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公司遭敏感处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1日15:38 青年参考 | |||||||||
违反导弹技术出口条例 商务部的处罚有两方面意图,一是给国内企业提个醒,别为了出口忽视国家法规;另外就是告诉美国人,中国反对武 器扩散的决心。 本报记者王冲发自北京
5月26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一则消息引发了境外媒体的关注—— 商务部最近依法决定对中国江苏的一家从事外经贸业务的公司和山东一家从事化工业的公司分别处以数百万元的罚款 ,这两家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的有关规定,商务部依法做出了上述行政处罚决 定。 这则短短的新闻稿,隐含了导弹、出口、管制等关键词,虽然没有提到美国,但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对2003年 7月美国制裁中国公司做出的反应,表明中国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的不懈努力。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和反对恐怖主义,并已在核、生、化、导领 域颁布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法规,2004年1月1日,商务部和海关联合颁布的《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暂行管理办法》 和《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目录》已正式施行。相关企业在从事对外经贸业务时,一定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 有关防扩散出口管制政策规定,加强自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也应避免违规出口损害自身利益。 谁被罚?罚了多少? 这份新闻稿非常简短,点出了所处罚公司的省份,却留了“面子”,没提具体的公司名称;说明了罚款几百万这件事 ,但具体数目没有提及。 《青年参考》就此和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联系,但未获知更具体的内容,因为此事“十分敏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 的研究人员告诉《青年参考》,处罚有两方面意图,一是给国内企业提个醒,别为了出口忽视国家法规;另外就是告诉美国人 ,中国反对武器扩散的决心。他同时强调,从国家利益考虑,中国一直反对扩散,并采取行动,但也有个别企业为了利益“冒 险”,相应的惩罚是需要的。 一位研究武器扩散问题多年的专家说,商务部因为中国公司违反规定进行处罚,是正常的民事行为。而企业很可能是 不清楚某些法律法规导致犯下错误。 相关企业 不向伊朗卖东西 商务部新闻稿中提到的山东的一家从事化工的企业,美国曾在2003年7月3日宣布制裁山东的一家化工厂,会不 会是同一家企业呢? 6月28日,记者以客户的身份打通了该厂国际业务部的电话,询问关于被罚款的事情,对方说“没这事,我们从来 没有收到任何罚款通知。” 通过查阅该厂的网站,记者得知它的产品包括离心机、石墨等。而2004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敏感物项和技术 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中,包括离心机和核级石墨(纯度高于百万分之五硼当量、密度大于1.50g/cm3的石墨)。 记者再次以客户身份打通该业务部的电话,询问出口离心机到国外的报价和规则,一位徐姓先生建议,出口这些产品 需要查阅相关规定,如果不清楚他可以帮着弄清相关政策和规定。 管制条例是把双刃剑 多年以来,中国根据本国的防扩散政策和出口管制实践,并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不断完善有关出口管制机制,加强 出口管制的立法工作。 1994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明确规定国家禁止或限制危害国家安全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货物 和技术的出口。此后,国家又相继颁布施行了一系列关于敏感物项的出口管制法规,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 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出口管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军品出口管理条例》。这些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规范我国有关出口管理、落实国家防扩散政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 利益、履行有关国际义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2年8月22日,国务院总理朱基签发国务院第361号令,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 出口管制条例》。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彬先生告诉《青年参考》,防扩散是中国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目前,防扩散已 经是国际的共识,没有哪个国家表示反对防扩散。中国致力于防扩散首先有利于自身的安全,同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利益和世界 上各个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这么多清规戒律,企业也可能因为不了解政策而犯规。比如说,某个建筑装饰材料公司接到国外客户订单,要购买粒 度小于500微米的铝粉,用于调配涂料,粉刷供暖设备。尽管看起来这项贸易与导弹毫无关系,但按照《管制条例》,该建 筑装饰材料公司必须申报出口许可,并提供最终用户(国外客户)和最终用途(粉刷供暖设备)的说明以及外方的保证。这是 因为,颗粒微细的铝粉有可能被用作导弹燃料。 对此,商务部的做法是设立“许可证制度”。具体做法是,由出口商向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申请出口许可,申请中 须提供出口商对物项最终用途和最终用户的说明以及接受者对最终用途和最终用户的保证。出口商只要能保证其产品的最终用 途不被外国发展导弹,其出口贸易不会受到妨碍。 美国曾向中国企业施压 采访过程中,众多被采访对象的态度颇显得此事“敏感”,也许与这背后有美国的影子。对此,美联社的报道在第二 段就直奔主题: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中国承受着美国的压力。美国曾经以向伊朗、巴基斯坦和其他国家转移导 弹技术为借口,制裁几家中国公司。 制裁发生在2003年7月3日。当时,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政府依2000伊朗不扩散法案的规定,对五家从事 向伊朗出口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设备和技术活动的中国公司和一家朝鲜公司实施贸易制裁。 美国国务院在《联邦政府纪事》文件中的制裁措施公告指出,美国政府认定这些公司的活动违反2000伊朗不扩散 法案的规定,向伊朗转移可以协助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设备或技术,因此决定对这些公司实施制裁措施。但是文件中并没 有说明这些公司出口的具体项目是什么。 2003年7月4日,美联社记者采访了因涉嫌向伊朗出售武器技术而被美国制裁的中国公司。淄博化工设备厂的发 言人说,该公司卖给伊朗的“只是最普通的化工厂和制药厂工业设备”。但她表示,该公司已决定全面终止对伊朗出口,把业 务转向印度和韩国。徐女士表示:“伊朗曾经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大市场,制裁对我们的生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的发言人余国庆(音)拒绝就美方的制裁和公司与伊朗的生意往来发表评论。他说:“中国 政府会代表我们这几家中国公司做出反应。两个国家都会受到影响。” 江苏溧阳云龙化工设备集团公司的发言人苗正平(音)表示,两年前该公司第一次受到制裁后就已停止对伊朗出口。 他说:“我们的出口都是经过批准的,根本没有违规,但考虑到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停止了出口。” 泰安特高经贸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说,他们目前跟伊朗没有任何生意上的来往。美国国务院在制裁声明中称这家公司 为泰安市外贸总公司,但公司两年前就已改名。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