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查抄华商尚未“结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16:31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 |||||||||
4月19日,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积极干预交涉下,俄警方撤出了位于莫斯科大环公路旁的“埃米拉”市场,然而,两个月前强行拉走的中国商人的货物,至发稿之日尚未归还。 今年2月10日,俄警方突然闯进埃米拉市场办公室,要求在场的华商出具身份证和仓储货物证明文件。两天后,30多名荷枪实弹的警察领着搬运工和载重货车,以打击走私为名,
给“民贸”发展蒙上阴影 10余年来,中俄贸易按“不成文”法,区分为“大贸”和“民贸”两块。“大贸”指双方大企业之间的交往,“民贸”则指双方中小业主的跨境贸易。中俄在政治,外交方面确立了平等合作关系,但在经贸合作领域,双方互有歧见与隔阂。在“大贸”领域,中方买主认为,俄罗斯对中国的发展怀有疑虑和戒备,出售给中国的产品不够“尖端”,且价格越抬越高;俄方大企业则认为,中方更倾向于同西方搞项目合作,购买西方技术和产品,采购俄军品只是出于无奈。 中俄双方早已意识到这种“政治热、经济冷”的局面应该改变。1994年两国政府就提出到上世纪末双边贸易额达到200亿美元的目标,但到2000年,中俄贸易额才开始走出低谷,2002年达到近120亿美元,2003年157亿美元,俄方仍保持高比例顺差。这一数字同中美、中日、中欧、中韩、中国和东南亚贸易额相比,连“望其项背”都还谈不上。俄方对中出口主要靠军品和初级原材料、化工产品支撑,由于未能克服对中国持续发展的防范心态,同时中国采购来源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中俄军品贸易非常可能后继乏力,能源合作项目本应成为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源泉,但同样的原因使“安大线”搁浅,仅靠铁路运输保持增长十分可疑,如果双方运力和口岸接货能力有限,此项表态也可能属于“空头”承诺。 大力发展“民贸”本应成为强有力的补充,但是“埃米拉事件”的突然爆发,显然给“民贸”的未来发展蒙上厚重的阴影。 中俄贸易“不平凡”的历史 中俄“民贸”走过的道路是复杂的。1991年苏联解体后,首批开展的是大面积无序状态的“民贸”,以手提肩扛的“倒爷”为主。当时俄罗斯市场上民用品奇缺,双方的“倒爷”均为小商小贩。中方小厂、小作坊各行其道,为“倒爷”们提供廉价商品。他们大多数人追逐利润是不择手段的,致使假冒伪劣商品充斥俄罗斯街头,败坏了中国商品的信誉。但是此景不长。 接着出现的是以“跨国直销”进行贸易的中小业主,较有实力,构成中俄民贸的主力军。所谓“跨国直销”,是指货主须在中国境内正式办理货物出关手续,以空运、海运、陆运方式直接运至俄罗斯境内或批发或零售,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包机包税”、“包车包税”、“包船包税”、“包(货)柜包税”。至于通关,则由俄海关正式委托的数目繁多的俄中介公司代办税费手续,从在中国购货到在俄罗斯指定地点接货形成“一条龙”服务线。由于中介公司要收取可观的代办费,并给海关“提成”作为“创收奖金”,就造成了俄国家税收一定程度的流失。因此,这种通关方式通常被称作“灰色清关”或’灰色通关“。 俄方企业主或商贩在中国境内采购货物,经这些中介公司通关是毫无风险可言的———他们在其本国人熟、关节通,货物进入俄境后可以立即“消失”,但对中国业主而言,如此通关却属高风险经营。须知,俄警方同样也想从“灰色清关”中分得“一杯羹”。中国业主的货物运到后,首先须要搁置一段时间方能脱手:“仓储”、“趸发”或零售是免不了的,也使俄警方随时有机会下手查抄。仅莫斯科就有类似“埃米拉”的大市场多处,聚集的中国商品主要是“灰色清关”货物。以往多年,几乎每年都要发生多次查抄。据记载,1998年莫斯科的“扩东”、“兵营”两楼里货物尽被查抄,以后每年都重复出现,且有变本加厉之势。2000至2001两年间,查抄华商货物上百起。价值上亿美元。被查抄的货物都是有去无回,下落不明。 这次“埃米拉”事件的特点有二:一是借俄刚刚公布新《海关法典》尚未落实之机,大捞一把,查抄规模较大;二是中国外交部、使馆一改往常的含糊暧昧、软弱无力的态度,史无前例地视华商利益“无小事”,介入力度空前加强,这无疑大长了中国公民的信心。由于此次事件造成的影响既大且广,估计俄警方“独吞猎物”的可能性已不是很大,但如数返还华商也不大可能,有可能“名正言顺”地落入俄国库,至少是提出这种要求作为谈判筹码。 俄海关“压关”现象普遍 “跨国直销”是中俄民贸历史形成的特殊产物,本质上是双方各有所需的不正规的交易方式。1995年以前,“包机包税”业务由民航公司一家独揽,海关乃至国家无利润可言,俄当局曾一度发现这一“漏洞”,认为国家吃了大亏,于是在当年查处了海关和最初从事“包机包税”的民航公司。但仅时隔半年,由于俄市场呈现商品紧张短缺,俄当局又不得不允许海关会同运输部门研究进口商品便利通关办法。结果是,通关货物可以经由中介公司代办报关任务,一时间,中介报关公司如潮水般涌现。开始时海关和中介公司还较为正规,但是不久一切重又漏洞百出。 俄海关从苏联解体时的4000人骤升至今日的70000人,人员数量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但队伍人员鱼龙混杂,加之法规繁琐,政策随意性极强,税种无可操作性,办事效率拖拉扯皮,“卡”、“拿”、“要”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必须层层行贿。且“压关”现象普遍,冬季服装可能夏季过货,食品压至保质期失效决不罕见。去年俄颁布了新的《海关法典》,《海关法典》不失为一部好法典,但落实下来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灰色清关”恐怕还一时难以根绝。 两国高层关注中俄“民贸” 如何使中俄民贸逐步走上正轨,也是两国高层领导非常关心的问题。2003年5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与俄总统签署的《联合声明》第三条规定:“加强两国在经贸领域的法律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使贸易制度符合国际标准;加强两国边境和地方间合作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2003年9月24日两国总理签署的《中俄总理第八次定期会晤公报》第四条的规定更加具体:“规范非正规贸易,尽快启动中俄规范贸易秩序联合工作组。” 继2003年9月两国总理一致同意尽快启动“规范贸易联合工作组”之后,此次“埃米拉”事件促使中方再次敦促立即启动这一机制。不过在国人看来,“联合工作组”毕竟远水不解近渴,俄方还是首先早日归还查抄货物,为日后“工作组机制”营造良好氛围,才是上策。 最后要澄清的是,俄《新闻时报》称,中俄“倒爷”贸易额每年达100亿美元,则属妄测无稽之谈。试想,“跨国直销”货物一般都是衣物鞋帽之类低值商品,要运去多少东西才能达到百亿美元之巨? 再如双方人员往来问题。俄媒体称,无数中国商人赴俄“淘金”,此外还有50至200万“非法移民”匿居俄境内,致使俄财富无端流失。有报道甚至说有200至800万人,“在西伯利亚原始森林中藏匿1000万人不成问题”。但据双方海关统计数字,2002年俄方来华旅游经商等人员达127万人次,中方赴俄近69万人次;2003年俄方来华人数为138万人次,中方赴俄人次为66万。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近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据俄官方统计,在俄长期居住经商、留学等中国公民总数不超过15至20万人。俄近期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俄定居的中国公民只有3.5万人。“说中国政府‘鼓励’向俄移民,甚至‘非法移民’,纯粹是无稽之谈。”可见,所谓中国“非法移民”问题,其实是俄罗斯媒体和一些学者多年来的炒作。(据《凤凰周刊》) 相关专题:关注海外中国公民安全和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