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新闻周刊》专题 > 正文

中国高考制度酝酿在改革中消除“统考”弊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4日15:31 中国《新闻周刊》

  近年的高考改革,已经显出一个趋势:高考在越来越向着分散化、地方化、多样化的方向前进——让学校和学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选择的自由

  未来的大学,应该是每个想上大学的人都有权选择的去处,当然,他也要接受学校的挑选;而那时的每所大学,在被学生选择的同时,也享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权利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有着上千年统一考试历史的中国,正在酝酿着不经过激烈动荡而消除“统考”弊端的策略,但是要破解这道难题,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刊记者/孙展

  在经历了几乎是20多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夏季高考之后,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参加2004年高考的700多万考生开始为各自的梦想盘整。

  今年的高校招生录取原则,与去年相比显然不会有太多改变。不过今年的高考,还是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瞩目。在空前规模的考生签署“诚信保证”、出动武警押运考卷后,仍有此起彼伏的考场舞弊、考题泄露的案件发生,让人们又一次开始质疑:我们的高考制度到底怎么了?

  中国争议最大的改革之一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制度一直就处于一种改革状态。而从1997年开始,改革有了一个加速的过程。

  1998年下半年,教育部提出“3+X”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的基础上,加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或综合科目中的一门或几门。这种“3+X”方案意在引导中学生在均衡发展的同时能够突出个性与特长,并借此消除中学当中普遍存在的偏科弊病。新方案在1999年逐步推广至全国。

  紧接着在2000年1月,北京、安徽等省市开始实行春、夏两季高考招生。增加考试次数,其目的也在于减少“一考定终身”的压力;随后两年,春季高考制度推行到上海、天津、内蒙古等省市区。

  高考制度的改革,也包括一些人性化的措施。2003年,夏季高考时间由传统的7月7日提前到6月7日,据称这是为了消除炎热天气给考生带来的发挥失常的隐患。

  也是在这一年,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这种自主招生虽然范围相当有限,却预示了高考改革的方向——扩大学校和学生双方面的自由选择权。

  而到了2004年,教育部将“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新举措扩大到上海、北京之外的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9个省、市。据报道,今年700多万考生共使用了15套高考试卷进行考试。

  总结这些年的高考改革,可以看出这样一条思路:高考制度是在朝着分散化、地方化、多样化的方向前进,让学校和学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选择的自由。

  但是,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也接踵而至。“3+X”尽管使得高考大一统的局面开始改变,但同时也带来了操作纷繁复杂和教学无所适从的问题;而两季高考的政策初衷是多给考生一些机会,但是由于春季招考生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都不理想,导致考生并不重视;扩大高校自主招生,往往出现进入自主招生范围的考生都是尖子生,最后并不需要降分,而需要降分录取的人却难以进入名单。

  在此种情景下,高考制度的改革小心谨慎,缓步前进。尽管年年都有新的措施出台,仍被性急的学者斥责为“一潭死水”。

  近期取消高考没有可能

  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都存在弊端,中国的高考制度也有缺陷,这些年有目共睹。对于高考制度该怎么改,众说纷纭。其中最为激烈的言论来自于美国迈阿密大学兼职教授、《高考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这位学者在2003年底投书媒体,称应该“取消高考招生制度”。

  黄在文章中指出,现有的高考制度基本沿袭了传统考试的体制。这种体制在以考分作为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惟一标准的指挥棒驱使下,使“中国教育离现代教育差距甚大。”

  黄全愈主张以“三合一”方案替代现在的入学方案。所谓“三合一”是指——既看高考考分;又看高中平时成绩;还看社会活动、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公益义工、工作经历等。以此三种综合成绩来决定录取与否。

  在今年5月的一次“21世纪教育沙龙”上,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苏永新也提出高考制度改革的激进思路——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比如可以在高二时考一次,高三时再考两次;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报考学校;大学要分类,分成国立、省立、民办,考试也要分类;大学应有自己的招生自主权利;改变文理分科的局面。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反对废除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的刘海峰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统一高考制度不但承担着一定的选拔、教育功能,还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功能,而这些都是高考利弊多元的复杂性的表现。

  从教育部传出的消息,亦似乎证明了近期内不可能取消高考。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3月接受采访时谈到,高考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高考本身一定要体现公平性。这位教育部长还明确表示“高考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我们还要继续加强这个制度。”

  不取消高考,并不是不对它进行改革。

  据记者了解,教育部已经委托了部分高校研究机构进行高考制度改革的方案探索,以确定下一步的改革走向。

  改革设想:高考多样化

  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惟一一所研究考试制度的科研机构,它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课题——《高考改革与多元入学体制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他们正在构想的改革方案,简而言之,就是高考要走向“多样化”:

  考试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现在的高考都是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招生。今后可以从全国统一命题到分省命题,甚至可以尝试“招考分离”——考试由专业的组织和专家进行,而录取则由各高校自主决定。

  命题内容的多样化:学生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选择考试的科目。当然要充分考虑到考试成绩的可比性以及考试成本。

  考试层次的多样化:由现在一次考试变为大学统考和专科(包括高职高专)统考两次高考。高职高专院校和大学培养的目标是不一样的。采用相同试卷,会造成进入高职高专的都是低分者,不利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而且重点大学为能够录取到优秀的学生,就要加强试卷难度,结果迫使试卷出现偏题怪题。

  将本科高考和专科高考区分开,可以本科的实行全国统考,专科的高考下放到省里进行;本科高考着重考测学术发展性和能力,专科高考侧重考测理解和运用能力。据记者了解,这一项改革在近两年内实施的可能性很大。

  考试时间的多样化:时间的多样化不是简单地增加考试次数,变成一年两次或多次高考,它主要是指在全国统一考试之后,各个高校再进行一次单独招考,将统考成绩与单考成绩结合起来进行录取。两次考试的好处是,统一的测试分数便于各个大学比较评估生源质量,单独的考试则能体现各校招生的特色,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高考舞弊的现象。

  刘海峰同时还特别强调,这个方案一开始只能是在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先行试点,这样才能避免家境贫寒或是地处边区的考生,因为地理和经济条件限制而无法参加考试。

  “这个方案只能是渐进推行才可以避免过大的震动。”刘海峰说。

  公平对于改革的制约

  高考改革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样简单,每一项新措施的出台,大都是利弊同生,比如“灵活多样与简便易行的矛盾”、“扩大自主与公平选才的矛盾”、“统一考试与选拔专才的矛盾”、“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矛盾”等等,如何真正解决问题才是顺利推进高考制度改革的关键,刘海峰说,“而这些都没有现实的答案可以引证。”

  在这些问题中,公平这两个字一直是高考改革所面对的最大难点。2001年,青岛三名考生诉教育部一案,更是将人们对高考制度中公平问题的关注推向了顶端。

  这三名考生起诉教育部的理由是,在全国统一命题、统一高考的情况下,山东和北京的高校录取分数线却相差悬殊,她们认为这种行政行为侵犯了她们的平等受教育权。

  刘海峰教授将类似的事例解释为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间的矛盾。如果采用全国统一的分数线,可以满足考试公平的要求,却势必使得一些边远和教育资源缺乏地区的考生难以进入一流大学,从而难以满足区域公平的要求。而区域公平也正是影响近代以来实行的分省市定额录取制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几乎每一项高考制度改革都是在公平的前提下寻求着效率的提高:高考内容的改革意在提高考测能力的效率、自主招生意在提高选拔专才效率、分省命题提高意在提高地方自主性的效率。但正是公平问题的制约,才使得每一次改革都慎之又慎。(张意轩对本文亦有贡献)

  高校录取:5%的自主之路

  你是否想过这种情景:一手拿着北大的录取通知,一手拿着清华的录取通知,自己挑一个?[全文]

  大学独立从自主招生开始

  在中国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的办学主体是多元的,学校自主考试,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几所大学,最后自己决定上哪所大学。[全文]

  日本的高考制度及其改革

  一向有“考试地狱”之称的日本,近年来也进行过多次高考改革,但似乎收效并不显著[全文]

  台湾地区的高考制度改革

  我国台湾地区在2002年正式对“联考”(相当于大陆的高考)实施改革,却遭到社会相当大的批评。他们当时所遇到的问题,恐怕也是大陆高考制度改革将要遇到的问题[全文]

  全面实行大学自主招生的前提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的是大学自主考试招生制,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也是大学自主考试招生制。实行这种制度的前提是大学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本文对当前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讨论提出另一种思考。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实行这种“国际接轨”与我国当前实行的基本政治、社会制度是否可以兼容?[全文]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李长春出访亚欧四国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