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上国画家 袖沾御案香(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4日23:28 天津青年报 | |
陈少梅 《山径人来》 清光绪十年,一位天津画匠被秘宣入宫。谁能想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花鸟画大多出自他的画笔…… 本报记者张博 摄影助技 写生创新风 天津的画家之所以能够得到各方的认可,这与天津经过几百年的磨合、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有关。尤其是在晚清时期,照相技术传入天津后,天津的一些画家很快就熟悉了摄影技术,提高了写实的手法。 据天津文物公司的赵强先生介绍,同光之际,天津著名画家张兆祥特别重视实物写生,经常到天津城西黄振德和城北王益孙家中。面对荷花池,以长二大尺为花写照,得心应手地描绘着亲眼所见的花卉。有时他还把选来的花卉用木框圈起来,再照着去画,因而折枝花卉尤为秀丽生动。他本人熟悉照相技术,他还通过色阶的变化,将树枝正背的光感也表现出来,开创了一代新画风。由于他重视细节的刻画,堪称将文人的典雅情趣和通俗的市民风气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画因而也风行全国。 从刘奎龄身上也能看出天津画家向西方学习的痕迹。刘奎龄经常到动物园去写生,将生活中的鸟兽鱼虫速写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回家之后再仔细研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国画真假 墨纸藏玄机 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张慈生先生介绍,鉴定一幅国画的年代和真伪,可以从国画的墨、色、纸等组成部分入手。 从墨上说,最初使用的是松烟墨,明代使用油烟墨,到了清代末年松烟墨又开始流行。油烟墨光泽度很高,松烟墨则主要用来画眼睛和眉毛。从国画的用墨上,可以判断一幅国画的基本年代,如果标明一幅画是明代的,而使用的是油烟墨,这就与那个时代用墨的主流相违背了,就基本上可以判定这幅画是假画。 从颜色上说,明代以前使用的都是“石色”(用各种石头研磨后制造出的颜色);清代则使用的是植物色,如胭脂红、藤青等;现代则使用化学色。看一幅画的真伪,从着色也可以大致判断出真伪。后代可以使用前代的颜色,而前代如果使用了后代的颜色,那这幅画就基本可以断定是假画了。 从纸张上说,最早用纸是麻纸,后来又用草纸等,这是纸张按照年代的区分。而地区上来说,每个地区也有自己不同的纸张,如四川用竹子造纸,安徽用树皮造纸,天津地区则用棉花壳造纸(迁安纸)。判定一张画的真伪,有时也可以从用纸的情况来判断,有些画家可能习惯使用某一种纸来作画,发现了用其他纸作的画,那么,这幅画的真实性就要认真考虑了。 简繁浓淡 装裱考功夫 张慈生先生介绍,画完一幅画后,一般都要进行装裱,装裱的功夫很重要。从装裱上,一般也可以判定画的真伪。因为,每一个时代装裱的技术、装裱所使用的技巧、贴签子所使用的材料等都有自己的特色,从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物品上,能判定画的真伪。因为一般造假者在重新装裱的过程中,都会露出一些马脚,想要做到完全吻合,非常困难。张慈生介绍,也有一种情况是例外,就是过去年代的国画在当代重新经过装裱,要判定这种国画的真伪就要参照其他的佐证来进行。 据介绍,对于一幅国画来说,装裱技术除了有辨伪的功能外,对于国画保存的价值更大。常言道:三分画,七分裱。一幅字画装裱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作品的效果。一幅画不管画得有多么好,如果装裱时色彩不协调,必须先细心观察画的简繁、墨色的浓淡以及纸张(或绢)的特点,考虑其吃水缩水性能,然后再动手托裱。这样在托裱时就可以避免损伤原画的墨迹,使画面保持最佳水墨效果。 虽然如此,一般国画在经过装裱一年左右的时间,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分,国画一接触到水分,就会发潮,在装裱后的当时还不错,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渐出现一些问题。而当代的装裱,为防止国画发潮,在画与装裱所用的纸张之间要放一层化学胶膜,然后用机器进行压缩,这样装裱出来的国画保持时间就会更长一些。 天津画家也如书法家一样,经常在店铺里挂单,按照尺寸大小的不同,每幅画的价格也不尽相同,一般扇面按一尺算。此外,根据所画题材的不同,花鸟、山水的价格也不同。如果买画的人提出特殊要求,也要按照其点画、加细等各加一倍价钱。而店铺则收顾客和画家各一成的费用。 津门名家 袖沾御案香 在天津的画家中,就有一些因为水平较高,曾经进入宫廷成为皇宫里的御用画师。 据赵强先生介绍,历代的宫廷中都容纳众多的画家进行绘画创作,清朝也不例外。但是清代宫廷中吸收画家,也要经过考试,如果合格,才能成为正式的宫廷画家。 久居天津的画家屈兆麟擅长画花鸟,他在光绪十年(1884年)就曾经供奉内廷,按照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意图专门画花鸟。后来,他还刻了一方图章,“衣袖长沾御案香”,以表明他的经历。另外,还有一位名叫尹桂的天津画家,据说他曾经供奉过如意馆,在宫中为皇帝服务,擅长画山水和花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