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融会中西的刘奎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9日21:50 天津青年报 | |
-赵强 活动在民国年间的刘奎龄是天津画家中兼学西法的佼佼者,晚年曾担任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有多种《刘奎龄画集》刊行。 刘奎龄(1885-1967),字耀辰,是天津八大家之“土城刘家”的后裔。少年时代开始学 步入中年以后,他在临摹古代名家名作时,努力汲取宋元画家的典雅和精谨之处,也充分采用吕纪、沈铨等明清画家笔墨遒劲、造型生动的特点。同时在当时艺术思潮鼓动下,不遗余力地研究并引入西洋写实传神技法,特别是对郎世宁与竹林栖凤等人的技法情有独钟并有巧妙的借鉴,使其作品形象真实生动,极富立体感、运动感和质感。 刘奎龄的国画技艺全面,花卉、禽鸟、畜兽、山水画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画畜兽、禽鸟的造诣最能独步画坛。其笔下的花鸟畜兽大多来自生活,源于他对大自然动物的细微观察,既不照搬自然,也不复制古人,在章法与造型等方面均表现出卓越的创造性和出众的艺术才华,他真正做到了将古今优秀的笔墨传统、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象、西洋画的真实感和整体感与其丰富活泼的艺术想象,极为圆满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面貌。在具体技法上,他创造了湿地丝毛的笔法,善于将用笔、用色与用水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以多种颜色调配成典雅的色泽,惟妙惟肖地表现禽鸟畜兽的形体结构、肤色光泽,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他的代表作《上林春色》、《淇奥秋声》用笔俏劲,翠羽辉烁,突破了古人程式,也不是郎世宁式的洋味“国画”,而是道地的为中华百姓喜闻乐见的体现着刘奎龄艺术个性的富于时代特色的崭新创造。 他的儿子刘继卣(1918-1983)不仅能够承继家学,而且创作的人物、动物及花鸟画,工笔与写意相结合,在泼墨大写意的基础上,往往加以丰富的色彩和准确的造型,使作品凝重、奔放、潇洒、传神,形成了特有的风格。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