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沽上迎来孙中山 首过津门留悬念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2日23:25 城市快报

  记者张博城市快报

  1894年6月的一天,一艘英国客轮停靠在天津紫竹林码头,两位南方青年谈笑风生地走下轮船。其中一位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他此次来津是为了向李鸿章递交万言书,没想到却遭到李鸿章的冷落。

04年加盟好项目大联展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在游历京津地区后,孙中山看透了清朝的腐朽本质,不再对清廷抱有任何幻想。于是,他做出了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决定———成立革命党,走上了武装颠覆清政府的道路。可以说,正是孙中山第一次天津之行,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今年距孙中山第一次北上天津已经过去了整整110年。由于孙中山本人对这段历史没有一个完整的回忆,因此留下了许多至今仍无法揭开的悬疑。

  悬疑1孙中山为何北上天津?

  在成立兴中会前不到一年的时间,孙中山为什么选择要北上天津呢?从孙中山后来回忆中,也有两个不同的说法。

  正方刺探清政府虚实

  理由孙中山本人的追忆

  孙中山在数年后,曾经对自己北上天津做出了这样的说明:“予乃与陆皓东东北游京津,以窥清廷之虚实,深入武汉,以观长江之形势。”

  从这段文字记载来看,孙中山北上的目的是为了打探清政府的实情,而绝非仅仅为了上书。但从刺探军情的角度来说,首先从当时大量的报刊上可以看到清政府的实际情况,再有从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的事实中,清政府腐朽无能的本质暴露无遗,作为即将准备武装反清的孙中山似乎没有必要冒风险到京畿重地游历。

  反方北上为上书

  理由天津的经济地位和李鸿章在清政府中的影响

  在通商开埠以后,天津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全国瞩目的口岸城市,加之位高权重的李鸿章经常驻扎在天津,主持中国北方的内政和外交。如果要通过改良的办法让清政府接受自己的建议的话,到天津上书李鸿章当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孙中山在逃亡期间,曾经在英国伦敦被清政府逮捕,后来又被救了出来。在逮捕他时,孙中山曾经问为什么要抓他,当时抓他的人反问孙中山是否曾经上书、并请清朝一位权贵转交给朝廷。并对孙中山说,现在朝廷认为孙中山的建议很好,希望他能够回国。此时,正值孙中山在组织起义失败后出国逃亡,是清政府通缉的对象,这当然是抓捕孙中山的那些人的借口。

  另外,在1894年以前,孙中山一直在改良与革命之间徘徊,所以北上天津,为了上书李鸿章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悬疑2孙中山见过李鸿章?

  在许多历史书上,对于孙中山在1894年来过天津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争议,但对于当时孙中山是否见到了李鸿章却争议不休。由于没有档案资料和相关的文献可以参考,孙中山本人也没有明确表示自己是否见过李鸿章,只能在后人的零星回忆中找寻信息。让我们看一看正反两方就这个问题是如何辩论的。

  正方见过

  理由唐绍仪回忆

  唐绍仪的这段回忆是在三十六年之后对人公开的,而且他把孙中山求见李鸿章的过程描述得绘声绘色,让人有亲历其境之感。唐绍仪的好朋友是天津海关候补道徐秋畦,孙中山到天津后,就由徐秋畦向李鸿章推荐。当李鸿章见到孙中山后,由于孙中山不会讲当时的官话,宾主不欢而散。孙中山离开总督衙门后,大骂李鸿章是腐败官僚,并表示,改革没有任何希望,只有推翻清政府才可以。从这段文字的叙述来看,孙中山不但见过李鸿章,而且还与李鸿章进行过简单的会谈。

  反方没见过

  理由李鸿章是要员,而孙中山是一介平民,最终孙中山没有见到李鸿章。

  1894年6月,当时的朝鲜已经向清政府提出了派兵的请求,如果从海上出发,北洋海军首当其冲,而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此时也正在紧张地操练军队。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刻,正在芦台督练军务的李鸿章恐怕无暇顾及孙中山的来访。也有人提出,当时李鸿章是封疆大吏,孙中山当时名不见经传,悬殊的社会阶层差异,李鸿章不会轻易接见孙中山。

  悬疑3

  谁推荐了孙中山?

  不管孙中山是否在天津见到了李鸿章,当时年仅29岁的他,要想见到一个大官僚或是上书,总是需要一个人际关系网作为支持的。那么,究竟是谁推荐孙中山的呢?从时人的回忆中,记者发现了不同的答案。

  正方唐绍仪推荐了孙中山

  理由唐绍仪回忆

  孙中山北上天津,究竟是靠哪些人做了引见呢?唐绍仪回忆了自己巧遇孙中山的过程。1894年,唐北上时曾经在一艘轮船上遇见了孙中山,孙告诉唐绍仪,他要北上天津,向李鸿章进万言书。当时唐绍仪就把孙中山推荐给自己的一位老朋友、当时任天津海关候补道徐秋畦。后来孙中山到天津找的就是这位海关候补道。

  反方王韬推荐了孙中山

  理由好友回忆

  根据孙中山好友陈少白的回忆,孙中山写完《上李鸿章书》之后,就去了上海,找到了一个同乡郑观应(字陶斋),托他想办法晋见李鸿章。一天,孙中山在郑观应家里碰到一位太平天国的状元王韬(号紫铨,别号天南遁叟),王韬曾到过香港助英国牧师沥博士(Dr.Legge)翻译四书五经,沥博士回英国也请王韬同去,在英国住了几年,后来回到香港,为《循环日报》主笔,再回上海来,声名很盛。在郑观应家里二人一见如故,孙中山就请王韬替他加以修正那篇文章。

  恰巧王韬的一个朋友罗丰禄在李鸿章幕下当文案,王韬就写了封信,介绍孙中山到天津见这位李鸿章幕下的老夫子,可以同罗丰禄商量如何见李鸿章。孙中山很高兴,就到天津去见罗丰禄。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到天津应该找的是这位罗老夫子,由他引见给李鸿章的。

  悬疑4孙中山写过《上李鸿章书》?

  从《上李鸿章书》的内容上看,孙中山站在改良主义的立场,希望清政府能够通过改革发展资本主义,这与一个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似乎靠不上边。于是,关于这篇宏论是否出自孙中山之手也成了一个疑问。

  正方写过

  理由孙中山在1894年前一直徘徊在改良与革命之间,而且与他的其他文章脉络吻合。

  在《上李鸿章书》中,孙中山提出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观点,这是从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而对照一下孙中山在1895年发表的《创立农学会征求同志书》内容,在这篇文章中,孙中山也提到了“即举国之士、农、工、商,亦当任其自过焉”,两文的观点和脉络是相通的。

  另外,从其时代背景考虑,在1860年到1895年这35年间,正是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掌权并且在全国推行洋务的时候,甚至一度出现了封建史学家所推崇的“同光中兴”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孙中山有一些改良主义的想法也是难免的,这丝毫也不影响孙中山作为一个革命先行者的形象。

  反方没写过

  理由孙中山是民主革命者,不是改良主义者。

  孙中山自己曾经说过,1892年前后他就已经开始想通过革命的形式推翻清朝的统治,这说明从那时孙中山就已经成为了一个革命者;而从《上李鸿章书》的内容来看,完全是改良主义者的观点,与他早两年就成为一个革命者自相矛盾。因此,这个《上李鸿章书》是假的,不是出自孙中山之手。

  友人回忆孙中山

  丢弃药房疗国伤

  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资料中心,记者翻开了中国史学会主编的《辛亥革命》资料丛刊,这套丛刊里面收录了许多珍贵的文献。在资料中,记者找到了孙中山早年的密友陈少白的文章,即《兴中会革命史要》。对于孙中山撰写《上李鸿章书》和北上求见李鸿章的事情,陈少白是这样追忆的:

  有一天,我在香港,他在广州,忽然药房里有信来,说:“孙先生失踪了,药房中开销很大,收入不敷只剩十几块钱了。”我接到信,就到广州去,替他维持店务。等了多天,一点消息都没有,心里非常焦急。

  到十六日那天,他忽然跑来了,手里拿着很大一卷儿像文件的东西,他见了我就说:“对不起!对不起!”我问他:“你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他说:“这些事情不要去管他了。”就打开手里的一卷儿纸给我,我拿起来一看,里面乃是一篇上李鸿章书,我方才知道他是跑到翠亨村的家里关起门来做文章去的。他叫我替他修改修改,我就随便修改一下。以后,他对于药房也不管理了,就到天津去要把这封信交给李鸿章。我没有办法,就让他去了,同时我就替他把两间药房收拾起来,交给那些出过股本的人。

  写完万言书后,孙中山就开始了北上游历京津的旅程。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