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新闻与富翁和月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5日11:05 南方周末 | |
作者:何三畏 读到某报要闻版里“本报记者香港独家采访李嘉诚”的报道,标题叫做“亚洲首富仁者无敌”,新闻当然没有给出何为“仁者”又“无敌”于谁,这个话,恐怕“仁者”本人也未必赞成吧。不过,比标题更吸引我的,是报道的内容。首先是那以黑体字挂在新闻前面的导语:“能与市值达2700亿港元的集团拥有者对话,记者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记者有幸与 我想不通,堂堂一个“主流媒体”有什么必要首先在新闻导语里亮出“有幸”于与一个富翁的“零距离”的姿态?你们一个“从来没有想象过”的报道,能告诉我们什么? 新闻还写道:“香港会展中心二楼通道,远远地传来了一阵‘李嘉诚来了,李嘉诚来了’的惊呼声。一分钟后,这位前来出席川港合作周开幕式的亚洲首富就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 这是一个什么场合,李嘉诚的出现会引起“一阵惊呼”?这不是集贸市场,这是“川港合作周开幕式”;在场的是些什么人?除了媒体以外,就是川港两地的首脑级人物:这些人应该有点把持才对吧,何至于惊呼一个一分钟后才出场的人物,即便他是“亚洲首富”?我是无论如何想不通的,联系到整个报道除了“激动”的情绪以外其实什么也没有告诉我们,我有点怀疑这个描写是出于记者过分激动的错觉。但我们不在现场,只好听记者说,那就权当是这样吧。然而,无论事实如何,这个新闻即便没有新闻价值,肯定应该更有一种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价值。 隔了一天,该报又在要闻里发表了一篇署有三个记者名字的随笔:《亚洲首富微笑着向我问好》。三五百字的东西,开笔仍然是“激动”:“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结尾还是“激动”:“……才10分钟的时间,我们结束了这家诞生‘亚洲首富’的公司之行。在回酒店的路上,一车的人都围绕着李嘉诚聊开了,无论话题是他的财富,还是他的‘超人’气质,但敬仰仍然是所有人的共识。” 有多少大众媒体在富翁面前除了“敬仰”就是失语!再举一例: 今年9月10日,是夏历八月十四日,当晚很适合赏月,对于我要谈论的这家“亲情报道”为主打的媒体,已经连续做了好几期“八国老外陪你赏月”的报道了。这天它的第一版,有一个《成都富豪今晨争看火星追月》的配图粗黑字体标题的报道:本报讯今晨零时许,记者的手机忽然接到几条内容大同小异的短信:“赶快抬起头看,几十年难得一见的‘火星追月’!看到保准你的生意越做越‘火’!”消息是几位成都大老板发来的。 记者在城南一酒吧前看见,二三十个前来休闲的富豪正仰起脑壳,冲着月亮指指点点。顺着大家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轮满月旁边,一颗明星异常明亮。 前面我还在说“新闻失语”,抄下这一条新闻,我就只好“失语”了,我好长一段时间不知道如何评论它,但我一直收藏着,现在把它贡献出来,“以俟观人风者得焉”,相信自有它的价值。 但是,以今天的“流行价值”来判断,谁说“富翁看月亮不是新闻”呢?何况是“二三十个前来休闲的富豪正仰起脑壳”的奇观。而一个记者,做到一个城市有“几位大老板”同时发短信邀请看月的份上,这是何等的成色,不把它作为新闻要素置于开头来写,真不知如何开销是好。 这样的媒体,这样的记者!不得不让人产生深重的疑心。他们就这样被“超人”征服,就这样把“敬仰”的“共识”带向公众传播领域,就这样在凌晨时分被“几十个富翁”招去,然后又回到只做主流报道的要闻版……那么,他们的受众呢?受众该如何是好? 也许,受众早就被“征服”了,早就只有“敬仰”了,早就“把月亮的光辉让渡给富人”了……我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我知道这是流行的社会心态,我只是痛心于媒体,财富崇拜使他们面对富翁和老板到了如此别别扭扭结结巴巴说不圆话的地步——有这个必要吗?不是说无欲则刚吗?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们是广告和红包的主要来源,但你们不是社会话语权的载体吗,有必要做出这样卑躬的姿态吗? 我再一次非常遗憾地想到,新闻的价值观要滑落到这样,的确已经不简单。至少,作为这样的媒体的受众,要想从他们那里听到关于富人以及一切关于强势人群的真实事件,恐怕是太奢侈的事情。俄罗斯目前正在经历“富人政治”与“国家权力”的冲突,我又不禁想到,假如把这样的媒体摆到目前俄罗斯的环境,不知道他们将报道成什么样子?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