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构建公共卫生应急防御体系 确立三战略重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9日04:16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记者 蓝燕 新年之初,SARS、禽流感等传染病在亚洲再次出现,使公众的目光又开始关注起政府构建公共卫生应急防御体系的工作。目前的公共卫生防御体系能够应付任何传染病的袭击吗?政府的卫生投资会怎样分配?优先行为该怎样确定? 春节前夕,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为首都卫生记者们做的一场报告,不仅解答了这许多疑问,而且令熟悉医药卫生工作的记者们感到耳目一新。 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有限责任 谁都知道有病上医院。可是,防患于未然应该是第一步。政府对防病、治病的公共卫生体系负有什么责任?在SARS出现以前,很少有老百姓考虑这个问题。 梁万年首先提出:我们的政府应该是有限责任政府。可构建公共卫生体系是政府的工作,提出“有限责任”是否意味着政府在推脱责任? 梁万年说,我们的政府过去是无限责任政府,可实际上什么都管不了。现在必须要强调政府是有限责任政府。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在整个公共卫生系统中、在卫生系统的服务产品中,哪些该政府管,哪些不该政府管。哪些该政府提供和购买,哪些不该。 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基本服务产品,包括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卫生又含有卫生防疫、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疾病控制等等。这一块服务内容各级政府都必须给人民提供和“埋单”。因为人民是政府的纳税人。第二类是特需服务产品,政府不能“埋单”。比如配眼镜、装假牙、做美容等等,都需要百姓自己花钱。在这两类之间的是准基本医疗需求。就是说,从理论上应该是政府购买,但是现在政府支付能力太弱,买不起。比如流感疫苗,这本是为了预防传染病的,但根据政府现在的生产和支付能力,只能先给弱势人群、给低保人群、给老年人免费负担。而对于其他人群,你个人如果认为需要,就自己购买。 政府不“埋单”并不意味着不管。梁万年副局长说,在准基本医疗需求服务方面,政府要由购买转向规划、准入、监督、质量控制、信息评价、信息公布以及宏观的经济调控。规划,也就是要合理布局。准入,包括技术认定、机构设置、质量控制。信息公布就是要通过媒体把各项服务和监督信息向社会公布。今后政府不用说这家是三级医院,那家是二级医院,谁是百佳院长,谁有什么职称。这些评价都是政府在讲、专家在讲。而最有权威的应该是老百姓。比如治疗高血压,到这家医院看病,1天花100元,到另一家医院1天花150元。但是第一家医院平均住院率是8天,第二家医院的平均住院率是6天。把这个信息告诉老百姓,让老百姓自己去选择。 特需服务应该交由市场来掌控。而医疗机构走市场经济的路就会追求利润,就可能价格很高,老百姓买不起。这时候,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就起了作用。梁万年举例说,现在做各种血管支架的很多,而且利润大,动辄就要8万元、10万元。如果政府认为装支架不应该这么贵,而又不能直接让商家把价格降低,那政府就来办一所医院,也安装支架,但这所医院的价格仅1万元或两万元,这样,价格就调整下来了。 政府确立优先公共卫生问题的原则 公共卫生的范围广大,除了防疫、监督、妇幼保健外,还有对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和治疗。但在发展不均衡的时候,工作必需要有优先和侧重。那么政府应该如何确立优先原则?梁万年认为这正是问题的难点。因为,政府和民众以及科学家由于所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 他说,政府在考虑什么是优先问题时有6大基本原则。即严重性、重要性、普遍性、效益和效应性、可干预性以及疾病负担。 SARS这种病严重吗?肯定严重。重要吗?非常非常重要。因为现在一旦出现SARS流行,可以想像人们的社会生活要受多大的影响。这个病普遍吗?去年SARS爆发时,全世界的患者共8000多人,其中中国有5000多人,北京市只有1000多人,可见它算不普遍。从效益和效应上来看,投了那么多的人力,调了那么多的医院,花了那么多的钱,成本效益和效果都不好。SARS可干预吗?到今天为止,世界上还没有治疗SARS的有效药物,没有有效的疫苗,可干预性差。从疾病负担方面看,SARS本身的疾病负担不算大。但是恰恰就是因为它重要,就是这个指标使政府将它优先考虑。 高血压严重吗?它的后遗症特别严重。但是它的重要性相对差一些。高血压病例再多,也不会太影响经济发展,不会太影响社会稳定,不会太多地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高血压是比较普遍的。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效益效应性是不错的。高血压有很好?母稍し椒ā8哐沟募膊「旱:艽蟆5歉哐购蚐ARS相比,在特定的情况下,SARS比高血压要严重得多、重要得多。 当前公共卫生的战略重点 梁万年提出,公共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应该有3个方面,一个是传染性疾病,一个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三,卫生安全。 他说,基于最新的观念,公共卫生不仅要关注疾病,关注病人,还要关注健康人。我们不仅要健康,还要安全。 公共卫生或者说医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在传统的医学观念里,公共卫生的目的是维护生命,保护健康,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 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在公共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医学的目的似乎更应该强调健康促进。也就是说,健康人也应是公共卫生的服务对象,医学应该关注所有的人,而不应该仅仅关注病人。医院不应该仅仅提倡以病人为中心,应该提倡以人为中心。在这个理念上讲,医院应该让所有人在现在的健康水平上更上一个台阶。这才是医学的最根本的目的。 梁万年说,我们应该把疾病的控制、健康促进和安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不仅要一个健康的社会,而且要一个安全的社会。 他进一步举例,一些小区路面铺得很光滑漂亮,但是老年人走路容易摔跤。过年放鞭炮,每年都有不少人炸坏了眼睛。这些都是不安全。卫生系统有责任在意外伤害的控制、在车祸的控制、在中毒的控制、在职业卫生的控制上尽职尽责。现在电脑很多,对视力损害的控制也是卫生部门的责任。但是对这些问题,现在的认识还不够。 SARS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甚至普通百姓都对建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反应机制十分重视,但是这个机制应该具有哪些系统却鲜有人知。梁万年介绍,在总的机制下,首先应该是决策指挥系统;第二是预防控制系统;第三是现行的执法监督系统;第四是信息系统;第五是应急预警系统,就是要加强监测;第六是医疗救治体系;然后是后勤保障体系等等。 他说,作为政府,在构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反应机制时,必须考虑哪些体系是优先要建立的,哪些体系是可以稍后一步建立的。各体系间的协调和配合也非常重要。我们要依靠这个庞大的体系构筑起抵御疾病的防线。 相关专题:广东再现非典病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