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姚康达”不是主角?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1日11:26 上海侨报


资金“黑洞”谁来买单?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记者 彭千山/报道

  寻找“姚康达”

  2004年2月19日,刘顺新因涉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被批捕。再巧不过的是,就在刘顺新被批捕的次日,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在北京披露:“中国银行某副董事长涉嫌经济犯罪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3D魔幻宫之战
,司法机关目前正在按照法律程序对其进行审查……”。

  3月19日,张扬应上海经侦总队之“邀”,赴上海“协助警方”就有关与刘顺新案有涉的事宜进行调查,具体内容是,厘清张扬及其相关公司所欠爱建证券及其相关公司的巨款数额。同时,张扬及其相关公司在沪资产被查封或冻结,估计资产达4~5亿之间。这批资产计有:浦东住房六套、国中会所50多套、“名都城”100多套,以及上海广场地下商城“明店坊”。其中,“明店坊”、“名都城”的资产均在永多利公司的名下,而贷款者就是永多利公司法人代表——姚康达。

  不久,从香港警务处传出消息,其商业犯罪调查科已对国中控股、张扬等展开调查。据透露,张扬承认从刘顺新处得到了12亿元人民币资金,而刘顺新则称“共交给张扬15亿元人民币资金用于炒作H股”。应该说,至少刘、张之间的资金往来问题已能确认,外界不知的是两人背后的交易。另有知情人士向本报反映,张扬曾将奔驰600、宝马和陆地巡洋舰等3辆车给刘顺新使用。

  有刘顺新、张扬,甚至某行长等人撑腰,姚康达以一个自然人的名义、向同一家银行贷款7000多万人民币,神话终于变成现实。银行界人士感慨:“幸亏上海这两年房价涨了一倍,早期炒房人都赚了个盆钵全满,也会积极归还银行贷款。如果上海楼市一如股市一般狂跌,或者即使是现在,上海房价每平米普降1000元人民币,那栽进去的可就不单单是炒房人了!”

  知情人士称,刘顺新事件发生后,姚康达一直在香港没有回内地。对于记者企图寻找姚康达的想法,一位知情人士说,“现在找姚康达的人实在太多了。他现在不敢回上海,他的问题肯定不是他个人贷款7000多万元人民币那么简单,他回来上海,可能会牵扯出更多更大的问题”。

  据悉,在刘顺新的融资渠道超过30家,包括上海的一些地方信用社和企业,其中一家就是大名鼎鼎、以出租车起家的强生集团。据知情者透露,2003年,它以委托理财的名义给爱建证券的资金超过1亿元人民币。此后,爱建证券又将这笔巨资转到了姚康达的永多利公司。

  耐人寻味的是,去年10月,张扬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国中控股曾与强生集团达成过一个股权转让协议。2003年10月29日,强生控股(600662.SH)曾发布公告称:10月28日,强生集团与香港国中控股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强生集团将持有的公司法人股3977.273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87%),以每股4.5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国中控股,金额共计17897.7294元人民币。“若本次转让完成后,国中控股将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知情人士透露,强生集团某领导与张扬的关系非同一般。一个例证是,去年国庆,该集团领导的孩子在澳大利亚结婚,张扬特地携家人赶去澳大利亚参加婚礼,并陪同在澳大利亚游玩。

  通过姚康达的永多利公司,究竟有多少不明不白的钱被汇往了境外?我们无从查证。在这起罕见的金融系统违规事件中,“主角”看似已经相继落网,却让一个“配角”姚康达“失踪”,这实在是耐人寻味?

  相关链接

  6月23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作了详细的汇报,并且揭露了在预算执行中诸多问题。

  这份审计“清单”首次在媒体上全文刊登。长达22页的审计报告中,有19页是关于对各级财政审计后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既有对国家林业局、国家体育总局、国防科工委、科技部等中央单位虚报、挪用预算资金的违规事实的披露,还有对淮河灾区和云南大姚地震灾区有关地方政府虚报、挪用救灾款事实的开列,以及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调查结果。其中包括:

  工商银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向“姚康达”一人就发放个人住房贷款7141万元;

  工商银行北京翠微路支行被4家汽车经销商用虚假资料骗贷9650万元;

  河南洛阳芬莱商贸公司与银行工作人员内外勾结,为大连实德塑料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就“包装”银行承兑汇票4.92亿元;

  广东省佛山市冯某累计从工行南海支行取得贷款74.21亿元,银行贷款损失已超过10亿元;

  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问题金额23.74亿元;将保险资金违规出借、投资和兴建办公楼等24.82亿元;

  交通银行锦州分行与锦州市中级法院、古塔区和凌河区法院联手作假,用伪造的法律文书上报交通银行总行核销175户企业的“不良”贷款2.21亿元。被核销贷款企业根本不知情,有的还在继续归还贷款,归还的贷款本金及抵押资产的变现收入,被该行全部存入“小金库”。

  25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全体会议,高票通过关于批准2003年中央决算的决议,对审计工作报告表示满意,并要求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依法严肃处理,坚决整改。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提出的关于2003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指出,审计署依法进行审计,为查处财经领域中的违法违规问题,推进依法理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管理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和地方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切实进行整改,特别是对重大违法违规和屡查屡犯的事件,要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本报记者 彭千山/整理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反战影片《华氏911》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