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开展珍稀动物放流行动 中华鲟欢快入长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4日09:34 荆楚在线-楚天都市报 | |||||||||
中华鲟欢快入长江 (楚天都市报) (记者 杨磊 王成琛 佟建国 魏铼 通讯员 李平 彭薇) 昨日上午,汉口三阳路闸口附近江面,飞溅起朵朵欢快的水花,万尾人工养殖的中华鲟鱼苗从这里被倒入长江。 昨天是世界地球日,农业部和湖北省政府在汉举行“2004年长江珍稀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行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等领导,与社会各
此次全国最大规模的拯救长江珍稀水生资源行动期间,沿江各省市将向长江及附近主要湖泊投放经济鱼类、珍稀水生动物苗种4亿多尾。 长江被誉为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但近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中华鲟天然个体数量已不足500尾。 “水中活化石”中华鲟 中华鲟,又称鳇鱼。鲟鱼类已有1.4亿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堪称“水中活化石”。 中华鲟形近鲨鱼,长可达数米,重可逾千斤,最长寿命可达40年,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在江中产卵,海中生长。 放流中华鲟为了18年后的1% 见习记者 王成琛 通讯员 宋小华 喻正茂 昨日上午10时,1万尾中华鲟幼鱼和1万尾“四大家鱼”鱼苗,在汉口江滩被放入长江。 每年夏秋之际,成群结队的中华鲟由长江口外的浅海域洄游到长江产卵繁殖。它们世世代代在大海里生长,在长江上游繁殖,养成了执着的回归习性。 葛洲坝建坝后,对中华鲟的繁殖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我国从1983年开始进行中华鲟人工放流工作。 往年,中华鲟的放流地都选择在上游宜昌等城市。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在此地放流会影响放流效果吗?专家称,由于鲟鱼放流后将直奔大海,武汉地理位置不会影响放流效果。 据了解,从1983年至今,人工放流已投放数百万尾中华鲟幼苗和幼鱼。但长江每年洄游的中华鲟不过500尾,人工放流到底有成效吗? 武汉市渔政处邓彦林处长介绍,1999年以前,我国向长江中投放的多是中华鲟幼苗,由于生存能力差,成活率极低。1999年以后,才开始放流10厘米以上的幼鱼,成活率虽有了较大提高,但仍不过1%。据了解,鲟鱼在大海中长到18岁才会洄游长江上游繁殖,因此,昨日放流的鲟鱼中,最多只有100条能在18年后从大海返回。 所幸,目前放流已取得了一定成效———长江口中华鲟数量比3年前增多,鄱阳湖、洞庭湖,上百公斤的中华鲟又重新现身。 昨日放流的1万尾中华鲟有30厘米(6个月)和110厘米(2-3岁)两种规格,为方便今后的科学监测,每条鲟鱼都有一个自己的“身份证”。因大小不同,“身份证”的样式也不同。 长江水产科学研究所鲟鱼专家李罗新介绍,在110厘米长的鲟鱼身上放置了一个金属牌,上面有编号,有放流单位、联系方式和日期。在30厘米长的鲟鱼体内放置了一根特制金属丝,一旦被发现,可通过“CWT标签识别器”认定身份。 此次“2004年长江珍稀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活动”,是新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放流行动,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沿江10省市同时展开。行动期间,各地累计将向长江及主要湖泊投放主要经济鱼类和珍稀水生动物苗种3.9亿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