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著名动物记录片导演徐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3日11:44 国际先驱导报 | |
【作者】钱川子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国际先驱导报:您是国内著名的动物片导演,并在1980年代以后获得过国内外许多电影节的重要奖项,目前您已经退休在家,请问您是不是还在关心着中国动物片的现状。 徐真:遗憾的是在中国还没有形成拍摄动物片的专业队伍。从1984年开始,我拍摄了《朱鹮》、《秦岭大熊猫》、《鸮》、《灰喜鹊》、《小熊猫》等多部动物片,除了北京科学电影教育制片厂的工作安排之外,完全是出于个人爱好去研究问题。而且我发表许多过关于拍摄动物片的技术性的文章,但是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够长期做这件事情。 国际先驱导报:当时拍摄的资金、人力物力条件是怎样的?我们都知道拍摄动物片的耗片比很大,当时您的耗片比是多少? 徐真:当时拍摄35毫米的电影动物片的资金是三万元左右,包括后期制作,这和国外同行的资金情况是无法比较的,我的野外工作补助也仅仅是每天几毛钱,没有车也没有其它物资配备,几乎都是靠人工完成。 拍摄《秦岭大熊猫》的时候,我就靠两只腿满山遍野的追赶寻找大熊猫,即使有公路的地方也靠腿走,每天要走几十里路。因为太艰苦,没有助手愿意跟着跑,只好在当地找农民背着机器往山上爬。 拍摄《朱鹮》的耗片比(在底片消耗上,花费底片的数量和实际采用的数量形成的比例)是1:3.6,是国外动物片耗片比的十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或者更多。英国BBC电视台拍摄动物片的耗片比是1:100,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可见在国内拍摄动物片的难度。 国际先驱导报:现在有多少人从事动物片的拍摄工作? 徐真:我退休好几年了现在不太了解,不过从影视上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几乎没有。即使有也是个别人零零星星的偶然为之,没有形成作品的连续性。 国际先驱导报:您认为动物片的社会影响力在那些方面? 徐真:动物片的可看性很强,除了动物本身呈现的观赏性外,它们生态学上的知识也是非常有趣的。这种可看性可以说是城乡兼顾,老少咸宜。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大家都很想看看动物是怎样在自然界繁衍生息的,动物片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它有很好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国际先驱导报:市场对动物片的需求有多大。 徐真:从电视上看需求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有一支专业队伍才能满足需要。我国拍摄动物片的零状态和市场需求量比起来相差甚远。目前,大量进口的动物片节目使管理者充当着买办的角色,经营着一块块动物片殖民地,这跟影视媒体的垄断有着直接的关系,除了拍摄人员的匮乏,恐怕还有大家所不知的内情。 国际先驱导报:一个优秀动物片导演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使什什么 徐真:他应该既是一个很好的编导,又是一个很好的摄影师。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拍摄动物片的人必需是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人。在成功和失败之间,有时差别只在努力的程度。# 【链接】 徐真: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 1984年:《灰喜鹊》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政府奖。 1985年:《灰喜鹊》获葡萄牙第11届圣塔伦农业环境国际电影节金葡萄奖。西班牙隆达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87年:《灰喜鹊》获伊朗国际电影节银像奖。《鴞》获前苏联列宁格勒38届国际科学电影节荣誉证书。《朱鹮》获北京国际科教电影节荣誉奖。 1988年:《鴞》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朱鹮》获原捷克39届科教电影节荣誉证书。《朱鹮》获中国政府奖。 1989年:《保护朱鹮》获意大利巴玛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奖。 声明:《国际先驱导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