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经济”成为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0日20:08 新华网 | |
新华网合肥1月20日电(记者 宋斌 卢尧)今年40岁的农民张亨和10多年前离开家乡去北京打工。他凭着自己的木工手艺和勤劳智慧,从一个打工者变成了拥有一家装饰公司的老板。现在,他的装饰公司的年经营额已达到千万元。 在张亨和的家乡安徽省肥东县长临河镇,有8000多农民常年在城市中从事建筑、装潢等工作,占全镇人口的近三成,他们的平均年收入至少在4000多元。长临河镇的官员告诉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为主要特征的“民工经济”在中国的一些农业省份兴起,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地处中国中部的农业大省安徽,有4000多万农村人口。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输出人数达到700多万人,劳务总收入280多亿元。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0%以上。 记者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看到,那些生活较为富裕,盖了新房、楼房的,大多是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户。张亨和两年前在家乡建起了一幢两层半的别墅,面积近300平方米,房内高档家具、彩电、冰箱、微波炉等一应俱全。张的父亲笑着说:“过去想也不敢想能住上这样好的楼房。”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改革开放的1978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91万人。 农业问题专家、安徽省政府参事何开荫教授说,“民工经济”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形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何开荫说,“民工经济”一头连着农村经济,一头连着城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战略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民工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一批在城市务工经商赚了钱的民工,开始带着资金、技术回乡创业,兴办各类企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 在安徽省无为县40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目前已有一万多人回乡创业,独资或参股兴办起1000多家各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亿元,这些企业去年实现营业收入近九亿元。在这些回乡创业人员的带动下,无为县建立了二十多个工业小区。如今,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实力已跃升到全省前列。 为了推动“民工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许多省市开始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放宽对民工进城落户的限制,为民工的子女入学提供方便。有的城市还把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覆盖到民工,制定政策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民工输出地的政府对发展“民工经济”充分重视,在职业技能培训、劳务用工信息等方面为外出民工提供服务和帮助。 中国五大民工输出地之一的安徽阜阳市先后建立了200多个农村劳动力输出服务组织和八个驻外劳务输出办事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全市80%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经济发达地区找到了工作,农民劳务输出量达到150万人,劳务总收入54亿元。 为了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许多地方加强了对民工的技能培训。安徽省凤台县专门为外出民工开办了各种中短期培训班,进行定向或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结业后发给培训证书和就业卡。这个县还利用被列为“全国贫困人口劳务输出与培训工作试点县”的项目资金,对农村贫困青年进行免费培训和输出。(完)(来源:新华网) 相关专题:欢度2004猴年春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