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误会”造就一个“阶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1日08:14 青年参考 | |||||||||
在香港,人的社会地位与住处的高度成正比;社会底层人士栖满山脚下,中等阶级身居半山,上等阶层坐拥山顶。一 个239.5米高度的官方地图上的横断线将“山顶阶层”与“山下阶层”分了开来。 到了香港,去太平山顶公园观景。当日落灯明,山上山下、海上陆上,五彩灯火好似天上珍珠抖落满地,赏心悦目。 即使白天的光景也令人百看不厌。举目四望,脚下的港
香港的太平山顶已经被开发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有不少各式各样的豪宅别墅。有人认为,香港是因为弹丸之地,无处 发展,才把房屋盖到山上。其实,据史料记载,这些山上的豪宅别墅,当初是因为一个“误会”造成的。 19世纪60年代,当时在香港的英国殖民者,听说他们在印度的殖民者因为马德里市区污秽不堪,纷纷到山顶开辟 “夏日别墅”,过着惬意的生活。香港的英国人就望着太平山顶嘟哝:那上面也一定会找到“印度夏日别墅的味道”。 当时居住在香港的一位外科医生建议,在山顶上为欧洲人士建造一座康复疗养中心。1862年,疗养院建成并开始 接纳病人,一些受伤的士兵也被送去疗养。遗憾的是,病人不但没有康复,病情反而加重了。山顶的温度固然低了5度,可是 医生们没有估计到经常被雾气笼罩的山顶湿度所造成的影响。康复中心计划是个错误,医院被闲置而成了废墟。 当时没有电力供应,香港的夏天酷热难熬。不久有人意识到,如果掌握好季节,山顶的夏天和冬天还是很舒服的。后 来有位港督自己在山顶疗养院旁边建起了一座别墅。虽然不是所有港督都喜欢,但从此以后,引来了不少富商来山顶建屋避暑 的兴趣。 殖民者为限制更多的人上山建屋,1887年曾制定法令,规定山顶区只保留给欧洲人使用,为了避免引起种族主义 嫌疑,法令措词是“山顶区并非欧洲人士专有,但只宜兴建欧洲风格的屋宇”。 山上盖屋,可是上山却成了问题。有钱人坐轿子,让苦力抬上去,有人步行或骑矮马,个别人以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 。1888年情况改变了。山顶缆车当年建成,它最早被称为“蒸气动力高坡缆道”。缆车运行在世界上最陡峭的道路(坡度 45度),穿过原始热带丛林,行程8分钟,让你惊讶不已。这时人们蜂拥来此建屋。 1889年的《香港电讯》报道说,山顶区“现在人口兴旺,到处都在建屋”。越来越多的重量级货物如燃煤、建筑 材料及食物需要运往山上,然而,当时香港中国苦力(有的仅6岁)是不准乘缆车的,所有的货物要从缆车旁边拉上山。 当时的汇丰银行总经理托马斯·杰弗逊在山顶办了一个“山顶邻居社交俱乐部”,很受欢迎。山顶有了警察局、教堂 和几家提供黄瓜三明治的酒店。山顶逐渐变成了有树木、有花园的高档山区别墅。根据1918年山顶保护法规定,由港督本 人决定什么人可以居住在这里,他们必须是上等的欧洲人士。孩子们的教师,即便是欧洲人士,也必须经过“山顶住户协会” 的“训练”,才能住进去。 人们渐渐明白了,在香港,人的社会地位与住处的高度成正比;社会底层人士栖满山脚下,中等阶级身居半山,上等 阶层坐拥山顶。一个239.5米高度的官方地图上的横断线将“山顶阶层”与“山下阶层”分了开来。历史学者詹·莫里斯 发现当时有人写的一首诗:“迁往山顶之前,玛狄达是那么的渺小和谦卑;而今她尖刻的笑意,刺痛了宝云道的朋友。”(注 :宝云道位于山顶区线以下200米) 1966年6月,一场山洪冲毁了山路,“山顶阶级”曾一度被困在山上,山顶缆道成了通往山顶的惟一“文明之路 ”。从那时起,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开始逐步瓦解。 而科技的发展是让山顶区失去吸引力的真正原因。到了上世纪70年代,香港很多人家都已经习惯使用空调和抽湿机 。顷刻间,交通方便地带的一间单元房其舒适程度甚至超过了山顶的豪宅。物业升值最快的是下层阶级的房屋,苦力阶层终于 也有可能过上惬意的生活。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