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张贤亮:大学并非唯一成才途径 应拓宽成才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2日15: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 张贤亮

  虽然我从1996开始每年资助10名贫困生入学,至今两届也快毕业了,而私下里却并不认为此举是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最好方式。

  无疑,国家办大学和年轻人上大学,每个公民都有上大学的机会,是提高国民素质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的公共政策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措施,可是,现在似乎形成了这种风气: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才,大学毕业是就业的重要条件,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年轻人将来有无前途,就看能否上大学了。于是,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又交不起学费的贫困生或其家长自杀事件一起接一起,弄得许多人掉泪。每年大学开学之际,社会上都会掀起一股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热潮,国家也会出台一系列对贫困生入大学的优惠政策。搞得大学生好像成了天之骄子:车船舟马甚至飞机都有优待,一入大学可享受某种“非国民待遇”,起码是“另眼相看”了。其结果是,大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了这种想法:只要我毕业,我就是人才,社会就得给我份工作,我找不到工作便是社会问题,对毕业后的期望值过高,不称心的工作不乐意干,勉强而为也会怨其“大才小用”。大学毕业生踏入社会,本来是开始施展自己才能抱负、奋发进取的时候,相反,因种种优惠没有了,变得和普通人一样了,倒会有或多或少的失落感。

  就我国目前大学的数量来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还不应算太多,而企业和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每年都需招收不少工作人员,特别是迅猛发展的民间企业急需称职的员工,应该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能找到对口的工作的,可是,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却很严重。究其深层原因,是许多急需人才的民间企业宁愿招收闲散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不愿招收大学毕业生。这说明我们的大学教育和教育政策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们现在的教育重点除培养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外,更需要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目前,许多企业很难在劳动市场上找到经过培训的电工、木工、装修工、车工、水暖工、财会、文秘、公关、经销甚至厨师等等。所以,我认为,对家庭没有能力负担子女上大学的家长,应该鼓励他们量力而为,把子女送到各种职业中专去,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让这样的家庭早日脱贫。

  这必须要有国家的公共政策、社会行为的指导和舆论配合,要形成一股社会风气。

  《人民日报》2004年01月30日第十三版

  相关专题:2004年全国“两会”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