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江苏“两会”专题 > 正文

江苏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6日07:03 扬子晚报

  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钱志新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江苏省2003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4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各代表团对计划草案和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财政经济委员会在会前会同有关委员会初审的基础上,又根据会议期间代表们的意见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一

  2003年全省上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和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目标。投资、消费和出口持续扩大,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国资、民资和外资竞相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并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财政收入、企业效益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显示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总的来看,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发展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明显;有些地方仍存在盲目圈地、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牺牲环境等问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保障压力仍比较突出;富民任务艰巨,农民增收难度较大,低收入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对此,省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

  省人民政府安排了全省2004年国民经济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左右,外贸出口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并且提出了实现预期目标的措施。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我省今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确定的预期目标和提出的措施符合我省实际,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是能够实现的。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本次大会批准江苏省2004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批准钱志新主任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江苏省2003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4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三

  实现200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目标,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全面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真正把经济工作重点转到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把发展见实效、百姓得实惠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以更大的力度、更扎实的措施,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圆满完成我省2004年发展计划任务,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要按照“六放”的要求,大力培育和弘扬创业精神,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改组和与外资合资合作,扶持具备条件的民营骨干企业做大做强。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大力推行股份制改造,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二)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切实提高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外向化和标准化水平。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拓宽农村劳务输出渠道,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改进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三)全面落实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就业人数,严格控制失业率。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切实解决拖欠工资等问题,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要继续做好“两个确保”与“三条保障线”工作,健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落实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支持苏南率先发展,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要全面落实鼓励沿江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苏中快速崛起。要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实施“四项转移”特别是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基础设施投资和能源项目安排要向苏北倾斜。加快建设沿东陇海线加工产业带,重点发挥该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支持苏北地区改革创新,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民资,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加大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力度,鼓励、引导多元化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切实抓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救治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加强重点污染防治,积极实施生态省规划,推进生态省建设进程。(新华日报)

  相关专题:2004江苏“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