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合力开创商代历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09:21 郑州晚报 | |||||||||
晚报记者 张锡磊 实习生 陈松/文 陈平生 在郑州历史舞台的上,起到重大作用的既有有土生土长的郑州人,也有曾经在郑州生活和奋斗过“外地人”。在商代,开国君王成汤和开国宰相伊尹是这个舞台上最出色的角色的两个角色。
成汤:一个伟大的开国之君 “先礼后兵”灭葛国 说起商朝的政治家就不能不提到开国之君商王成汤。虽然他不是“本地人”,但在灭夏以后把商朝的都城定在了郑州,所以,郑州3600年灿烂历史的第一功应该记在他的头上。成汤不仅拥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而且相当的精明和睿智。 夏朝的残暴统治早已引起人们不满,成汤也做好了灭夏的准备,但是第一个障碍就是在商族和夏都之间的葛国。葛国是夏的忠实属国,为了做到有理有据,成汤派了很多人到葛国去侦察,什么借口也没有找到,只是发现:葛国的国君葛伯是个很小气的人,不喜欢祭祀,因为祭祀一次需要很多的牛羊和粮食,他舍不得。于是成汤就派出外交官向葛国交涉:“你们国家为什么一直都不祭祀,再这样下去的话,上帝会怪罪我们的。如果降罪给我们怎么办?”葛伯一边啃着羊腿一边说:“我们这里根本就没养牛羊,即使好不容易弄到几只,还不够我自己吃呢!我拿什么来祭祀呀?” 使者回去报告了成汤,祭祀上帝要求的都是纯色的牛羊等家畜,对葛国那样的国家来说确实有点难度。于是成汤就派人给葛国送去很多牛羊,让葛伯祭祀。结果葛伯把送去的牛羊都吃到了自己的肚子里,还是没有祭祀。“你们怎么还没有祭祀呀?”成汤又派人催促葛伯。葛伯回答说:“我们也不是不知道祭祀的重要性,但是,祭祀不光需要牛羊,还要有酒和粮食一类的东西。今年我们这里大旱,根本就产不出祭祀需要的粮食。”于是,成汤就派一批人去帮助葛国种地,为了减轻葛国的负担,他还派小孩和老人给种地的人送饭。但是葛国的人觉得种庄稼太慢了,于是他们就抢了商朝人送去的饭,并打死了几个送饭的孩子。这种暴行激起商族人的愤慨,他们一致要求为死者报仇。成汤发现征伐葛国的时机成熟了,就联合其他的国家,发动了一场战争,成功的把葛国给灭掉了。 在表面看来,成汤给葛国送去牛羊和帮助葛国种地的这种行为,是他敬畏“上帝”或者说是乐于助人,其实都是为了寻找战争借口而做给其他国家看的,足见其聪明和睿智。成汤灭了葛国,走出了灭夏的第一步。 打猎时对动物“网开一面” 成汤不仅聪明睿智,而且非常善良。有一次成汤到外面游玩,见到了族人们把整片林子用罗网包围起来,网孔大小正好能钻进鸟的头,鸟脖子的羽毛一旦卡进去,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好被人摘下来活捉。当有成群迁徙的鸟路过时,一次甚至能网到几百只。猎人们把网围好,一共四面,密不透风,想把林中的鸟赶尽杀绝。 在捕猎之前,他们向上天祈祷说,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禽兽都投到我的网里面来吧。成汤见了,感叹地说,猎人这样布下“天罗地网”,不只是手段残忍,而且这样下去,禽兽肯定会绝种的,有违上天的好生之德呀。于是就命人除掉三面猎网,只留一面,并改祈祷词为:愿意向左的,向左逃;愿意向右的,快向右逃;愿意向上飞的,快点向上飞吧;愿意不逃的,就向下逃;只有命里注定要死的,才到我网中来。 在当时人眼中,成汤是值得歌颂和赞美的。因为人民为生活所迫,不能不捕猎,但是又不能赶尽杀绝,因此倡导四面网去掉三面,祝愿“命该绝”的禽兽才入网中,用这种方法教化世人,不可随便残杀生命,以减少罪孽,用心良苦。“网开一面”这个成语也是从这里面来的。 夏的最后一个王是履癸,即大名鼎鼎的暴君夏桀。他穷尽百姓的财力物力人力以供自己淫乐,遭到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这个时候成汤觉得伐夏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就对族人说,天下的万民呀,你们听着:只有皇天上帝是全心全意的爱护世人,过去蚩尤扰乱百姓,上帝就命令黄帝将他灭掉,今天夏桀肆虐,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就向上天祷告,上帝感觉到了,就要求我们同心,灭了夏桀;上天对万民都是公正的,有赏有罚,你们要记住,不可违背上天的意愿;但愿你们万民的罪都由我一个来承担,我一个人的罪不会殃及你们万民。 成汤先后经过几次较大的战争,使夏桀的王都处于孤立状态。在最后一战中,夏桀战败,但是成汤并没有赶尽杀绝,故意放他逃走。最后,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附近),最终死在那里,这是成汤“网开一面”的又一次实践。 制定众多刑罚维护统治 成汤取代夏朝后建都郑州商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它制定了《汤刑》来维护国家的秩序。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来看,成汤时期确实已经有了成文的法规,而且种类繁多。《吕氏春秋》说商朝有“刑三百”,可见当时的刑罚条目已经逐渐完备。 郑州大学李民教授分析说,商朝的刑罚主要分监、残、杀三种。 监就是将人囚禁。商朝在全国各地设了很多监狱,在监狱里面的囚犯都要戴上手枷等刑具。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男犯人,会把手枷戴在后面,使犯人双手背在后面;女犯人则把手枷戴在前面。 残是一种比较残酷的肉刑,主要就是残人的肢体。商代被处以残刑的奴隶很多,根据卜辞可知,每次受残刑的犯人有时候几个几十个,多的时候达到百人。这些人有的被锯断腿,有的被砍掉手,还有的被割掉手指、鼻子等。在商代的墓葬中,经常能够发现一些缺少一些器官的陪葬奴隶,他们中很多人都受过残刑。 对于商朝统治者来说,杀掉一个人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他们经常杀死犯人以示惩罚。他们杀人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一般有杀头、活埋、用水将人淹死、用火烧死等,这些还只是常用的手段。 其实,上述只是商朝成文的刑罚制度,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统治者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用任何方式处决犯人的。没有成文的还有一些酷刑,充分体现了统治者极其残忍的一面。其中以用酷刑闻名的有商的最后一个王纣,就是他发明了炮烙这种酷刑。他把中间是空的铜柱子架在炭火上,使铜柱子的温度不断上升直到烧红为止,然后命令有罪的人在上面爬行,最后烙得皮焦肉糊而死,或者掉入火中被活活烧死。 《殷本纪》记载,九侯是与西伯昌、鄂侯并称为纣王的“三公”,但是因为其女儿得罪了纣王,使纣王很恼怒。他不仅杀了九侯的女儿,九侯也因连坐受酷刑,被纣王剁成肉酱。还有记载说,鄂侯因为常常进谏而被纣王施以“脯”刑,就是将杀死的人晒成肉干。可见,当时还有把人剁成肉酱和将人杀死晒成肉干这样残忍的刑罚。 李民教授认为,商朝的刑罚对象一般是奴隶和平民阶层,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即使是王公贵族,也难免受刑罚之苦。虽然商朝的刑罚制度很不完善,完全操纵在统治者手里,但是它是刑罚制度的开端,在刑罚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官员等级森严 成汤建国后,为了奖励那些跟自己南征北战的诸侯和部下,建立了自己的官吏制度。据郑州大学李民教授说,商朝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是“内服”与“外服”的划分。 所谓的内服官就是在当时商都郑州任职的和由商王指派到各个诸侯国当驻地大使的官员。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商都郑州是商王自己能够直接控制的地区,商王亲自委派官吏对辖区内的各种事务进行管理,这些官吏和其他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一样,是“内服”官吏。内服官中职务最高的政务官,是为商王出谋划策的“相”,又称“阿”、“保”、“尹”,如成汤时期的伊尹、武丁时期的傅说等,他们都是商王重要的辅佐人物,常常为商王决定国家大事。王朝中所有仅次于相的高级官吏统称为卿士,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官名,而是对高级官吏的泛称。 另外,商朝还有“三公”这样的官职,但在成汤时期还没有设立,因为它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所以并不常设,是属于卿士之列。在卿士之下,还有很多掌管具体事物的官吏,如掌管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还有专门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掌管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等等。 在成汤灭夏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诸侯国跟随他并肩作战。建国后,成汤在商都郑州以外的地方,把全国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把王室诸子和其他贵族封为诸侯,他们就属于“外服”官。 这些外服的诸侯都要接受成汤的封号,成为商王朝的臣子。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班爵制度,甲骨文记载有侯、伯、子、男等爵位之分,规定了诸侯和贵族的等级和地位,是奴隶制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诸侯也是有可能成为商朝政权中的高级官吏,即成为内服官。《战国策》上说鬼侯、颚侯、周文王成了纣王的“三公”,即三个人都曾到中央做官,这是后话了。 各地的诸侯接受成汤的封号,也是要尽自己的义务的:诸侯必须对成汤表示臣服,并每年定期进贡大量的食物、珍宝;还要应成汤之召参加或者统领征伐、狩猎和其他力役;遵守商王朝的一切制度,维持封区内的安定和发展。 伊尹:一个伟大的开国丞相 他最初是个间谍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间谍就是伊尹。伊尹名挚,尹是官号,相传他出生在伊水,所以叫伊尹,但甲骨文单称“伊”,又名阿衡,是商朝的开国宰相。他为商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于伊尹如何成为成汤的丞相,有一种说法是成汤早有耳闻伊尹的贤能,就想把伊尹请来,可伊尹就是不答应,后来伊尹为了得到成汤,就和有莘国国君通婚,并提条件让伊尹陪嫁到商。另一种说法就是伊尹本来就是夏朝人,他投靠成汤后,就回到夏去做了卧底,然后施展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得到成汤的赏识。 伊尹在投靠成汤后,成汤认为他会说夏朝的话,于是派他回去当卧底:“我听说夏桀残贼诲内、劳民伤财,但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请你跑回看看吧。” 郑州大学教授张国硕说,关于夏王朝都城位置大约有十种说法,具体到中晚期的都城最主要的观点认为在郾师,但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在今天的郑州市巩义境内的洛河下游地区。 伊尹奉命离开山东曹县,西行回到中原,钻入夏王朝的都城内,开始从事间谍工作,收集情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职业间谍,为了隐藏他的身份,在来的时候,成汤还亲自一路“追杀”他,还象征性的向伊尹放了几箭,使其他人认为伊尹真的是使被商族驱逐。 伊尹凭借自己的大厨手艺以及莫须有的英俊外表,成功地渗透到夏的上层社会,不断的套情报,比如夏王军队的布署情况等等,使得后来商人灵活地绕开了夏桀的主力防线。伊尹还发现,由于夏桀胡作非为,导致人间出现灾情,伊水洛水彻底干涸,庄稼受到影响,怪异现象数也数不清:夏都城里的狗,突然疯了,成群结队嗥嗥地跑出去,纷纷跳入山涧;美人们则把脸蛋涂黑,用草绳捆束头发;会唱歌的人都吞下木炭变成哑巴不再唱歌;朝野的坏人成功发财,好人挨饿受穷;城外飞鸟的羽毛纷纷落下,夏王都好像飘了白雪。 成汤在听到了伊尹的这些描述,认为伐夏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一场改朝换代的战争开始了。而伊尹成功的间谍行动,后来被记录在《孙子兵法》、《阴符》等古书中,孙武把它总结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叫苏秦的战国人看了这些书,被伊尹的冒险行为深深吸引,也成了历史上的一个知名间谍,这是后话。 伊尹:做红娘为成汤说亲 坚持认为伊尹是夏族人的历史学家们,还说成汤迎娶有莘国国君的女儿,还是伊尹做的红娘。 在中国古代,婚姻是家族的行为,而不是当事人的行为。家族掌门人出于政治目的、经济目的、扩大家族势力目的而结婚,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牺牲了个人情爱。成汤就曾经为了一些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争取婚姻自由的权利。 当伐夏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做好的时候,成汤认为应该马上给夏以打击,但是伊尹认为还要等一等。成汤生气的说:“我这个人一贯志向远大,我早就准备好了给夏桀收尸。我平时轻赋薄敛,利用田猎机会,训练武士,就是在等着这个机会,你怎么还叫我等等呢?”伊尹提醒说:“通过我的观察,夏桀虽然无道,但是还是我们的天下的主人,在许多诸侯中仍有威信,而且夏王朝已历四百多年,轻易不容易撼动。我们只有区区七十里的封地,地少人稀,就像一盆鲫鱼,做的菜好吃,但是做不出什么大的筵席。” “这是什么意思”成汤问到。伊尹自信的说:“我们必须找很多帮手,才能做好这顿筵席。有莘氏这个国家不仅土地肥沃,而且人们比较彪悍,军队众多,国力强盛,四面的邻国都很尊敬它。它现在就在我们北面,如果您能跟他们攀上亲家,有了这娘家支持,就我们的实力就会大增”。 成汤说: “可是我们一点感情都没有,而且我还不知道他们的女孩长的什么样呢?” 伊尹答到:“ 感情可以慢慢培养,而且你是个做大事的人,就应该不拘小节,像你这样婆婆妈妈的怎么成大事呀?在说为了将来,牺牲一下自己也很应该。” 成汤经过了深思熟虑果断的同意了这个建议,不久就和有莘氏的公主结婚了,到后来,这次结婚真的为成汤灭夏做了很大的贡献。成汤成了以婚姻作为筹码的第一人,而伊尹则成为这次政治婚姻的策划者。 伊尹:疲劳战拖垮夏桀 现在,很多人对伊尹的第一印象,他是个厨师,伊尹的确是厨师的鼻祖,在做菜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他还是个非常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商灭夏的主要谋略者和参与者之一。虽然伊尹身材短小,面貌也不出众,但足智多谋,聪明异常,志向远大,在成为成汤的主要谋臣的之后,积极劝成汤取夏而代之,但是害怕时机还捕成熟,于是就就不给夏桀上贡,夏桀很愤怒,召来九夷的兵力伐汤的时候,就建议成汤赶紧给夏桀赔礼道歉并补上贡品;第二年的时候,又不给贡品,于是夏桀又调来了兵力前来伐商,然后又补上贡品,这样反反复复,让夏桀疲于奔波,直到他再也没有力量发动攻击。 等到时机成熟后,伊尹辅佐成汤,使用由进到远、由弱到强,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灭掉了位于夏商之间的几个小国,使夏都处于孤立的状态,然后又乘乱,灭掉了几个大点的国家,从战略上形成了对商的孤立和包围。可以说成汤和伊尹使用的这种战略思想到现在还是让军事家称道的,是一种很正确和有效的军事作战指导思想,特别是在对相对比较强大的对手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后世的秦始皇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统一六国。 面对商人咄咄逼人的攻势,夏桀感到很害怕,为了阻挡商人的前进,他把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在夏都东边即面对商族的一面。伊尹很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然后建议成汤绕到郑州的西边,从西边进攻夏都。当商族的士兵从南边迂回穿插到夏都以西,向夏发动强大冲锋时候,夏桀对突然冒出这么多的商族部队大为惊恐,但是为时已晚,因为他的部队都部署在郑州的东边,根本是远水不解近渴,夏桀在两兵交接不久就主动向东撤退,以寻找友军支持,但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发生士卒离散,形成溃乱的局面,为夏的彻底灭亡埋下伏笔。 恨铁不成钢放逐国君 成汤去世后,伊尹一直作为商的宰相辅佐成汤的后代。汤的长孙“太甲”继位,伊尹告诫了这个年轻的君王不要不在意贤臣的言论,要做到亲近德高望重德人,不要沉迷于酒色歌舞、贪求财宝、迷恋游乐。还告诫说:“你做德每一件事情都不是你一个人的,而是关系到整个国家,所以不要因善小而不为,因恶小而为之。” 可是太甲根本不听伊尹的这些良言,很快就变的暴虐异常,不遵守祖先立下的规矩,引起百姓的不满。从商王朝的大局着想,伊尹大胆的把太甲从商都郑州给撵了出去,放逐到了桐宫这个地方,自己代理商王处理日常事务,接受诸侯的朝见。 太甲在桐宫反思了三年,悔过自新,改恶从善,于是伊尹又把太甲接出来,把政权还给他,自己告老还乡。太甲返位后,发扬成汤的德政,勤俭爱民,使得社会安宁。关于这一段故事还有人认为是伊尹尹篡位说,但是考虑到据历史记载的伊尹的形象是个正人君子,而且伊尹死后,他的子孙在商王朝也没有受到清算,所以说伊尹篡位说是不可信的. 郑州大学李民教授说,在甲骨文中有祭祀伊尹的卜辞,可见他在商人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不管怎么说伊尹为商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后人的崇拜和敬仰也是理所当然。 相关专题:郑州灿烂36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