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现场直击齐齐哈尔市封存打包毒剂弹全过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4日15:21 北京晚报 | |
本报特派记者 王海涓 今天,冰天雪地的齐齐哈尔市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10℃,这样寒冷的天气给正在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日军遗留化学武器托管库中进行鉴别、封存作业的中日双方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为出于安全的考虑,他们每天要工作近8个小时的帐篷内没有任何取暖设备。 昨天下午2时30分,富拉尔基区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托管库封存作业现场首次对媒体开放,本报记者成为第一批进入现场采访的记者,在寒冷的天气和紧张的气氛中目击封存毒剂弹的全过程。 已封存150枚毒剂弹 昨天下午2时30分,当记者到达坐落在旷野中的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托管库时,强劲的朔风正肆无忌惮地从这里掠过。走出大门,记者首先感到的便是这里紧张凝重的氛围,高耸、厚重的水泥围墙、不停闪烁着的红灯以及醒目的红色警戒线,无声地提醒在场的人这里时刻隐藏着危险。 目前,这个托管库里共存放着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1000多枚毒剂弹,只有专业的人员才能到库房里取出需要处理的毒剂弹,记者不能进入,允许采访的只是在库房外面由17顶帐篷搭起的作业区。 进入作业区之前,参加此次封存作业的中方工作人员、沈阳军区处理遗弃化学武器办公室副主任马印德告诉记者,此次封存作业由中日双方联合完成,中方工作组由55名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日方工作组有33人。毒剂弹的封存工作将一直持续到12月上旬,在此期间他们将对724枚日军遗留下来的毒剂弹进行鉴定和鉴别,然后仍密封保存在富拉尔基区托管库,直至这些毒剂弹被最终销毁,此次作业的经费全部由日方承担。目前,联合工作组已经完成了近150枚毒剂弹的鉴定和封存工作。 封存现场全程监控 2时35分,在外交部处理日军遗弃在华武器问题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设在托管库外的联合作业指挥部,中日双方的化学武器专家正在这里通过3部监视仪全程监督技术人员的每一个操作细节,随时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和纠正。在距离指挥部20多米的开阔地上,17顶野外作业用的帐篷分列两排,这里就是对化学武器进行鉴定、鉴别,进而密封保存的作业现场。 记者注意到,作业现场分成两个部分,外侧为工作区,里边设有中日双方工作人员的更衣室、监督室、分析室等;内侧则为污染区,中日双方技术人员在这个区域内对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进行鉴定后密封保存。作业区和污染区之间设有鲜明的警戒线和醒目的标志牌,并有特勤人员在监督把守。 记者采访先过两关 2时40分,记者们先被带进更衣间,这里也是作业区中惟一有取暖设备的帐篷。33名记者被分成两批进入作业区采访。采访的第一关就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穿好防化服。因为多数记者都是第一次穿防化服,戴好面罩、穿上防护靴、扎紧袖口、背好过滤罐,等一切收拾停当至少花了5分钟。 记者正准备直接进入污染区采访,结果却又被带进了另一顶帐篷,还要过第二关。进入帐篷后,细心的工作人员先挨个问记者是否闻到一股香味儿,原来他们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检测防毒面具是否穿戴严密。又过了两分钟,确认所有记者防护面罩都佩戴合格,才被允许进入污染区采访。 作业区高垒防爆墙 2时55分,全副武装进入污染区后,记者发现,在17顶帐篷之间有一道道用白色编织袋垒起的约一米高的矮墙。越是危险系数大的地方,沙袋垒得越密集。马印德告诉记者,由于作业过程中存在着爆炸的危险,沙袋垒起的防爆墙可把爆炸造成的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防爆墙的角度和高度都是经过严密计算的,除了防爆墙之外,为了增加安全系数,作业区内还用了防爆灯、防爆开关等多种防爆工具。 记者注意到,由于是中日双方联合作业,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区分,中方工作人员配备的防护服为蓝色,背部印有黄色的“CHINA”字样,而日方工作人员则穿着以淡青色为主的防护服,背部印有醒目的“JAPAN”。由于都穿着厚厚的防化服又都戴着面罩,为便于相互辨认,每个工作人员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防毒面具的额头处和防护服的左胸部。 虽然防化服式样和颜色有所不同,但中日双方工作人员的左臂上都佩戴着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的臂章。 毒剂弹个个有编号 3时整,本报记者走进挂着鉴别室牌子的帐篷,亲眼目睹了化学武器的鉴别和密封过程。 工作人员将装在绿色木箱中的毒剂弹从托管库中取出后先送到鉴别室,然后由中日双方工作人员根据弹体的长短、外观进行鉴别和鉴定。据介绍,混装有芥子气和路易氏剂的化学炮弹上通常有黄色标志,装有二苯氰胂和二苯氯胂的炮弹弹体上则有红色标志,这两种在日军遗留的化武中占大多数。如果在毒剂弹弹体上没有明确标志,工作人员将通过X光机鉴别,分析其构造。 据了解,目前,这724枚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中既有毒剂弹也有散装毒剂,现在已经确定的毒剂有7种:在“8·4”事件中造成一人死亡、42人受伤的芥子气、路易氏剂、二苯氰胂、二苯氯胂、苯氯乙酮、光气和氢氰酸。 3时10分,经过鉴别、鉴定之后,毒剂弹被转送到密封保存室,为了防止锈蚀严重的弹体将锡箔纸戳破,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先用布将毒剂弹包裹起来,然后在外面再包上防泄漏和防挥发的锡箔纸,每一枚弹体外都注上编号。 在对毒剂弹进行密封保存作业的帐篷外面,记者看到一只类似汽油桶大小、黄绿色的圆桶,马印德告诉记者,这些就是最后用来装经过处理的毒剂弹的容器,这些容器都是经过特殊材料制成的,具有防腐、防泄漏、防挥发的功能,是日方工作组从日本带来的。记者注意到,桶的外面贴有一份内容详尽的表格,以用来记录桶内所装毒剂弹的主要成分和各项指标。 3时30分,记者走出污染区,卸装之前,记者们先被带进了洗消室,手脚在消毒液中反复浸泡之后才被允许返回更衣间,换下厚重的防化服。销毁方案初定焚烧 富拉尔基在达斡尔语中意为“红色之岸”,意思是说这里是美丽的铺满红宝石的嫩江之滨,而如今托管库中存放的却是大量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毒剂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富拉尔基区托管库原来是大仓库,随着侵华日军遗弃在齐齐哈尔的化学武器越来越多地被发现,1999年这里改建成专门用来存放侵华日军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仓库。由于原来的库容量有限,无法满足存放需求,今年10月,富拉尔基区托管库在原址上进行了扩建,扩建的费用由日本负担。扩建后的富拉尔基区托管库围墙高7米,墙体厚度达到了6米,光水泥就用了180吨。 据了解,此次中日双方联合作业的724枚毒剂弹中有143枚来自齐齐哈尔市,340枚来自齐齐哈尔附近的北安,217枚来自孙吴县,其余24枚则来自林甸。 根据1997年签署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日本应该在2007年全部销毁遗弃在我国的化学武器。目前,中日双方正在开展销毁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据了解,从确保销毁安全和环保角度出发,经过反复论证和筛选,今年4月中日双方原则确定了销毁技术和销毁方案,销毁技术初步定为焚烧法。 4时40分,记者离开托管库时,只见在一轮红日的映衬下,中方工作人员正用手推车将重新封存好的一批毒剂弹运入托管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