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专家建议亚洲应联合挖掘“产业化遗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6日23:16 新华网 | |||||||||
新华网苏州7月6日电 (记者全晓书 程云杰)当欧洲将近代工业技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亚洲发现自己古老而优秀的农业和手工业等产业文明其实具有同样的遗产价值。国际遗产专家6日指出,亚洲各国应该相互合作,努力拓展新的文化遗产种类,以全面展现亚洲文明。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韩国区官员李惠恩在出席此间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
7月2日,仅有不足百年历史的瑞典瓦尔贝里电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对它的评估报告上称:该电台是记录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广播通讯技术发展的杰作。 李惠恩认为,这一个案的成功为亚洲各国认识和保护自己的产业型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尽管亚洲孕育了古老的产业文明,但在遗产保护的范围和种类上却逊色于欧洲,”李惠恩说。 目前,欧洲的世界遗产名录上不仅有教堂等古老建筑,而且包括了工业文明遗迹,其中仅采矿区就有三个,分别位于比利时、德国和瑞典。相比之下,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亚洲遗产项目大多是考古遗址、宗教神庙、贵族墓葬和皇家园林等。 李惠恩说:“千百年来,亚洲各国在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创造了众多悠久而宝贵的财富。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很多传统的生产方式正在退出历史舞台。” 她认为,分布在中国、韩国、泰国和越南等地的盐场就是很好的例证。亚洲人在盐场上将海水晒成盐,欧洲人则通过盐矿或工厂加工提取盐。不过,盐场在亚洲已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 水稻田种植则是另一种非常具有亚洲特色的传统生产方式。菲律宾的伊甫高地区的山间连绵水稻梯田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水稻种植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仍被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广泛采用。 “水稻田是见证亚洲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最好物证。尽管各国在耕作季节和方式上存在一些小小的差异,但还是可以积极合作尝试联合申报,”李惠恩说。 据她透露,韩国正在积极准备将制陶艺术作为明年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因为陶艺是世界上最古老、传播最广的艺术之一。 史料显示,在亚洲,新石器时代彩陶制品最早出现在中国,隋、唐以后逐步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和伊斯兰国家,但陶器制作技艺并没有得到广泛交流,这为各国陶器艺人塑造本国艺术风格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李惠恩看来,具有“申遗”价值的产业遗迹还有韩国境内用于传递书信公函的古道,它们是该国邮政行业发展的最好见证。 据介绍,韩国目前有9条修建于高丽王朝时期(公元918年-1392年)的古道,其中最长一条达800公里。古道沿途,每隔12公里就设有一个驿站,以供“邮递员”歇脚和更换马匹。每个驿站都派专人管理并负责道路养护。驿站中有农田,管理者可以通过种植水稻和蔬菜自给自足。 “这些古道对于当时的信息传递、交通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李惠恩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处负责人景峰指出,亚洲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要在保护世界遗产过程中打造‘亚洲特色’,有关国家必须紧密合作。”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也指出,中国重视世界遗产在品类上的不平衡问题,关注工业产业、科技、民族、民俗类文化遗产和各种自然遗产,不断完善和丰富世界遗产名录。 在各个国家均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今天,李惠恩强调:“拓展遗产保护的范围远比简单增加遗产数量更为重要,因为前者更有益于实现世界遗产保护的均衡性、完整性和代表性原则。” 相关专题: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举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