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研究新发现与遗产安全保护的现实困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1日15:51 三联生活周刊 | |
考古科研的新发现,或者是遗址的安全与隐患,这是周口店遗址一再进入公众视野的两种方式,其中的对比和落差,已经成为周口店遗址不可回避的现实困境 实习记者/王鸿谅 21处险情 根据11月刚完成的周口店遗址首次大规模地质病害调查,核心区8处遗址中的7处,共存在21处险情,其中13处病害程度为“特别危险”。 险情的概念,主持此项调查的中科院地球与物理研究所牟会宠教授解释,是从工程地质的角度而言,比如“山顶洞南侧壁松散角砾堆积体滑坡地段”,“顶盖堆积处陡坡上危岩体的崩落地段”。至于这些表述险情术语暗示的可能性,牟会宠并不回避,“如果不采取相应抢险补救措施,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部分遗址存在坍塌的可能。”但他同样强调,“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不等同于坍塌。” 这次的地质病害调查被称为“首次”,是因为这样大规模的调查从1929年12月2日,在裴文中主持下发掘出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开始,至2003年10月,70年来从未有过。而这70年时间跨度中的一个重要坐标,是1987年周口店遗址与长城、故宫等6处一起入选中国首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周口店入选符合的条件,是列入准则的第3条和第6条:它能为一种现存的或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事实上,70年间,尤其是近10年来,关于遗址本身的安全和保护问题一直被反复提及,但表述都是宽泛的“由于自然风化雨水冲击等原因,存在坍塌危险”。这次病害调查出量化险情,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馆长杨海峰解释,是制定遗址保护方案的需要,除了险情本身,他更乐于谈论的,是“目前关于遗址保护的工作力度,前所未有”。 据杨海峰介绍,目前博物馆共60名工作人员,其中正式人员40名。而这一数据在2002年10月31日之前一直是“正式工作人员13名,临时工近20名”。现任安全保卫部主任王德山从1985年开始到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工作,在他的记忆中,18年里虽间或有人员变更,但基本人员配置没有多大改变,“两名馆长,三四名保安,六七名讲解员,其余就是勤杂人员”。那时候全部人员的办公地点,都在一个简陋的小四合院平房里,位于核心区遗址山脚的一个小角落。彼此的工作任务也很明晰,他的工作,主要是负责防火和防盗,讲解员负责博物馆展厅和部分遗址的讲解,勤杂人员负责清扫和做饭。每天按部就班,“心里也没有太多的想法”。王德山说,“就这么几个人,能做的事情也就这么多,想多了也没用。” 这18年里,王德山经历过的关于遗址保护的“大规模行动”只有两次,他记不清具体时间点,只记得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各有一次。两次都是在几位中科院地质专家的指挥下,博物馆的六七名男性工作人员全部上阵,他们的任务,是清理猿人洞侧壁上的杂草和草根,因为杂草的生长会成为破坏山体地质结构的隐患。猿人洞是历经考古挖掘形成的一个大坑,它的侧壁基本都是垂直的山体。所以清理工作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几个人穿上规定的保护服,腰间绑着安全带和绳索,悬在半空一点点开始山体缝隙间的杂草清理。完成此项清理,王德山说,他们每天要被吊着工作8个小时,每次清理要持续20多天。 而除此之外,这18年里,遗址的保护工作具体到他个人而言,就是负责防火和防盗,“专业的文物知识我也不懂,只能专心做好分内的事情”。 体制之困 每年的游客不足5万,门票收益不到百万元,这样数据背后的周口店,也许是中国目前29个世界遗产中最落寞的一处。 2000年底,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始进行一些基本的防震翻修,而这一翻修因为资金匮乏居然持续了一年多。周口店的资金困境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浙江一家企业捐资100万元,成为周口店获得的惟一来自民间的资金,这笔资金在进行完基本的修葺之后所剩无几。博物馆的正常运作依旧是先前的模式:中科院方面15万元左右的资金仅能用于支付13名员工和20名临时工的工资,其余日常维护和工作资金只能依靠门票收入,这样循环下的资金一直捉襟见肘。 因为考古科研的历史原因,周口店核心保护区(面积0.24平方公里)的管理单位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也就是说,中科院同时负责遗址的科研和管理。作为一个专业的科研单位,研究所的工作中心在于科研方面,事实上,遗址的工作重心也在于科研发现。从1929年开始进行的大规模挖掘在1937年至1949年间因战乱被迫中止,之后从1950年至1970年间恢复并持续了挖掘工作,之后的20年间,周口店虽然没有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但小规模的发掘和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科研优先,在每次的考古发掘之后,尽量让遗址的人为损毁程度减到最小,这就是遗址保护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事实上,中科院一方曾几次试图对遗址的保护和管理进行调整,也曾先后成立过相应的管理机构,但最后的结果是,在有限的人力和资金状况下,中科院对遗址所负担的管理责任实际上就是由博物馆的13名工作人员来承担。 2002年8月16日,周口店遗址的管理体制有了第一次突破,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关于共建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协议》,决定“改变遗址现行管理体制,实行市院共建”。北京市负责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建设、管理及科普教育工作;中科院方则负责遗址的科研。关于这种管理体制的改变,2003年1月1日新任博物馆馆长和遗址管理处主任的杨海峰说,可以“自己去看,变化是切切实实的”。杨海峰所指的变化,既包括遗址的“硬件升级”——博物馆的重新修饰、监测装置的安装、遗址区山路的大规模整修等等,还包括管理人员的“软件升级”——正式工作人员扩展到40名、年龄和知识结构大大优化。困扰中的资金目前暂时得到的缓解,是由房山区政府负责全额拨款支付人员工资,让这个新的管理机构得以正常运作。 对于在周口店遗址工作了20多年的勤杂工王阿姨来说,她并不太懂什么复杂的体制改变,她感觉到的,是现在的工作气氛比以前好,“大家有做事的样子”,新来的年轻面孔,让她觉得这山上多了许多生气。 组织专家进行的大规模地质病害调查,杨海峰说,正是他们进行系统遗址保护的开始,只有先拿出了这样系统的报告,在专家评估之后层层上报到国家文物局,得到文物局的批复和专项资金,他们才有可能进行系统保护,“关于文物的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而这样一个程序的周期,杨海峰说,至少也要大半年。 声明:《三联生活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