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呼吁建立让科研人员安心工作的长效机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3日09:11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张景 勇张玫) “科研领域的‘官本位’趋势如果不能及时扭转,很可能会危及中国科研队伍的稳定,甚至是科研事业的未来。”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不少委员提出的上述观点,令人深思。 “现在有些科研人员不愿在第一线进行科研攻关,而是更愿意到管理部门去。因为他们看到管理部门更有‘权’。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第一线专业技术骨干队伍的稳定。”中
一些委员分析说,科研领域的“官本位”心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某些官员手中特权较多、社会地位较高的现实;同时,也显示出社会在尊重科研人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上,尚有很多有待改进之处。 众所周知,现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正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而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而,保持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如果一线科研人员得不到相应的社会地位、荣誉及物质待遇,纷纷以从政为荣,则很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一种错误导向。这种倾向无疑十分有害,它将大大挫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大年委员说。“国家应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集中精力进行科研,根据他们的业绩给予相应待遇和荣誉。为什么名医的各项待遇不可以比院长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不能达到或超过所长、院长、部长?要取消不必要的行政规格和行政级别,回归专业领域内以知识创新能力为主的评价标准,从根本上激励科研人员。”为杜绝“官本位”对科研领域的侵蚀,戚发轫这样建议。 不少委员提出,要建设一个分层明晰的社会,即让官员一心从政,商人专心经商,科研人员踏踏实实做研究,各司其职,让越来越多的人能找到自己最佳的人生定位。 相关专题:2004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