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天津之三 男儿焚身壮所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00:39 城市快报 | |||||||||
男儿焚身壮所为 功成早建革命碑 记者 沈沂/城市快报 让盲者见兴明,教哑子能语言,舍己为人,一方慈悲善士;炸民贼于下车,痛神奸之窃国,粉身取义,千载革命英雄。
一幅挽联,满含革命同志的赞誉之情,也引出了一曲勇士为促成辛亥革命慷慨献身的豪壮悲歌…… 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初称天津城火车站,又称“新站”,建于1903年,原是准备为慈禧太后来津“阅兵”下火车换乘“銮舆”而设的停车站。1912年的冬季,这里发生了一起暗杀事件,北洋巡防大臣张怀芝险些一命呜呼。 暗杀团津城查线索 找照片誓杀张怀芝 滦州起义之时,北洋巡防大臣张怀芝坐镇天津与秦皇岛,镇压革命不遗余力。这位领有巡防军2000多人的大臣,“革命党”三个字在他看来就是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辛亥年,全国各地革命的枪声此起彼伏,革命党人以各种方式相互声援,其中也包括暗杀,张怀芝便是京津同盟会锁定的暗杀对象之一。 用天津暗杀团团长薛成华的话来说,天津这里到处有杨以德的侦骑,天天倾巢出动想抓革命党,又有张怀芝的重兵挟制,“以我的意思不先刺杀张怀芝,障碍就会很多。”于是,这一次的暗杀任务,就由薛成华承担了下来。 此时的薛成华已经不再是保定盲哑学堂的教员,在他的眼中教导盲哑的学生是很容易的事,但牺牲生命为人民造福却是难能可贵的,所以他选择牺牲生命为民造福作为己任。 因而,当京津同盟会会长李石曾说担心“此举极端危险”的时候,薛成华慨然回答:“愿与此獠一决死活!” 暗杀朝廷命官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更何况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张怀芝长得是圆是扁,于是首要任务就是寻找他的照片。从旧报纸上鲜见的画像到照相馆里悬挂的照片,他们几乎寻找了所有可能会有照片的地方。 又是一家照相馆,这是薛成华他们进入的第五家照相馆了。“先生照相吗?我们这里技术一流,连朝中大臣都在我们这儿照呢!”小伙计殷勤地招呼着。 “朝中大臣?谁呀?”薛成华心中一紧,没准这就是线索!小伙计伸手往墙上一指,一张大照片上中规中矩地站了十几个人,他们的身上都是朝服。“您不信?这可是张怀芝张大人。”小伙计的话让薛成华一阵狂喜,商量过后,他用100银元买下了照片。 回到家,他用小刀将张怀芝的照片割了下来,让其他人仔细辨认,其余的就扔在炉子里烧掉了。 北站台炸弹炸民贼 难抵众勇士落敌手 1912年元月,袁世凯染病,张怀芝自然不能错过巴结上司的好机会,忙不迭地到北京去“请安”,他的出行为暗杀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薛成华耐心等待着张怀芝回津,和几位同志蹲守车站,等待着亲手杀死这个革命的绊脚石。 1月26日的天津北站,隐隐透出一股肃杀之气。张府的马车早已在站台前停好,等着接主子出站回府。一个身穿元色对襟马褂、蓝皮袍的年轻人站在离马车三步远的地方,似乎在等人,他把一只提包牢牢地抓在手里;另外两个年轻人漫不经心地在距离马车不远的地方走走停停;还有两个刚刚买了烟,正在对火。 火车进站的汽笛响起来了,拎提包的年轻人又向马车挪近了一步。张怀芝下车了,张怀芝看到薛成华了,张怀芝看着这个年轻人在往提包里掏什么。也就是这千分之一秒的时间,他警觉了。薛成华将一枚炸弹扔向他和马车的一刹那,张怀芝飞身跳出数米。马车被炸了个支离破碎,“老薛!老薛!他要跑了!”尹渔村大叫着开枪了。其余三个年轻人也掏出枪,在烟尘弥漫中四处射击。再扔一枚!未中。一时间,北站混乱了,枪声、爆炸声让人们如惊弓之鸟四散奔逃。 巡警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他们用身体保护张怀芝逃走。薛成华依旧紧追不舍,连放三枪,却连张怀芝的汗毛都没有碰到。其中一弹从巡警耳边掠过,另外一弹打中警察的手。“噗!”好像是利器刺穿肌肤的声音,一阵剧痛从他腹间蔓延,薛成华低头,看到了穿过身体的刺刀的刀尖。一瞬间,他便被压倒在地,紧接着身体就被捆绑起来,他,被捕了。与薛成华同行的尹渔村、樊少轩、周希文、张在田四人趁乱逃离了现场。 受酷刑死亦果何悲 就大义寄语同路人 “我为同胞谋幸福,炸张贼,可惜未中,我死了,也不能瞑目,但是我们的党人很多,狗子也未必能幸免。”刑讯室里弥漫着肉被烧焦的气味,薛成华的身上早已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却依旧“嘴硬”。对于杨以德来说,薛成华就是乱匪,随时可以枪毙,对他实行酷刑,无非是为了从他口里套出指使者。 第二天李石曾赶到天津,听说薛成华已经被捕,焦急万分。他突然想到,杨以德的父亲曾经是自己父亲李鸿藻的仆人,便亲自写了一封信让人带给杨以德,希望杨以德念在这点“交情”上,放人。杨以德的回话让李石曾稍微安了安心,“只要是有机会的话,我将必然营救。” 紧接着,李石曾返回北京,托人向袁世凯求情,并说:“满清法网虽密,自从资政院刘鸿岷、易宗夔都上书请开党禁,足下当不治充耳不闻,且京津一带党人何止万千,杀之恐继其者踵相接。”但李石曾没有想到的是,无论是杨以德还是袁世凯,开出的只能是一张永远兑现不了的支票,薛成华在被捕当晚便被害了。 人们在整理薛成华的遗物时,发现了一首诗。是他在暗杀张怀芝以前留诗一首以为绝笔:“男儿死亦果何悲,断体焚身任所为;寄语同志须努力,功成早建荡夷碑。”薛成华牺牲时,年仅19岁。祭奠他的一幅挽联上赞誉道:“让盲者见兴明,教哑子能语言,舍己为人,一方慈悲善士;炸民贼于下车,痛神奸之窃国,粉身取义,千载革命英雄。” 离津入京 暗杀团再炸保皇党 就在薛成华暗杀张怀芝的同一天,京津同盟会暗杀部部长彭家珍也从天津赶往北京,暗杀另一位反对清帝退位的中坚分子———良弼。宗社党魁首良弼,是顽固的保皇党头子,革命党人彭家珍决定将其暗杀,促使推翻清王朝的大业成功。 充亲信 计划“腊八”动手 彭家珍的口袋里有一张名片,上面印着———奉天讲堂监督 崇恭。崇恭是良弼的亲信之一,几天前就应良弼的要求到北京与其商议事情,只是尚未到达,彭家珍所要做的就是赶在崇恭之前到达,冒充崇恭,以有机会进入良弼的府邸行刺。 彭家珍深知当时革命取胜的一大障碍是宗社党头目、清禁卫军第一协统军咨使良弼,“此人不除,共和必难成立”。因此,彭家珍自告奋勇担起暗杀良弼的重任,同时也抱了必死的决心。 在他1月25日给诸同志兄弟姐妹们的“绝命书”中写道:入同盟会以来“未见大效”,“今除良弼之心已决”,“共和成,虽死亦荣;共和不成,虽生亦辱,不如死得荣”。 1912年1月26日,正值农历腊八。清廷有在该日为贵胄馈赠腊八粥的习俗。宗社党魁良弼想趁此机会与贵胄们商讨进击南方革命军的事宜。为此,彭家珍计划在这一天杀死良弼。 仍炸弹 义士当场牺牲 身穿高级军官服的彭家珍乘火车抵达北京后,到前门附近的金台旅馆定下房间。他的心中没有丝毫的忐忑,他也曾设想过自己的悲惨结局,但哪怕是同归于尽又如何呢?为革命牺牲的人数不胜数,既然已经参加了革命,那么牺牲有时候就成为了必要。 26日一早,他就先到前门军咨府,这是清廷贵胄们聚会的地方,但良弼并没有出现。11时,他赶紧驱车直奔西四红罗厂良弼的官邸。 “崇监督,我家老爷到摄政王府去了,还没有回来,您稍坐。”良府的仆人给彭家珍上了杯茶,让他等候一下。时间不知过了多久,对于彭家珍来说,简直是度“秒”如年。他不愿再等,准备再去别处寻找良弼的踪迹。彭家珍刚离开良宅上街,一辆马车与他擦身而过。“掉头掉头!”彭家珍催促着车夫,他一眼便认出,那辆刚刚经过他身边的豪华马车正是良弼的。 追至良府大门口,良弼刚从车中迈下一条脚,彭家珍忙赶上前去递名片。看着名片上崇恭的名字,用眼角扫了扫跟前的年轻人,良弼一阵诧异,猛然惊觉有诈,急步跑上台阶,向府邸内逃走,却已经来不及了,彭家珍的炸弹在他的面前爆炸了。 一时间,血肉横飞,良弼的左腿脱离了他的身体,他重重地摔倒在台阶上,不省人事了。投掷炸弹的距离太近了,弹片从台阶上弹回,穿入了彭家珍的脑部,他甚至来不及看良弼死没死便牺牲了,年仅23岁。同时殒命的还有良弼的8名卫兵、1名马夫。良弼被炸成重伤,两天后死去。 良弼在临死时哀叹说:“杀我者好英雄也,真知我也!我死,大清也随之亡也。”良弼之死,使得尘嚣一时的宗社党销声匿迹,加速了清政府灭亡的步伐。 彭家珍 四川金堂人,1906年在成都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派至日本考察军事,与革命党人有所结识,历任排长、教官等职,1911年9月调天津任兵站司令部副官,秘密加入同盟会,任京津同盟会暗杀部部长。清政府为了镇压武昌起义,从欧洲订购了大批武器,经西伯利亚入关内。当时清政府的东三省总督派彭家珍押运。彭家珍利用这个机会电请新军,在滦州将这批武器扣留,为革命做出贡献。他又以为天津兵站的清兵购军械的名义,携军饷到南方,与革命党联系,将银钱交给了革命军,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1912年被民国政府追认为大将军。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