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未成年人的"反社会人格"倾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15:14 新华网 | |||||||||
据报道,一位网名叫"嗷嗷疯女孩"的12岁小女孩,谎称自己19岁,在40余天里,先后与8名男性网友自愿发 生性关系,她甚至说:"做爱"是自己的爱好 在心理学上有反社会人格的说法,是指具有这种"障碍性人格"的个体,其智能、认识或推理能力方面不存在障碍, 亦无妄想或幻觉,但行为经常会随着本能欲望、兴趣嗜好、性情脾气等方面的异常改变而具有悖德离社会规范的倾向,且在损 害社会和他人之后没
黄勇,连夺17条人命;杨新海,杀害67人强奸23人。他们非疯非颠,却如此残忍无情,据有关专家分析,就是 因为具有明显的反社会人格。在笔者看来,马加爵也具有反社会人格,这是他杀人的深层次原因,而"作弊风波"只是在"特 定的时间、特别的地点"点燃了导火线。对于他们3人,笔者注意到一个事实:杨新海,1970年出生;黄勇,1974年 出生;马加爵,大四学生,他们都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是,反社会人格并非人到成年才会有,笔者发现,在一些未成年 人身上表现出来反社会人格倾向也非常明显,"嗷嗷疯女孩"就是。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未成年人暴力、色情犯罪呈 迅速上升趋势,因此未成年人的反社会人格倾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根据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来看,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双亲离异,学校管束 无力和歧视,恶劣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等。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 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就像"嗷嗷疯女孩" ,4岁时父母离异,之后她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再也没见到母亲的身影,父亲也到南方做生意,一年半载难得回家一次, 难怪她说自己"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在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找到"家"的感觉。假如幸福地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与 疼爱之中,12岁的她还会成为"嗷嗷疯女孩"吗?因此,父母的关爱是避免未成年人出现反社会人格倾向的关键所在。 其实,一个人人格形成的过程,是社会向人内化和人向社会外化的双向过程。但是,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由于其行为 能力的限制,被动接受能力明显强于主动创造能力,因此社会向人内化作用比人向社会外化作用对他们的影响要大的多。可以 说,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未成年大多处于生长期,可塑性强,因而外界影响的 好坏对他们至关重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是避免未成年人出现反社会人格倾向的重要原因。如果教育引 导不当,叛逆思想就有可能被扭曲成具有攻击性和伤害力的反社会人格,从而危害社会。这是一个必须审慎对待、认真解决的 问题。(刘冬吉) 相关专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