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中国直视公共安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0日15:27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吴晶常爱玲)非典、禽流感引发的恐慌、密云灯展踩踏事件、电影明星被绑架,造成巨大人员伤亡的大火……随着突发事件的频密发生,正在出席此间“两会”的代表委员提出重新思考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高度关注当前可能影响稳定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把关心群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突出的位置。全国人大代表、上
“更重要的是,有些部门的公共安全意识淡薄,对群众利益重视不够,”尹继佐说。据统计,发达国家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而中国仅为0.7%左右。 尹继佐说,将突发事件的信息预测、管理、评估和处理等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覆盖全社会的风险预警机制,启动国家援助专项基金,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 据悉,中国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已设有“公共安全”专项。上海等一些大城市还率先试点应急联动指挥中心。 本次“两会”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其中有一条是将国家进入“戒严状态”修改为“紧急状态”。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午鼎说:这一修改反映了中国对公共安全问题的新思考。 相关专题:2004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