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书画自娱的徐世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7日21:34 天津青年报 | |
-赵强 1922年,自称“文治总统”的徐世昌,在曹锟恢复旧国会的窘境下,被迫辞职,隐居于天津。他晚年致力于诗文书画,加强京津书画家之间的交流,客观上促进了“京津画派”的形成与发展,堪称民国时期天津书画史上的重要人物。 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别号菊人、东海,晚年的书画作品还常署水竹村人、石门山人及退耕老人等,天津人。幼年曾读私塾,成年后在河南太康、睢宁当文书和家馆教师。1879年结识了袁世凯,由袁资助北上应试,中举人。1886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散馆后授任编修。 1897年他由袁世凯保荐到天津小站新建陆军参谋营务处任总办;1905年授军机大臣、督办政务大臣,旋调任巡警部(后称民政部)尚书;1907年任东三省总督;1909年任邮传部书兼津浦铁路督办。1910年再任军机大臣;1911年任皇族内阁协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后,亲往河南彰德劝袁世凯出山。1912年鼎革后一度退居幕后,1914年出任政事堂国务卿。1918年他被段祺瑞的安福国会举为总统。 退隐天津后,徐世昌以书画自娱,并组织晚晴诗社。他擅画山水、花卉,喜画松、竹,书法宗苏轼,略变其体,晚年喜作章草。他的花卉画,由于受到商业大都市市民审美情趣的影响,题材内容趋向通俗,民间流行的吉庆事物和美好祈愿,特别是反映市民阶层所关注的生命、财富的作品较多,其表现手法,一改水墨为宗的文人画作风,朝着色墨并重或强化色彩诱惑力的方向演化,并且注重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然而,徐世昌却把抒发主观情趣作为山水画创作的惟一要求,强调表现“萧散气”,故其晚年的山水画,多作萧疏平远之景,且不画人物。往往近景是平坡,上有竹树,其间有茅屋或幽亭,中景是平静的水,远景是坡岸,其上或有起伏的山峦。整个画幅,寂寥空漠,意境幽深,属于倪瓒一路的疏体,极富书卷气和清雅的格调,与其隐逸的心境相谐和。 此外,他还著有《东三省政略》、《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并编成《清儒学案》、《清诗汇》、《颜李丛书》、《恕谷语录》、《大清畿辅先哲传》等。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