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鸣古巴日记:“混血,一切都被同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4日10:24 东方卫视 | |||||||||
“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一清早,摄制组的老褚就沿着Hotel Habana Riviera(海岸酒店)门口的海滨大道Maleco,一边散步,一边唱着歌。他出生于五十年代中期,上小学的时候,唱的就是这支歌。我听着旋律有些熟悉,再一打听,原来是中国作曲家写来歌颂中古人民友谊的。老褚一见翻译玛丽亚,就请教了一个翻译问题。他说念小学的时候天天读“古巴西,洋基洛”,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玛丽亚听他重复了几遍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西班牙语的“要古巴,不要美国佬”。
生于70年代的我,能回忆起来的古巴歌曲只有一首《鸽子》。但我总以为那是首西班牙歌曲,采访胡里奥·依格莱西亚斯的时候还和他一起唱过。我们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也是古巴人民熟悉和喜爱的! 也不能全怪我,古巴和西班牙血缘相近,文化相通。1510年前后,一批西班牙殖民者来到古巴找黄金。土著的印第安人,被火枪、劳役和外来病毒夺去生命之后,西班牙殖民者又从黑非洲“进口”黑奴。加上周围加勒比地区人口的流动以及19世纪华工的到来,古巴在不断的混血中形成了独特的人种结构。在哈瓦那街上随处可见,淡淡奶油色、纯纯巧克力色、深深的黑色。他们体格匀称,男人帅气而高大,女人浮凸有致。集中了各人种的优点:健康、清新、友好。 “混血,混血,一切都被同化”。古巴诗人纪廉是这样看待自己人民的。 不过,西班牙长达400年的统治,在古巴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哈瓦那老城1982年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和街道风情十分典型。虽然有些残旧,但依稀能想象出早年的风貌。请别忘记,从1962年开始的美国的经济封锁,使得古巴人民一切都要靠自己。海滨大道上,很多房子都在整修,都因为连年的海风毁坏严重。所以,国家出钱让房客们暂时搬到别处,统一进行修整,有几间已经有了新的油漆和玻璃钢窗,漂亮极了,我真想租下一间,开一间小旅馆,用半年时间挣游客的钱。用另外半年学海明威或者马尔克斯写字度日。(毕竟,他们都得了诺奖,也都选择在古巴生活,这难道不足以成为某种生活方式的典型?)不是常听人说嘛:“等我退休了,一定要写一本回忆录”——听起来是件人人能做的事情!:-)哈哈! 相关专题:袁鸣古巴日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