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没有严谨程序就没有公正调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5日14:41 新京报 | |
作者:陈枫 曾经在媒体引起广泛关注的《滴血的收容———涟源遣送站不交钱就活活打死》,日前在当地政府的联合调查小组的调查下公布了调查报告,据《新京报》11月24日报道,娄底、涟源两级政府联合调查全面否定此前各家媒体报道,肯定收容站站长肖笑华事业心、责任心强。 如果没有任何的非法行为,正如调查报告显示的原遣送站站长工作负责,积累了大批的固定资产,这样更好,媒体绝不是为了要陷害一两个人民的好公仆而进行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不是动辄就是找人麻烦。 当然,一个调查行为并不能仅仅根据其调查结果来评判这个调查的价值,作为我们政府的有关人员尤其应当注重调查过程中体现的细节问题。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曾经被长期收容身患水肿病的农妇黄雪容已经去世,在这样的调查报告中却只字未提,这样的做法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有玄机。群众期望政府将权力黑幕彻底揭开,这样遮遮掩掩很容易影响调查结果的公正。 应当说,一切公共权力在运行的过程中应当主动的回避一切的可能的合理的怀疑,这是维护权力公信力和它的纯洁性的必要。在我们的行政程序中有项重要的制度,回避制度,它是指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其与所处理的法律事务有利害关系,为保证实体处理结果和程序进展的公平性,依法终止其职务的行使的一种法律制度。 回避制度根源于一条古老的规则“任何人都不得在与自己有关的案件中担任法官”。我国的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说事故调查如何回避,但是显而易见,如果这种调查是由自己或自己的同事作出,这种调查的可信度是值得怀疑的。 在这份调查报告的附件中,调查组的组成人员值得注意,在调查组12名组员中,涟源市各部门的人员有9名,其中3名来自涟源收遣站直接主管单位涟源市民政局,而被调查的主体之一肖笑华是涟源市民政局党组成员。12名组员中的9名属于本系统内部人员,如果调查人员出于某种地方利益的考虑,这占绝对多数的群体就已经决定了调查的结果。而且,更令人注目的是当地的一名官员塞红包给央视的记者,这样的一目在调查报告中也是只字未提。 公共权力的运行,应当回避公众的一切可能的怀疑,如果程序存在瑕疵,甚至是以一种瑕疵掩盖了实质的违法行为,不但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失去民众的信任,而且还可能纵容违法犯罪行为。一个个案的发生,不仅仅针对当事人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而且这对于民众也是一次生动的普法教育,只有让权力行使的毫无瑕疵,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