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为6000多万残疾人建立生活保障制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6日21:51 新华网 | |||||||||
新华网济南5月16日电(记者 温闽)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管是出身于什么家庭,在中国,只要这位公民是一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那么他的生活就不会有太多的担心。因为,他们可以通过遍布全国各地的残疾人联合会,享受实实在在的生活保障制度。 中国共有残疾人6000多万,他们普遍能够享受城市“低保”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残疾人保障金,是在残疾人享受城市“低保”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另外享有的生活补贴。在山东省青岛市,42岁的王宝萍是个先天性发育不全的残疾人,丈夫失业,孩子13岁,家庭生活一度十分困难。但是,现在她可以每月享受低保收入790元,每月100元的残疾人补贴,再加上逢年过节的政府慰问,比如,今年春节,青岛市残疾人联合会送来慰问金500元,民政部门送来春节补贴全家每人100元,这样,一年的生活就可以继续下去了。 对残疾学生,中国各地政府普遍实行了教育优先救助制度。济南市残疾人联合会规定:对贫困残疾学生或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进行生活救助与奖励,对接受义务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每年分别给予200元、600元、2000元的现金救助,贫困残疾研究生则每年可以获得政府救助金3000元人民币。 重大疾病、自然灾害与意外伤害,曾经是残疾人最害怕面临的几大问题,过去也确实有些贫困残疾人因此而陷入“因残致贫、因贫更残”的恶性循环。但是现在,全国各地政府部门对此全部实施了相应的救助制度。一般情况下,凡是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在本年内发生的重大疾病(如心肌梗塞、开颅手术、心脏手术、截肢手术、高血压造成的脑血管意外、各类恶性肿瘤等九大类近五十种),无论医药费多少,均可以申请救助;不在重大疾病范围内的,且本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累计医疗费超过1万元的,也可以申请救助。 帮助残疾人就业,是中国政府确保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对此的指导思想是:贯彻执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加大残疾人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社区就业力度,依托各级残疾人联合会网络,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实现充分就业。 “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相辅相成,使残疾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生活难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官员张颖说,“事实上,除了这些基本的措施以外,还有更多的专题救助办法,如为残疾人免费举办就业培训、为残疾人建立求助呼叫网络、为残疾人实施安居工程、为他们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来自社会的捐助等等。这些措施表明,只要有党和政府在,残疾人就可以享受来自全社会的关爱。” 相关专题:第十四全国助残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