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杭州的地下药贩及医院“回炉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01:17 青年时报


药品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时报记者 张海榕 王妙 文 江波 摄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杭城共出没着五六百名药贩子。

  事实上,他们只是“马仔级”的,他们背后,是隐藏更深的“老板级”药贩。他们除了非法交易药品,还收购过期药,然后改包装,重新卖出去。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更严重的是,还有媒体甚至爆出,有些药店的药品过期后,有厂家无条件收回,最后“回炉”掺在同类药品中再次出售;而有些医院,也将过期药品分拆卖给患者……一时间,“用药安全”成了市民担忧的问题。记者为此采访了杭州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

  现状: 现在的药贩子越来越狡猾

  7月1日,有市民向12345举报称,在朝晖五区38路公交车终点站旁,经常有一名40岁左右的女子在非法收购药品。

  为此记者到现场进行了暗访,但那名女子非常警觉,记者等待了很久,也没能发现其有非法交易药品的行为。

  对此,杭州市药监局的工作人员显得有点无奈。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定性抓人,必须拍摄到交易画面,或者扣住非法收购的药品作证据,而现在的药贩越来越狡猾,抓捕的难度也在加大。药监局的工作人员守候多次后,终于在上个星期将其抓住。但由于这名女子只是蹲点的“马仔级”药贩,最后只是罚款50元钱放人。

  杭城地下药贩分两派

  据杭州市药监局稽查支队副支队长周铭介绍,去年3月份,该局就开始对杭城街头的药贩子进行摸底排查,并基本查明了他们的活动规律。

  周铭说,这些药贩子主要来自浙江省乐清市和江苏省宝应县、兴化市,人数保守估计有五六百人,主要活动在中山路、采荷社区一带。

  收购药品的来源,多是一些享有医疗卡的市民为获取不法利益,利用医院配药的漏洞,从医院大量配来转卖的药品,其中不乏变质污染药和过期失效药等。

  药贩子收购来的药品,最后主要销售到农村的卫生所,私人诊所。

  很多药贩只能屡抓屡放

  周铭说,在杭城这两个帮派之间,有各自的网络,有各自行规,采用单线联系制,互不干涉,而且大都是亲戚,即使有一个被抓住,也难以交代出他的上级。

  另外,由于药监执法人员并非公安人员,取证手段相当有限,往往抓住的只是蹲点的“马仔级”药贩,而且只能是没收其身上携带的几百元钱,即使请公安协作,如果没有掌握其足够的犯罪证据,扣留24小时后也只能放人,导致对这些人屡抓屡放。

  同时,药监稽查人员加上内勤也仅有30来人,要应对全年“无休息日”、“日查夜巡”,人手明显不够,所以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抓获“老板级”药贩上。

  深入: 药监稽查人员屡遭药贩恐吓

  药贩子的非法行为,受到了药监部门的严厉打击,目前多已转入地下交易。

  按照《药品管理法》,贩卖假药的,将按其交易金额处以2到5倍罚款,甚至刑事处分,“老板级”药贩一旦被查到,不仅倾家荡产,而且还有可能坐牢。

  所以,药监稽查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十分危险,药贩往往会对稽查人员进行恐吓、报复,一位副支队长家的窗户就被药贩砸了一个大洞。

  但工作还得做,因此,大家的名片上,手机一栏是空白的,在收到恐吓电话后立即更换手机号码,每天下班,都会习惯性地一路留意是否有人跟踪,晚上除单位活动或工作外,一般不出门。

  根源还在于吃医保的“药耗子”

  药品地下市场难根治,根源还在于有一群吃医保的“药耗子”。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药监局与医保中心配合,从医保资金使用情况入手,排出用药量极大的一批医保卡使用者,筛选出可疑的出售药品的人,进行深入调查和监控。

  同时,对于一些构不成犯罪的“药耗子”,药监部门采取了在媒体上曝光其详细家庭住址等的办法,对其形成巨大的心理威慑,有效遏制药品非法出售行为。

  用药安全两问: 杭州的药厂有没“回炉药”?

  对于药店卖不掉的过期药,药厂回收打碎“回炉”一说,郭泰鸿说:“至今为止,未发现杭州有药厂回收过期药制作回炉药。”

  据了解,目前,杭州70多个药品生产厂家都实行索证制度,以销定产,不积压药品,生产多少卖出多少,均需要进行登记,如有过期药完全可以看出。

  再者,对于药厂生产的药品,药监局还经常抽查其进料、投料配方等,杜绝药厂回收过期药的行为。

  杭州的医院有没有过期药?

  对于杭州的医院是否拆掉过期药大包装给患者开散药的现象,郭泰鸿表示,在大医院不大可能,因为医院进药实行统一招标,进货渠道很规范,同时大医院流量大,药品一般不会过期。

  另外,买药需要医生开处方,医生必须对自己开出的方子负责,而且,现在药品生产商按照新标准,小包装(每一板)药品也需要印上生产日期。

  值得提醒的是,对于街头、信箱里塞的药品广告,以及免费讲座宣传的药品,千万不要购买,一旦吃出问题,往往难以找到厂家,无法追究赔偿责任人。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建华企业家课堂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