划、向太空发射“哈勃”望远镜和建立空间实验室的宏伟工程,将让美国人感到危机四伏。 法国: 中国卫星会到欧洲? 法国《解放报》军事记者梅尔谢发表评论文章认为,一个能够将其军队中校送入太空的国家,一定能够将它的导弹指哪打哪。“神舟”五号预示着中国在空间军事方面也迈出一大步。他引用一位熟悉中国军事情况的法国将军的话说,“过去在专家们之间召开绝密会议时讨论的话题,现在(随着“神舟”五号的载人飞行成功)而成为公开的话题”。尽管火箭与导弹技术有所不同,但所有航天项目都具有军、民两用性质。“‘神舟’五号证明中国已经掌握了极其重要的弹道导弹技术”,“神舟”五号也将加强中国的太空监视能力。对此,这位“敏感”(是否有点过度)的记者写道,法国从九十年代末开始谈论到“来自远方的”威胁…… 另一记者于埃认为,尽管中国现在还未达到成为技术创新或科学发明的一个重要国家,但中国的进步却是非常显著的。目前欧洲和美国仍然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美欧发表的科技论文占据世界的66%,中国在世界最顶尖的科技杂志上发表的专业论文,从1989年的4538篇,一举跃居2000年的16098篇!其论文比率从0.6%猛升至今天的3%。中国不仅超越了印度、巴西,甚至赶上了俄罗斯。),但中国已经开始令欧美科学家“刮目相看”了。中国今天拥有150所非常出色的实验室。中国在太空领域已经进入了世界前列的位置。“神舟”五号进一步确认了这点。 美国的忧虑 路透社援引美国前宇航员迈克尔·福尔的评论说:如果问我中国是不是美国的潜在竞争对手,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国早已是美国的商业和经济竞争对手,在军事上也有可能。 德国的妒忌 慕尼黑技术大学航天技术专家鲍利博士对记者说,我们对中国同行们表示钦佩和祝贺。不过,我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多少觉得有点“妒忌”,大家都在感慨:第三个飞入太空的民族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我们欧洲! 日本的新思路 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27颗外国卫星,此次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将提高中国火箭在国际宇宙发射市场上的信誉;而来自国际宇宙市场的收入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宇宙开发事业和军事现代化水平。日本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宇宙开发战略。 俄罗斯的反思 《共青团真理报》指出:我们当然可以自我安慰式地指着中国的“神舟”五号说,它就是我们“联盟飞船”的复制品,中国的宇航服与我们俄罗斯的航天服如出一辙,但是中国的“加加林”已经升空了;中国人做得很对——去大胆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进步,足以让俄罗斯人汗颜。 法国的理解 《解放报》发表题为“大跃进”的社论,“人们可能会对中国花费数以十亿欧元计的资金去实现航天旅行,而同时却尚未能够满足其大多数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民的生活基本所需而感到惊讶。但是展现这样一种全民族的雄心并非政治上的计算失误,而且,‘神舟’号将更加令人信服中国的经济腾飞。”因为这一飞行所带来的“经济与战略潜力”是难以估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