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世界认识哈尔滨 回望哈洽:十四载铸就经典乐章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4日08:12 黑龙江日报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1990年6月15日,第一届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在省展览馆开幕。本报记者毕强摄(本报资料片)
从第八届起,哈洽会移至哈尔滨冰上基地举办。这是第十届中

  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现场。本报记者苏强摄(本报资料片)
  从1990年6月第一届开幕式的礼炮鸣响,到第十五届召开在即,哈洽会已经走过十四载春秋。十四年里,哈洽会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历程,在与国际经贸大舞台的接轨中找到了什么?它给哈尔滨乃至黑龙江带来了什么?让我们将日历一页页向前翻

  向国际博览会迈进,融入国际经贸大舞台,成为世界贸易之窗。性质、内容、交易方式、组织形式……逐步按国际惯例运行

  展位的紧俏折射出哈洽会的历史性巨变:一步步实现由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的转变;市场的手伸长,政府的手缩短

  哈洽会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对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

  两易展馆两易其名 哈洽会走向了市场

  “太漂亮了,太气派了,太有品位了”!当朱俊峰老人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看到第十五届哈洽会的布展时,连声赞叹。作为前七届哈洽会筹备人员之一,原省展览馆编辑资料室主任朱俊峰,说到哈洽会展馆的变化,最有发言权。

  哈洽会最早在省展览馆举行,那时只能提供500个展位。没有空调,室内又狭窄,第一次来哈尔滨的客商抱怨颇多。

  其后的几届,虽然不断改善展馆设施,尽量扩大展位,但仍满足不了需求。到了第八届,改在冰上基地举行。已经退休的朱俊峰备感欣慰:客商终于不用拥挤在一个小展馆里了。说到今年首次使用的新展馆,朱俊峰说,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其实,不单是两易展馆,两易其名也记载着哈洽会的发展史。

  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第一届“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在哈尔滨举办。贸易方式为“3个暖瓶换一台冰箱,一台电视机换10吨矽钢片”。最初的易货贸易尽管原始,却打开了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一扇窗子。

  随着中国沿边开放步伐的逐渐加大,哈尔滨的经贸战略由对原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主,拓展到周边国家和地区。1993年举办的第三届洽谈会,更名为“中国哈尔滨边境·地方经济贸易洽谈会”。从第三届开始,哈洽会不但参展对象扩大了,贸易方式也由单一的易货贸易转变为既有易货又有现汇。这种参展对象和交易方式的变化,为哈洽会驶向国际博览会注入新能源。

  1995年6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亲临第六届哈洽会视察,并作了关于“努力把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办成促进对外开放的国际博览盛会”的题词,为哈洽会的发展奠定了里程碑式转折的基础。根据这一历史定位,1996年,第七届哈洽会更名为“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

  向国际博览会迈进,意味着哈洽会由区域性经贸活动,融入国际经贸大舞台,成为世界贸易之窗。其性质、内容、交易方式、组织形式……实现着全球性的跨越,逐步按国际惯例运行。

  哈洽会的展位,是一个“晴雨表”。从摊派到抢购,折射出哈洽会的历史性巨变:一步步实现由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的转变;市场的手伸长,政府的手缩短。

  哈洽会参展主体也在悄然变化。前几届,有参展资格的必须是指定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只能望“展”兴叹,如今,国有、民营、外资、科研单位各领风骚。

  转动起开放的车轮 世界认识了哈尔滨

  省贸促会会长纪庆福认为,目前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同时有两个轮子在转,一是东南沿海的开放,另一个是沿边的开放。而哈洽会,则转动起了对外开放一只车轮。

  据统计,前十四届哈洽会,累计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万客商参会参展,总成交额近700亿美元,同时签订770亿元人民币国内贸易和经济技术合同。哈尔滨市副市长王大伟说,哈洽会的举办,不仅为哈尔滨引进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而且提高了哈尔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了哈尔滨走向世界的步伐。

  不单是哈尔滨,哈洽会也推动了全省对外开放的步伐。同江、抚远、黑河……外商们记住了这些地图上的“小点”。每年一次在家门口就可进入国际市场的大好良机,龙江人没有错过这个机缘。

  哈洽会招展消息刚一发出,柏朗实业就立刻报名,并预订下27个展位,形成系列展区。总监柏晓东告诉记者,我们非常重视哈洽会,几乎历届都参加,哈洽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客商与签约,还有新的信息与技术交流的机会。它使我们触到了世界市场的脉搏,让我们始终紧跟世界潮流,因而在同行业中迅速壮大,相比第一次参加哈洽会,如今产值与营业额已翻了几十倍。

  许多企业和柏朗一样,通过哈洽会的演练和实践,得到了锻炼,主动参与国际经贸大循环的意识增强。他们不仅越来越成熟地活跃在哈洽会上,而且频频出击,参加各种国际经贸活动,把黑龙江的产品、黑龙江的形象带到国外,搭起了黑龙江走向世界的桥梁,推动了我省对外贸易的发展。近几年,我省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去年实现进出口53.3亿美元,增长22.5%。

  会展聚财效应凸显 入袋的不仅是金钱

  朱俊峰回忆,想当年第一届哈洽会,真是举城轰动。开幕时,展览馆里外三层地围满了市民。如今,见过大世面的龙江人,再也不会对一个会展那么好奇。但普通百姓却时刻能体验到,哈洽会带给他们的间接影响。

  市容更整洁了,人们的文明程度更高了,这是几乎每一个见证哈洽会发展的人共同的感受。首届哈洽会召开,时任省长的邵奇惠同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政建设不仅仅是为迎接洽谈会,而是为了给人民创造更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洽谈会带给我们的不仅有直接效益,而且有间接效益、社会效益。

  省商务厅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会展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不仅能给城市带来场租费、搭建费、广告费、运输费等直接收入,又能创造住宿、餐饮、通信、旅游、购物、贸易等相关收入。更为重要的是,会展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

  有人这样计算,一次会展的投入与其所带来的相关产业的产值之比是1:10。哈洽会究竟能带来怎样的收益,还没有人系统计算过。记者只能撷取几个片断。

  王华华,已连续顶着烈日在哈洽会馆卖了三年盒饭,她不愿说具体数字,仅透露,能赚上一笔。省餐饮协会一位负责人保守估计,哈洽会期间哈市酒店生意上升二到三成。

  黑大俄语系毕业的王小侨告诉记者,她从大二时就为哈洽会当翻译,锻炼了口语也挣了钱,她们有不少同学还因此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在第一届哈洽会召开时,当时的哈市旅游局局长杨大洋说,洽谈会期间,来客增多,这对我省旅游业是件喜事。商贾云集之日,也就是旅游业兴旺之时。果然,如今黑龙江已成为旅游热点地区。

  如果把哈洽会比喻为通往世界的国际列车,那么黑龙江的经济正乘着这疾驰的列车,向着世界经济的纵深处挺进。

  会展经济 走向市场融入世界

  哈洽会已经成为世界贸易之窗

  从广州到北京,从上海到深圳,会展带动了旅游商贸,旅游商贸又促进了会展,20年来,中国会展经济大步向前发展,“会展经济已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块诱人奶酪”。

  20年来,我国会展业年均递增速度达到20%%。“九五”期间,北京年均举办展会250个,2000年达349个。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每年的展会均数以百计。

  在会展经济中,过去喊的最多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如今,政府不仅仅是搭台,许多地方还喊出了当好“服务员”的口号。有关交通、食宿、安全等,政府主要是协调,运作方面放手让企业去搞。因为大家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会展也是产业,应该走向市场。

  是产业就要讲效益,一个是经济效益,一个是社会效益。对举办城市,对参展企业,会展带来的都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企业找到了合作者,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城市在餐饮、旅游等方面获得收益,还树立了良好形象,提高了知名度。

  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流通业的开放步伐更快。会展业如何与国际接轨,这是一个新课题。

  哈洽会已经走过了十四个春秋。十四年间,哈洽会两易展馆、两易其名,从规模、内容,到组织形式、国际化程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哈洽会的展位是一个“晴雨表”。展位紧俏折射出哈洽会的历史性巨变:由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转变;市场的手伸长,政府的手缩短。

  哈洽会已经由区域性经贸活动,融入国际经贸大舞台,成为世界贸易之窗。

  (黑龙江日报)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2004车展大饱眼福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