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氟病改水工程“水分”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3日17:43 CCTV《共同关注》 | |||||||||
工程地 很多村民身受氟水之害 水中化学元素“氟”的含量超标,是导致地方病“氟斑牙”、“氟骨症”发生的重要原因。甘肃省的张掖市就是地方氟病的高发区,当地受害人数达8万人左右, 从2000年开始,国家加大了西部地区疾病控制预防力度,先后向这里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通过打深水井,降低水中氟含量,建设病改工程,以控制氟病的发生,然而,就是这项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的病改工程在当地却变成了一个造假工程。
地处河西走廊上的甘肃省张掖市,常年干旱少雨。在这个水资源原本就紧缺的城市里,居民饮用水中化学元素“氟”的含量,却比国家规定的标准高出了几倍。许多人因为得了氟骨症而失去了劳动能力,有的甚至只能低头走路,不能抬头看天。70年代末,国家在病区兴建改水工程,饱受氟病之苦的人们才喝上了符合国家饮用标准的水,氟病也逐渐得到了控制。然而,2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大多数工程已经到了使用年限,从2000年起,国家再次拨款2000多万元,支持当地氟病改水工程。但是,在氟病高发的三闸镇新建村,这项病改工程并没有像村民们期望的那样给他们带来实惠。 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村民1:前年来水塔补修了,井就没动。 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村民2:这个井又没有动,就是把那个外表维修了一下,其它的没动,井还是原来的。 村民说,2002年7月份,进行改水工程的工程队终于来了,水塔很快就修好了,院墙也围了起来,但却迟迟不见钻井的架子搭起来,直到工程队离开村子,村民们才知道他们所期盼的重新打眼水井的希望化做了泡影。 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水管员赵进福:按照我们去年的希望,群众打井的地方都已经定了,后来井又不打了,然后又变成维修。我们希望的就是应该说国家把钱给了,有这么好的机会,重打上一眼井,重建一个水塔,那就多好,可是这就没有实现。 记者:为什么不去问问呢? 赵进福:我们到哪里去问呢? 新建村是氟病高发区,至今还有3个失去劳动能力的重度氟骨症患者,至于患氟斑牙、腰疼腿疼的村民更不在少数。氟病改水工程可以说是关系着全村600口人生存的大事儿,有关部门怎么会如此草率呢? 张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积英:我们张掖市的五县一区的改水工作总共立项改水37项,截止目前,已经完成了37项,完成率达百分之百,受益人口达近9万人。 记者:这个项目具体实施过程您了解吗? 李积英:这个项目我基本上是了解的,因为这个项目的实施工作是由水务部门他们具体实施,我们卫生部门是对如何改好水进行监督检查。 李主任说,氟病改水项目建设过程中,卫生部门一直对项目进行跟踪监督,这些新建项目绝对不会有问题。新建村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记者采访不实。他让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跟随记者一起再次到新建村核实一下。果不其然,卫生部门的人一出现,事情马上发生了变化。 张掖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延才:原来这个井是100米,现在打到200米。 记者:打了没有? 新建村水管员赵进福:打了,现在是200米。 记者:那这个井也算是新打的了?原来的井又挖深了? 赵进福:啊,就是,不然的话,要搞个新的话,花钱就比这个多了,10元钱就下不来。再一个,这水塔是现成的水塔,你再把井打到别的地,一个是不方便,再一个是投资太大,它原来的井再往深处打,地下水深了以后,它这个水氟含量就(达标)了。 按照这位韩主任的说法,新建村的水井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加深了100米,这样做既符合工程标准,又节约资金,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事情果然像韩主任说的那样吗?新建村这位水管员前后的说法为什么又变了样?为了解开这些疑问,在避开卫生部门的人员后,记者再次采访了新建村的水管员赵进福。 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水管员赵进福:打井队真是没有来。 记者:那你说井又加深了100米? 赵进福:200米我们这(井)是。 记者:你说又加深了100米? 赵进福:没有,就是200米,我们这井本来就是200米,现在还是200米。 记者:那你又说,为什么说又加了100米? 赵进福:他们(地方病防止领导小组)的人]让我说的,我也不清楚。 记者:他怎么说? 赵进福:他说这个井应该就是打的新井,我们也搞不清楚。 本来没有动过的井,在韩主任的嘴里转眼间就增加了100米。那么,卫生部门为什么要把一个稍加改造的工程,说成是新建工程呢?他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 记者:这个项目当时是改造的还是新建的? 张掖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延才:这个项目,有些,有些项目。像有些,你这个不要上(电视),新建的还是改造的水利部门清楚。 记者:我看文件上面不是让咱们监督吗?工程前,工程后,工程中间…… 韩延才:文件是这个啥,这个不要上镜头了,啊,因为有些情况我们和水利上是脱钩的了。 在确认记者关了摄象机以后,韩主任说卫生部门也只是负责检测整个工程的水氟含量是不是符合标准,至于工程到底是新建的还是改建的,他并不清楚。负责工程监督的卫生部门竟然不知道真实情况,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意外。那么,负责工程建设的水利部门又会如何解释呢? 记者:(张掖市)病改水项目国家一共投资多少钱? 张掖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吕伯生:整个资金是3632万元,氟病改水,37项氟病改水(项目)的投资,其中国家投入2215万,其它1417万属于地方配套资金。 记者:是新建项目吗? 吕伯生:都是新建项目,现在项目已经全部完成了,对于氟病改水(项目)来说已经全部完成了。 记者:这些项目进展和完成情况您知道吗? 吕伯生:这个我们知道,因为我们每年都要到下去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 记者:有没有这种情况,你这是保证质量,要是把钱给他了,他没建这个工程,会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吕伯生:这个不会。 吕工程师说,因为每一个项目都是牵涉到病区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大事,水务局丝毫不敢懈怠,每一项工程都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的。现在所有的工程都顺利通过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验收,有的还是优质工程。为了让记者领略一下他们的优良工程,吕工程师还主动打电话找来了氟改水项目的施工单位负责人,陪同记者一起到项目区看一看,记者趁机向他了解了新建村的相关问题。 张掖市甘州区水务局人饮项目办公室建设组组长何江海:新建村的井,那个井是,我看都是新打的井,新建的水塔,项目要求是新建的。 记者:新建村的水塔也是新建的? 何江海:新建的,水井是没动,井是没动。 记者:那为什么(上报表)上是新建的呢? 何江海:这个事情咋说,因为按原来的设计要求是新建的,但是在实施过程当中,就是说那个井可以利用,那个井就作为供水的水源留下来了,利用上了。但是它新建项目和改造项目应该是不一样的,国家投入也是不一样,他们新建村的井,仅仅就那个水源机井我们利用上了,它那个水源机井的水质合格嘛。这所有建设项目的水质,全部经过防疫部门化验的。 这位负责人虽然承认新建村这口井没有动,但是他说这个井的水质通过卫生部门检测是合格的。 那么,一口根本就没有动过的井是如何通过了卫生防疫部门的检测呢?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科长王希明:验收的时我们没有参加,(水质化验)我们反正都做了,咋说呢,因为这,实话实说吧,验收时候我们没有参加。 记者:验收时候为什么没参加?但是我看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水利厅和甘肃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528号文件里说,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前和竣工后,以及竣工后使用半年最少检测3次水质,这个你们检测了吗? 王希明:这个是人家(水务局)给我送水,送水样。 记者:检测了吗? 王希明:检测了。 记者:什么时间检测的 负责人:应当说从2002年开始就有了 记者:工程前? 王希明:我现在也说不上是工程前还是工程后,因为我们当时这个事情没参与,他们只是把样品拿来让我们测,出具检测报告单。我们知道这是改水工程的,至于这个,没有去,没有到现场采水,都是各县水务局采了(水样)送过来的。 主持人:该打的井,水利部门没有打,旧工程摇身一变成了新建工程;该做的检测,卫生部门没有到现场取水样,检测就顺利达标了。一件事关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大事,在甘肃省张掖市的一些部门看来似乎却是可有可无。如今这一工程已经通过验收1年多了,可当地的群众并不知道他们吃的水是不是符合国家标准。 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水管员赵进福:他们防疫站的的人说化验是合格的,我们又不见它这个东西,谁知道合格不合格,我们也说不上。 因为不知道自己吃的水是不是达标,又眼见着过去的氟病患者的痛苦生活,村民们都非常担心。 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村民:我蛮担心我们这岁数了,以后小的咋弄哩。现在的年轻人,有些都出现(氟病)了,也腿疼了,也出现腿疼了,像那年轻人腿疼,路都走不成了。 记者:小孩呢?像上学的小孩呢? 村民:小孩,有的娃娃也有腿疼了,你还问哩,刘老根家的娃娃,十几岁那娃就疼得就得拄个棍。 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卫生部门已经采集了水样,准备对水中的氟含量进行检测,但是直到节目播出,我们也没有接到来自张掖方面的检测报告。据了解,张掖市氟改水项目仅在甘州区就有8个工程,总投资500多万元,水利部门内部的知情者说,实际用到项目本身的钱是很少一部分。像距离新建村不远的高寨村,水利部门投资不过几万远,却上报六、七十万元。 记者:这个井什么时候建的? 张掖市甘州区水务局人饮办公室工程建设组组长何江海:井是2002年7月份打的。 记者:一共投资了多少钱? 何江海:这个总共投资是,这项工程总共投资大概是,我记得好像是,大约是70万。 记者:那这个钱都到位了吗? 何江海:都到位了,全部都到位了。 记者:施工队什么时候进驻的? 何江海:2002年7月。 记者:村民说没见过施工队来。 何江海:那不可能吧,这工程都在这放着。 记者:这个井有多少米? 何江海:这个140米,140米。 何组长说,当时他亲自带队在这建的工程,绝对不会有问题,就在记者准备离开时,迎面碰上了这个村的支部书记,支部书记的一席话再次引起了记者的怀疑。 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高寨村党支部书记吴克跃:原来我们这是氟病区,原来我们主要是修水塔,修起来以后,它井的深度不够,深度不够又进行了改造,井又往深处打了160米,原来100米,所以说达到了氟病改水的标准。 负责工程建设的何组长说水井是新打的,而村支部书记说水井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深了60米,记者不禁感到奇怪,难道一个氟改水工程打了两眼井?最后还是原来的村主任给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 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高寨村原村主任陆天万:这井是我们原来打下的,搞的时候算是我们自筹资金吧,每个人280块钱。打了100米深的井,2002年解困工程把花池子、地坪、大门围墙都修了,井又加了60米。 记者:没有,图上我看标的160米。 陆天万:井已经打了很长时间了,加的话没办法再加,实话实说,就这个情况。 高寨村的老村主任陆天万说,高寨村的氟改水工程建于1998年,当时是每个村民集资280元修起来的,2002年,区水务局又给了6、3万元修了院墙和地坪。然而,就是这个水务局 仅仅投资6万多元的氟改水工程,出现在水务局的账上却变成了67、7万。 甘州区水务局人饮办公室工程建设组组长何江海:据我们调查,这个井是存在问题的,这个井是村民…… 记者:原来的老井没有动? 何江海:不可能,不可能,我们都是按要求规范进行的,绝对不可能,不可能…… 也许记者没有让这位何组长和知情者当面对质,他始终不承认工程存在问题,记者只好把他带到我们前一天我们曾经调查过的一个项目区。 记者:这井什么时候打的呢? 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韩家墩村水管员李菊花:这井今年打了14年了,14年了,房子都是那年盖的,房子是盖了十几年了,重新补修了,这都是维修的。 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韩家墩村村民:光维修了那个水塔。 记者:维修了。 村民:修了修。 记者:井呢? 村民:八几年打起就没动。 记者:水管呢,水管换了吗? 村民:水管再没换。 记者:就是地下埋这个? 村民:没有,没有,那没换。 据村民说,韩家墩村的饮水工程1988年就建成了,2002年被列为氟病改水新建项目,但是水利局只是给建了院墙,修了水塔.上报资金竟然达到了54万元。 记者:这个工程也是你们建的吧? 甘州区水务局人饮办公室工程建设组组长何江海:也是我们建的。 记者:这个什么时候? 何江海:这也是2002年,跟刚才高寨村那个是同一批下达计划的,井是新打的,井也是新打的。 记者:这个水塔呢? 何江海:水塔是新修的,这都是经过工程验收的,经过通过市上省上工程验收的。 记者:昨天在这儿看这个看井的老大娘说,这井14年来就没动过,村民也说。水塔这么高,要是新建的,村民能不知道吗? 何江海:肯定是2002年建的。 记者:如果是2002年建的话,这个工程应该是非常庞大的,在这个农村来说,应该是这个村的村民应该看到。 何江海:那可能是,这个咋说呢,我也搞不清楚,这是村民说谎,那我就说不清了,这个事情我就说不清了。 记者:大爷,这井是什么时候打的? 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韩家墩村原支书:1988年,1987年。 记者:井是1987年打的,水塔呢? 原支书:水塔是1988年修的。 记者:1988年,不是2002年建的吗?是不是前年建的? 原支书:不是前年,那是搞维修的。 记者:那你们村上的书记呢? 原支书:原来这个井就是我当书记时修的。 记者:您是老书记? 原支书:啊,就是原来我当书记时修的。 记者:你在这儿看井呢? 原支书:我看井,(前年)维修了。 记者:井打了没有? 原支书:井也是(1987年)打的。 记者:哦,2002年打的是旁边的那个井,饮水工程,像这个氟改水的工程就这一个,还有井没有了? 原支书:就这一个。 记者:你不是说当时你在这建的吗? 原支书:哎呀,这咋说呢。 记者:这个工程投资多少? 原支书:这个工程总共投资大概54万,总共 54万。 记者:钱也到位了? 原支书:钱也到位了。 记者:那你负责建的工程呢?那工程建哪儿了? 原支书:这个工程啊,这个我不好说。 事情到了这一步,何组长觉得实在无法再和记者周旋下去,只好说出了实情,从何组长提供的资料上可以看出,甘州区的8个氟改水项目经上级批准后,在具体操作时,其中的6个都做了调整,实际用到这6个项目上的国家拨款还不到三分之一。当记者问何组长政府为什么要做这些调整时,何组长说只有政府的领导能回答这个问题。第二天,记者来到甘州区政府,分管氟病水项目的副区长出差去了外地,甘州区人饮办公室副主任陈玉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这个氟改水项目的资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专项资金? 张掖市甘州区人饮办公室副主任陈玉明:是专项资金。 记者:专项资金是不是应该专款专用? 陈玉明:就是专款专用。 记者:调整了以后还算不算专款专用? 陈玉明:调整了以后专款专用,我们没有用到别的方面。 记者:你认为这样调整违反有关规定吗? 陈玉明:我认为这样调整也是符合我们当地实际情况的。 主持人:我不知道当地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不过我们可以做一个推测。那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病区的氟改水工程需要建设,那么把需要建设的专项资金用到别处,显然是不恰当的。另一种情况是,病区原来的氟改水工程确实是符合标准的,没有必要重新建设。那么,利用本已合格的工程套取国家专项资金,性质就更加恶劣。更让人感到可笑的是,这些子虚乌有的新建工程,竟然一级一级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验收,甚至还是优质工程。看来,对这批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是该查一查了。对于有关部门欺上瞒下的作风也该整顿一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