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化 香港内地差异何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1日08:14 青年参考 | |||||||||
——《江湖》禁映的反思 耗资4000万港元,由曾志伟监制,张学友、刘德华、吴倩莲、余文乐等主演的《江湖》在香港取得了出色的票房 。 今年3月底,《江湖》在北京与内地4家发行公司签约,并定下了“五一”档期,期
于是,《江湖》成了CEPA之后,第一部审查未获通过的香港电影。 陆一平 商业化的推广术 从电影《江湖》开镜之日起,制作者就再三安排记者“探班”:今天是刘德华以“江湖”造型亮相;明天又故弄玄虚 ,宣扬陈冠希神秘的“人狗交”;不是笑骂导演黄精甫傲慢,就是争唱主题曲是非的“泄秘”,还不时来段新人绯闻;影片推 出之际,话题则转到内地“禁映”,大呼“失望”云云。 不能不佩服曾志伟“矮仔多计”。出于推广的需要,对一部影片的制作过程,他能持久保持它的“新闻”性,将话题 不断推陈出新,从始至终决无冷场,让娱乐圈始终聚焦于《江湖》,这本身就是艺术。 到了曾志伟宣称《江湖》被判“死刑”,不能在内地公映,1300万元的电影及DVD版权费泡了汤,《江湖》再 一次成了圈中的热门话题。 夸张取得反效果 《江湖》采用的只是一个黑帮仇杀的旧题材,故事相当简单,讲的是黑道中有人想做“大佬”,好勇斗狠,厮杀连场 ……剧情没有连续性,编与导都是新人,剧本的粗疏和导演手法的“实验性”,把时空和人物翻来转去,令一般观众不知所云 。 可以说,此片是提供给一班新人玩“风格”的大型“实验电影”,小本制作,但宣传却大吹大擂,自诩为2004年 香港电影的“代表作”,又声言要在内地创下亿元票房纪录,还准备拿到这里那里参赛捧奖……这种推广的过分吹嘘,往往令 人觉得受骗而失去信心。 文化差距不可逾越 《江湖》拿黑道仇杀素材玩“风格”,经营暴戾与邪恶是影片的主调,对此,许多制作者都心中有数。曾志伟“捶胸 顿足”扮“失望”,令人以为他真有什么“损失”,这要么只是一种宣传手法,要么只能说明制作者缺乏对香港和内地电影文 化差异的了解。 CEPA之后,内地市场向香港全面开放,许多电影的尺度都已明显放宽,但以普通常识理解,“放宽不等于放任” ,这自然会有个底线,即使未能表达某些积极的人生主题,起码也得要求影片拍得干净一点、健康一点。 “江湖片”的覆没 香港电影受西方文化影响,不少制作低俗、病态,奸淫邪恶经常被“正面化”。在香港流行一时的“江湖片”中,无 数制作都把黑道人物、杀手、蛊惑仔、流氓捧为“英雄”,甚至美化为“英雄片”。像这种明显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题材, 自然不能任由它在内地自由泛滥。 港片要开拓内地电影市场,就要为内地观众提供符合内地规范的“精神食粮”。内地向来不容许黑社会存在,可“江 湖片”却想通过电影,把戾气迫人的“黑道文化”拿来推广,内地观众怎能“笑纳”? 根据曾志伟的解释,《江湖》之所以不能在内地上映,是因为内地对青年进行“净化教育”的原因,可见影片的制作 者也有自知之明。 事实是,从任何角度看,《江湖》都不可能是一部“净化”的影片,即使剪掉了不知所云的“人狗交”的畸邪变态的 情节,影片的“斩草除根”、杀戮全家的连场残杀所反映出的黑色、宿命的“暴戾文化”,阴暗、恐怖,情调沉郁,本身就是 病态。 舶来的“暴力美学” 港产电影经常把某种病态视为美宣而扬之,这种“艺术手法”西风东渐,由来已久。 《江湖》导演黄精甫曾讲述自己的拍片心得。美国导演昆顿·塔伦天奴表现暴力,惯用血浆;日本导演北野武在《盲 侠座头市》则一刀劈下,血花四溅……各有各的风格,而黄精甫认为“厮杀是美丽的,所以我会尽量将我心目中的暴力美学表 现出来”。 从《江湖》来看,导演的意志确实得到了切实执行。例如影片尾段滂沱大雨中的那场厮杀,镜头运用灵活,人物在慢 镜中追斩,犹如舞蹈动作,尽管模仿的痕迹十分明显,但编导十分用心地描写暴力残杀之“美”却是十分突出的。 可惜,这种“暴力美学”,除了恐惧,就是苍白,是对生命的践踏、自戕的挽歌。任何一个具有朝气的正常社会,大 抵都会拒绝这种“美感”。 摆在香港电影工作者面前的是一个庞大的内地市场,如何去开拓、了解、适应这个新市场,大家仍需下一番苦功。 (据香港《文汇报》)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