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在总理面前争论当前经济形势是否过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5日04:18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记者 刘畅 蒋韡薇 本报北京3月4日电 今天下午3时,温家宝总理来到全国政协经济、农业界委员驻地,听取意见和建议。几位经济学家就如何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在总理面前争论起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委员第一个发言:“目前,中国经济存在‘过热’问题。” 第二个发言的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委员几乎“针锋相对”,发言稿的标题就是《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很好,不要轻言“过热”》。他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合理的、正常的,总体上不存在“过热”问题。 吴敬琏委员表示:“‘GDP崇拜’是很多问题的根源。”萧灼基委员马上反驳:“现在有一种否认GDP的倾向。” 与萧灼基同校任教的林毅夫委员则比较折衷,他认为,既要谨防局部投资过热,也要继续治理通货紧缩:“仔细分析2003年的宏观数据,在快速增长背后,存在着很多隐忧。”比较而言,与吴敬琏委员的观点更接近些。 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认识上,萧灼基委员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形成了庞大生产能力,1998年到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在7%到8%,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未能得到释放。2003年增长幅度较高,是这种潜在能力逐步释放的表现。而林毅夫委员认为,我国在通货紧缩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2003年国民经济突然出现增长加速的情形,究其原因在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突然从1998年至2002年间平均11.8%提高到了28.4%,其中房地产、汽车项目投资增长带动了钢铁、建材项目的投资热潮。如果不能很快地给这股热潮降温,会给今后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雪上加霜”。 温总理感谢委员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说,国务院将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听取民主党派、专家学者的意见,这要成为一项制度。 林毅夫委员事后对记者说,他曾经多次参加温总理召集的经济学家座谈会:“在会上,他总是鼓励我们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争论”。 相关专题:2004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