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外滩不能申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4日16:50 解放日报 | |
作者:王多 上海外滩建筑群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此消息一出,顿时招来一片叫骂之声。某大报发表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认为外滩建筑是殖民者盘剥中国留下的罪证,是中国人曾受屈辱的印迹,申遗的初衷是弘扬本国的历史文化,我们凭什么替洋人张目?偌大的中国没有更好的文化遗产了?外滩申遗,要想想历史,想想当年“华人与狗”的历史。 我不知道持上述论点的人对“世界文化遗产”是怎么理解的。是不是本国的、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外来的、异域的文化就不是世界文化了,就不值得弘扬了?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的确来自异域,但这丝毫不能削弱它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突出地位。它形成于20世纪的头30年,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等各种欧式风格的大厦,构成了风格迥异、格调统一的建筑群,在这里,你可以不出国门,就看到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因而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1996年,外滩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最纯粹的建筑艺术的角度来说,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都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重在“世界”二字,它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何必把它拘泥于国家与地域的界限之内,这样的文化观念是不是过于狭隘了呢?更何况文化本身是一个不断交融的过程。专家已有考证《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形象很有可能是取材于公元前3-4世纪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所记载的神猴哈奴曼的传说。难道仅仅因为这是一只外来的猴子,就把《西游记》从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的艺术长廊中彻底剔除吗?佛教于公元2世纪从它的发源地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教旨深刻改变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轨迹,佛教故事则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渊源不断的题材来源,佛教还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我国的建筑、绘画、雕塑艺术的演进历程,举世瞩目的敦煌莫高窟,便是一个明证。然而,即便有舶来品的因素,莫高窟仍然被誉为“中国的艺术明珠”,仍然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某些人眼里,外滩不能申遗的根本理由在于,它是“殖民者盘剥中国留下的罪证,是中国人曾受屈辱的印迹”,它谈不上“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它让我们想起了“华人与狗”的历史。在一个文化遗产的认定上,我们不是以文化自身的魅力为准绳,而是非得加上一个其他的标准,戴上一副有色眼镜,这似乎成了某些国人固有的思维惯性。华人与狗的历史的确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外滩建筑的确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但是作为建筑物本身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与所谓的民族屈辱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吗?如果任凭我们的思维张力如此飞横跋扈的话,那么美国人用庚子赔款筹建的清华大学,也可以说是一种屈辱的象征、一种鄙贱的昭示了?要知道虚伪的民族主义与狭隘的爱国主义,对国家与民族的破坏力更强。 所以,上海外滩申遗,我们还是应该多一些大文化的视角,胸襟宽阔一点,心态平和一点。(2003年7月23日) 相关专题:新浪观察:中药当自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