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乞丐话题中的统计缺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5日11:16 燕赵都市报 | |
作者:梁发芾 最近媒体上关于乞丐的报道不少,不过,多少都有些“模糊”。比如,12月14日《三湘都市报》报道说,“据了解,长沙城中乞丐有数万人”;12月24日《青年时报》一文中也提到,“据说,有一名残疾乞讨者在杭州乞讨4年后赚得现金28万元”…… 据我了解,2000年长沙市城镇总人口为273.72万人,这样规模的城市,乞丐居然有数万,那么至少是百分之一的比例。我怀疑这个数字的准确性。至于那个“据说”是否真实,又有多大的代表性,也可疑。 自从收容遣送制度终止后,有关乞丐的话题就多起来。媒体大量报道乞丐各种龌龊不法事,一些地方政府也呼吁出台禁止乞讨的法律法规。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媒体还是官方,都没有对困扰中国城市的乞丐问题作出认真的统计分析;所有的意见、建议、呼吁和争吵,都建立在一些浮光掠影的印象和片面、甚至耸人听闻的报道上面,全面、扎实的统计数字闻所未闻。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李强教授在12月23日参加《央视论坛》节目时,也承认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字。12月1日《北京晚报》报道说,北京城市学院7名在校生组织了一个《北京市乞丐现状调查》。这条消息被各地报纸和网站纷纷转载,原因是这几乎是国内能够见到的惟一一份对乞丐的专业调查。但是,由于调查者是7名学生,受条件限制,他们选取的地点为北京城内19个繁华地段,总共访问了48名街头乞丐。地点偏窄,对象偏少,从调查统计的全面、真实、客观角度看,这份调查仍然不是十分有说服力。这样一份并不成熟的调查,也填补了国内对乞丐状况的统计空白,不能不说这方面的工作是浮泛不实的。 现在,不少地方政府准备立法制止或规范乞讨行为。无论立法还是制定政策,除了要有民意,重要的还要有相关的信息资料。只有充分掌握尽可能丰富翔实的信息,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可以操作的、考虑到各方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比如要对乞丐立法,那么就要对乞丐的年龄性别地域结构、乞讨原因、乞讨收入、乞讨方式、家庭状况、残疾人比例等有充分的掌握。尤其是乞讨人员中职业乞丐与非职业乞丐的比例、乞讨原因和收入更是应该详细摸清,不能仅凭报道中的“据说”。 无论制定政策还是立法,要民主,要科学。尽可能多地掌握数据信息,是决策走向科学化的重要步骤。但愿各地在制定有关禁止乞讨政策的时候,能够首先掌握丰富而真实的数据统计信息和资料。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