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采煤沉陷区:矿工回家不敢使劲开门(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5日17:39 北京晚报 | |||||||||
要不是这根柱子顶着,房子早就撑不住了 淮南谢家集区李二南村因地面下沉,多间民房倒塌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做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 相隔不过十几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传来这样一条消息,已经批准并启动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由国家总投资12亿元,历时4年,综合治理沉陷区100平方公里,1.7万户居民近13万群众将受益。
昨天,本报记者赶赴淮南,目睹了采煤沉陷区中人们的真实生活。 地面下沉超过21米 也许是阴天的缘故,淮南这座城市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灰头土脸。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隐藏”在街道背面的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 据该办公室副主任王孝元介绍,淮南矿区由于采出煤层累计厚度大,因而地表沉陷深,沉陷程度广,同时积水现象也较为严重。目前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区共分为六个沉陷区,“这些沉陷区大部分位于淮河以南,属于老矿区,主要还是因为开采时间过长,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一脸凝重的王孝元提供给记者这样一组让人更加深感忧虑的数据:根据统计,淮南市目前因为地下采煤形成的井下采空区平面投影面积为68.5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面积达到132.82平方公里,沉陷区地表最大下沉达21.3米,最大水平移动值为6.9米。目前受损居民住宅46644户,受灾人口达到134406人,受灾建筑面积达到280.7万平方米。受损铁路为2500米,受损河堤为62213米,水渠达27040米。 王孝元提醒记者:“去受损的人家看看吧,那才叫触目惊心呢!” 住宅整体下沉近4米 经过半小时车程,记者来到了淮南市谢家集区。谢家集区是淮南市的一个老矿区,区内主要辖有谢一、谢二两个矿区。经过一段曲曲弯弯的石子路,一大片低矮破旧的砖瓦房映入眼帘。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动迁安置部负责人王其平告诉记者说,那里就是受损严重的居民住宅——谢二西村。由于地下开采严重,这片居民住宅已经整体下沉将近4米多了。 直到走进这片住宅,记者才明白了王孝元说的那种感觉——触目惊心。因为地面下沉,民房墙壁上出现的裂缝就像一条条凶猛的毒蛇吞噬着房子的生命,墙上的砖头更是像娇贵得不能触碰,只要用手去摸,砖头就会脱落下来。下水管道也都因为地面下沉严重变形。而为了防止因地面下沉引起爆裂,水管都裸露在街道的周围。 记者还注意到,这里几乎每家的房屋外墙都像孕妇一样向外挺着肚子,王其平说,这是通病,因为地面下沉,墙面受到了挤压所致。 最怕听到水泥迸裂声 记者刚刚步入李木兰家时,一进门就差点跌了一跤。李木兰赶紧拉住记者解释说,地面坑洼不平,出入得小心点。由于当天停电,屋里很黑,李木兰特意点起了蜡烛,借着烛光,记者看到她家的墙壁上布满裂纹,像绽开的一朵朵水泥花。同样,地面上也没有一丝平滑的地方。 但是就是这样的房子,李木兰和她的老父亲还在坚持地住着。桌子上摆着的几个暖壶,房梁上挂着的几条腌鱼极力地证明着这个家还有一丝生活的气氛。李木兰说,虽然矿上每月给120元钱可到外面去租房子住,但是他们家还是舍不得离开。只要这房子不塌,他们就会将就着住下去。不过,李木兰坦言,每天在房子里都会提心吊胆,她最怕听的就是墙壁迸裂的声音。 当记者告诉李木兰,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的12亿资金已经到位时,她显得十分欣喜,一再表示,希望这个项目快点,再快点。李木兰和记者说话时,她80多岁的父亲就一直坐在小马扎上静静地听,一句话也没有说,直到听到这个消息时,老人长出了一口气说:“早就盼着这么一天了。” 屋里撑着一根柱子 年瑞人增寿,春新福满门。李庆尧家大门上的春联虽然喜气,但屋里却是另一番令人心酸的情景。李庆尧的妻子秦纪昆说:“住在这儿没有汛期,只要一下雨,房子里就会积满水,水最深的时候能到膝盖。” 李庆尧家里和贫嘴张大民家有一处相同的地方,那就是房子中间竖着一根大柱子。“要不是这根柱子顶着,房子早就撑不住了。”接着,秦纪昆拉着记者来到了墙边,“您再看看这,从这里都能看到别人家了”。果然,透过一巴掌宽的裂缝,能清楚地看到邻居家的房子。秦纪昆说,这还不算厉害的,有的人家墙上的裂缝比她家的大得多。 最后离开李庆尧家时,记者问李庆尧的妻子的名字怎么写时,她竟然十分内疚地说:“我大字不识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学,你怎么写都行。”听到这句话,记者心头一沉,由此看来,治理好采煤沉陷区的工作远不是让人们住进新房这么简单。 怕墙晃动不敢玩飞镖 离开谢二西村,穿过一条泥泞的乡间小路,记者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谢一西村,刚一进村口,远远就能看到高高的矸石山上戳着孤零零的一棵树。陪同记者前往的谢一煤矿房产科干部李淮林一出现在村民面前,立即被人们团团围住,“房子什么时候拆?”“我家墙都快要塌了,门都关不严了……” 一片嘈杂声中,记者推开了谢一煤矿运输工人施培田的家门。初看上去,施培田家收拾得很整齐,沙发、电冰箱、电视机、录音机,一个都没有少。但是仔细看下去,记者就体会到了住在这里的危险和心酸。 施培田告诉记者说,平时他都不敢使劲开门关门,因为那样会震得墙都要颤动。同样,施培田家里地面上也开满了水泥花,更为严重的是,他家放缝纫机的地面下已经成了空洞,跺一跺脚就“咚咚”作响。墙上长长的裂缝更是可以插进去手掌,施培田说,原来那儿只能插进去小手指,现在裂缝正一天天变宽。他指着房梁对记者说,如果不是用水泥加固,房梁可能早就塌下来了。 施培田家有两个房间,正在上初中的儿子睡在小屋。小屋墙上挂着一副飞镖,但是施培田说,他儿子早就不玩这个了,因为怕扔飞镖动静太大,引起墙壁晃动。 “触目惊心”,离开施培田家,面向那一排排处于沉陷区中的低矮民房,记者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个词。本报特派记者于建文并摄 背景资料 安徽省淮南市,一座横跨淮河两岸的城市,一座2121平方公里美丽富饶的土地托起的城市。这座城市在中国煤炭发展历史的长河中,曾以光辉的业绩书写了不可磨灭的一页——1909年开始拥有采煤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五大煤矿之一。上世纪90年代,淮南煤矿成为全国煤炭采选业利税10强企业之一。淮南更是将“华东工业粮仓”、“能源城”这样的美誉揽在了身上。然而,如今的淮南却为曾经的辉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几十年对煤炭的持续开采,该市沉陷总面积已达130多平方公里,地表下沉区最深达21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