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野心(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8日13:44 《小康》杂志 | ||||||||
南京都市圈规划 《小康》记者 赵奕 报道 都市圈规划的由来 南京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次中心,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仅次于上海,与浙江杭州遥遥相望。不过因为经济发展规模有限,对于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也有限。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京与周边城市的道路状况开始明显改善。1999年,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提出南京市与周边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概念。 2000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希望通过都市圈的发展,超越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于是建设厅牵头制定了《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这个规划于2002年底出台,并迅速得到省政府和国务院的批准,成为南京都市圈发展中,最重要的蓝图。 在都市圈内谋发展 2004年6月12日,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 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宿迁、淮安、马鞍山、滁州、铜陵、巢湖、宣城、芜湖等12座城市的分管副市长,以及18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的大型商贸企业的商业巨头云集芜湖,共同商讨加快南京都市圈特别是商圈建设发展步伐。 按照南京都市圈的规划,都市圈范围包括: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滁州、芜湖的全部,以及淮安的南部和巢湖的部分地区。而这次都市圈发展论坛邀请的对象,已经大大超过了原来规划的范围。 在此之前,6月8日,南京召开2004年重大项目洽谈会,南京市率领镇江、淮安、马鞍山、芜湖、滁州等5市一同联办此次展会,这是南京都市圈首次以集体招商的形式在公众面前亮相。 南京都市圈规划实施两年来,越来越频繁的活动中,南京把自己扮演成区域经济的领袖出现,作为南京都市圈的首位城市,南京不仅想有其名,更想得其实。 首位城市不“首位” 2000年,江苏省召开的全省城镇工作会议上提出:“南京是江苏的第一形象、第一窗口,是江苏经济发展最有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要按照省会城市、长江下游中心城市、现代化滨江城市的功能定位,把南京做强、做大、做优、做美。” 此后的南京都市圈的规划工作,一直按照这个城市定位来施行。但在两年的规划实际操作中,南京都市圈规划基本停留在基础设施的对接和商贸旅游的发展这个层面。 事实上,随着沪宁、宁合、宁马、宁通、宁连等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以及沪宁铁路、京浦铁路的相继提速,以南京为中心,一小时交通圈的通达范围已覆盖了宁镇扬和马芜滁六个城市。 不过,专家认为,都市圈的发育才刚刚起步,南京都市圈规划更多的是一份落在纸上的规划。 都市圈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还没有以南京为主。都市圈内重工业企业的集聚仅仅是空间上的集聚,相互间联系很少,缺乏配套生产和销售的网络,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仍处于一般的生产协作阶段。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张伟博士认为,南京都市圈正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低水平阶段”。中心城市南京对周边有较强的吸引力,对于资源的吸取和利用,大于南京自身的辐射和扩散的作用,造成区域内首位城市与其他城市差距不断扩大。 南京都市圈目前还只是一个交通圈,没有成为生活圈,更不是通勤圈。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