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起来 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3日12:06 世界新闻报 | |
谭雅玲 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已经使一国经济金融、特别是汇率不能孤立存在。面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虽然强调坚持人民币相对稳定的政策,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但是从长期看,坚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不等于人民币币值永远不变。在条件与时机合适时,我国的汇率机制就会发生改变。但这样的时机不是在被动等待中形成的,而是需要我们进行探索和 警惕国际游资的进攻 每当外部世界指责我国的经济或是金融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时,我们往往是就贸易谈贸易,就汇率谈汇率。因为缺乏战略性的全局应对设想,所以我们有时就显得被动和无奈;在谈论人民币问题时,情况也是这样。因此,我们需要将人民币问题与我国银行改革和金融体系的健全联系在一起考虑。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金融业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尽管如此,等待或是进展缓慢的改革,最终都将使我们陷入被动。我国的金融改革,应该着眼长远,注重配套工程的建设,厘清自己的改革节奏,而不应以应对外部压力作为改革的取向。被动地根据外部环境进行改革,不仅有可能做出不符合国情的决策,而且会加大潜在的风险。 当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都处于调整期,国际资本流动正在进行重新组合,寻找新的突破口。因此,任何空隙,都会被投机炒作所利用。从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角度看,我国金融的局部抉择,就更应该与全球趋势相吻合;与此同时,我国的汇率改革也应与金融改革的进程相协调。 金融改革是关键 回顾亚洲和拉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的金融危机,我们认识到,银行对于保障金融稳定十分重要;日本经济10年失败的教训,表明如果银行存在问题,就会给经济造成巨大的拖累和制约;反观美国,经济相对成功,金融风险也受到有效的控制,最为重要的原因,正在于美国的银行资产素质好、规模大,为经济和金融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支撑。 可以肯定,我国入世的承诺和改革的现实需要,将促使我国资本市场逐渐加快开放步伐。而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中,银行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必不可少。虽然我国的金融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效果微乎甚微,银行业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金融机构的规模和效益依然较为弱化。毫不奇怪,当前人们在谈论人民币问题时,最担忧的还是我国的银行业。 金融改革不能仅停留在研讨和口号上,而应尽快建立实实在在的规则和制度,作为改革的起点并进而寻求突破。采取切实措施,提高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效益,已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清醒认识我国经济现状 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而西方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则相对不利或恶化,这使得我国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一个亮点。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从经济规模还是从金融效率上看,我国还都无法与世界先进经济体相比。更何况,我国经济正处于与国际经济和金融界接轨的初级阶段,我们自己在市场经济规范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还面临着艰难而复杂的任务。实际上,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实施调整的空间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大。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步伐逐渐扩大并加快,金融风险的压力也随之上升,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就显得更加重要。面对国际主要货币波动加剧的趋势,我国贸易面临的压力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对经济和金融整体格局的调整和规划。 从短期看,我们应强化国际协调与国内调整。面对世界主要货币可能竞相贬值的趋势,我国应呼吁主要货币当局以全球和区域利益为重,谨慎驾驭货币政策,制止货币恶性贬值。 从中期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将是全新的,会越来越与国际市场相融合,这对我国的贸易结构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产品生产状态,努力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增加贸易作为一个整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同时,面对国际货币格局的变化,我国应及时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以规避风险,并形成对贸易实力的有效支持。 从长期看,我国应全面改革与国际化不相协调的机制和体制,追求投资和贸易的多元化,改变国内企业自相竞争的现状,形成全新的高品质、高质量、高效益的贸易格局。(作者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声明:《世界新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