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祖国需要时我在--访青海大学校长李建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2日10:20 新华网


青海大学校长李建保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新华网北京7月12日电(记者 钱荣 袁韵)“祖国需要我时,我在。”凝视着飞机窗外澄净的蓝天,45岁的青海大学校长李建保带着淡淡的骄傲吐出这句话,诠释了他选择从国外回到祖国、从清华大学前往青海大学的所有原因。

  已经记不得这是多少次坐上北京到西宁的飞机了,两年多来,李建保频繁奔波于两地之间,在清华大学教授与青海大学校长之间不断变换着角色,带领青海大学这所原本落后
休闲游戏一网打尽 UC立体声聊天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无限下载MP3作K王
的西部高校步入跨越式发展的轨道。在来来往往之间,他实现了自己为西部做点事情的愿望,也帮助青海大学实现了发展的梦想,于是,有人把他称做“飞行校长”。

  “候鸟型”人才情牵两地

  一张特别的名片表明了李建保特殊的身份——一面印着青海大学的校徽,旁边写着:青海大学校长;另一面印着清华大学的校徽,旁边写着: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由于兼有双重身份,李建保每个月要在北京和青海之间跑几个来回。个子不高的李建保,似乎总是蕴藏着无穷的精力,风风火火、健谈多思是他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不胖不瘦的身体显得很灵活,一双不大而精神的眼睛里,似乎藏着无数对人生对事业的思索。无数次来来回回之间,他把自己对青海大学的思考和疑惑带到北京甚至海外求解,把新的观念、项目、资金和人才带回了青海大学。

  “当我遇到什么困难或者疑惑的时候,我就带着这些问题回到北京、回到清华,给领导、同事和朋友们诉苦,请他们帮我解决。”李建保这样对记者说。

  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助理张宁博士至今还能回忆起2002年夏天的某个夜晚,那是李建保任青海大学校长后第一次回到北京,在清凉的夜风中,李建保向几位教育界的好友讲述了青海大学的现状,请大家一起为青海大学的发展出谋划策。从那以后,张宁博士常常会在北京见到来找他讨点子或者请他支持青海大学的李建保,“他是个很执着的人,不达目的他决不罢休”,张宁博士这样评价李建保。正是由于李建保的执着,教育部国际司先后为青海大学带去了三批留日博士专家团,批准支持了青海大学40多个科研项目。

  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清华大学……,在这些给予青海大学许多支持和帮助的地方,都留下了李建保重重叠叠深深浅浅的脚印。

  “李校长刚来的时候,一些老师对他飞来飞去很有些看法,但是现在老师们已经认可了他。在我们这样的落后地区,引进人才是非常难的,象他这样的‘候鸟型’人才更能适应西部地区的需要。”青海大学建工系老师王晓岗这样对记者说。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西部大开发后青海省人才工作的一个基本思路。为了加快青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青海高校的办学层次,2001年,青海省决定采用柔性政策从省外引进高层次人才。于是,利用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有利条件,青海省委组织部向清华大学提出了给青海大学物色校长人选的想法,得到了清华大学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小莹说,当时青海省向清华大学提出了选人的“三要一不”:一要有较高的学识水平;二要有健康的身体;三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不在乎其原来的级别。青海省的最后一项条件为清华大学提供了宽松的选人空间,经过反复斟酌之后,清华大学的领导把眼光锁定在了李建保身上。

  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和国家863高技术计划专家组长,在科研事业如日中天之时被派往西部一所不知名的大学担任校长,不仅李建保没有思想准备,就连他的朋友和同事也觉得难以置信。

  为了给李建保提供更大的空间,清华大学保留了李建保的工作关系,使其能够进退自如来去自由。虽然生活上有种种困难,工作上有诸多不舍,但想到青海对他的期待,考虑到清华大学为他提供的空间,经过一个晚上的思索之后,李建保接受了这样的安排,因为,报效祖国回报社会是他一贯的人生理念。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959年4月,李建保出生在江西南昌市郊的一座村庄里。7岁时,父亲因工伤去世,母亲一个人把他们兄弟姐妹4人拉扯长大。由于家庭困难,当地政府供他上了小学、中学,直到后来上了大学,他也是拿着学校最高额的助学金。这样的经历磨练了李建保刻苦勤奋的品格,更使他从小就产生了一种朴素的报国之情。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是清华大学七七届学生提出的口号。作为同样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被录取的大学生,这句话一直深深铭记在李建保心中,成为二十多年来他不变的人生信念。

  1982年年初,从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前夕,尽管家庭经济困难需要他尽早参加工作赚钱,但李建保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能为社会服务,决心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这时,恰逢国家开始在全国统考的研究生中选拔出国留学生,学习成绩优秀的他参加了考试并被录取。

  1982年10月,李建保和100多名同时被录取的学生一起踏上了赴日留学的道路,成为改革开放后教育部第一批公派留学生。

  到日本后,李建保被分配到国立山口大学学习矿物晶体学和结晶化学。学习过程中,中国与日本的巨大反差激发了他强烈的责任感,他反复问自己:我现在学习的东西是将来国家急需的吗?于是,硕士研究生毕业时,考虑到国家急需新型材料方面的人才,原本可以免试就读山口大学理学博士的他转科报考了东京大学著名工学教授柳田博明的博士课程。

  作为世界知名大学,要考上东京大学是相当难的,并且按照当时的规定,如果考不上李建保将自动回国,失去继续学习的机会。但为了能学到有用的知识,李建保不仅节衣缩食买下了柳田教授所有的著作,还鼓起勇气给柳田教授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李建保写道:“尊敬的柳田博明先生,我是中国政府派到日本来留学的学生,学的是理学专业。我希望我的一生能够为自己的祖国做一点事情。……作为一名学子,选择一门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专业,学成后回国效力,还有什么比这么做更能报答国家对我的培养呢?”

  李建保的真诚和爱国之心感动了柳田教授,经过努力,他最终如愿考入了东京大学。1988年3月29日,苦读之后的李建保顺利获得了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第二天,他就登上了中国民航回国的班机。从获得东京大学的博士证书,到开始在清华大学正式上班工作,李建保只用了四天时间。教育部国际司张宁博士告诉记者,他是同批留学人员中最早回国的人。

  十几年来,从刚回国时上户口和获得粮油蛋等副食品的定量供应票证都成问题,到1989年获得首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992年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并成为当时清华大学最年青的教授之一,1995年获得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就任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作为科教界代表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再到2001年起被聘为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新材料科技领域的主题专家组长。虽然经历了不少困难,但在他的辛勤耕耘之下,李建保的科研事业稳步向前,硕果累累。

  回顾归国后经历的风风雨雨,李建保说:“我觉得自豪和无愧的是,在祖国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国家急需科技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时期,我在国内!因为个人事业与祖国飞速发展息息相关,祖国的发展有自己的足迹在其中,我觉得很快慰。”

  “他不是来镀金的”

  2002年5月,李建保孤身一人走进了青海。走下飞机,一股苍凉、空旷的气息迎面扑来,震撼着第一次来到青海的李建保;从西宁市郊沿着一条破破烂烂的道路走进青海大学,一幅落后的景象映入眼帘,这一切,都深深铭刻在李建保的记忆中。

  “刚看到青海大学的时候,我真的很失望。”李建保坦诚地说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然而,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不能在这种情绪中沉沦下去,于是,“我买来了所有我能买到的西部大开发的书,收集了青海省社会经济情况的大量资料,还有教育管理类各种书籍。我沉闷了四、五个月,那些日子里我一直在想,西部大开发青海能做什么?高等教育能做什么?青海大学能做什么?”

  认真地阅读、深入地分析、反复地与同事探讨,半年之后,李建保终于理清了思路,他提出以青海的资源优势和环境特点为背景,以青海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建设重点课程、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线,借助清华大学对口支援的力量,改变以前青海大学只抓教学不重科研的做法,实现科研和教学两条腿走路,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建设实用性特色学科,培养本土人才,服务地方发展青海经济的办学思路。同时还提出了“以人为本,开放办学,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办学理念。

  于是,一系列对青海大学师生来说非常陌生的事情在这所一度被认为要垮掉的学校里陆续发生了:以前连从哪里申请课题都不知道的老师们,在李建保和他从外面请来的专家学者们的带动帮助下,申请到了省里、部里甚至863科研项目;老师们不仅可以在学校里接受清华大学对口支援教授团的教授们示范教学,还可以轮番到清华、浙大甚至国外去进修;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进入学校新开办的“因材施教“班,还可以保送到清华大学上硕士;学校里建起了一座座新教学楼,添置了许多新的教学设施设备……。“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青海大学,记者听得最多的是这句话。

  青海大学党委书记刘树仁告诉记者,李建保的到来,最重要的是给青海大学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办学思路。这些新的东西最初在青海大学遭到了一些阻力,校党委为此做了不少工作,给李建保的各种举措扫清了障碍。如今,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青海大学学科建设有了新发展,研究生教育实现了零的突破,科研经费成倍增长,校园面貌日新月异,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李建保人在青海大学工作了,工作却仍由清华大学发放,青海大学发给他一些补贴,他却从来不用,他说:“这些钱我本来就不想要的,实在推不掉了,就先领了放在哪里吧”;两年多来,他花在民航上的费用有6、7万元,他却只在青海大学报过一次帐,其他的费用都是用自己的科研经费解决了;青海省政府给他每年三万元的生活补贴,他分文未取,直接让财务把钱给学校宣传部和科技处做了办公经费;学校分给他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他让给了一名博士,自己住进了两室一厅的旧房……。“李校长是把在青海大学的工作当作事业来干的,他不是来镀金的。” 青海省的一些政府官员和青海大学的师生不无感慨地说。

  “选择了你,我就选择了另一种生活”

  “选择了你,我就选择了另一种生活。”这是李建保最喜欢的一首歌,借用这句歌词,李建保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绪。

  从一个学者迅速转变为一个西部大学的校长,并非易事,但是李建保成功了。在许多了解李建保的人看来,投入感情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外地人来到青海,当地人往往会告诉他们青海湖的来源和传说,但是许多人只会讲一个版本,而李建保能说出六个版本;在清华大学的办公室和青海大学的家中,李建保摆放着他从青海各地捡来的石头;爱好爬山的他,有空的时候他就会和青海大学的老师、同事一起去野外爬山考察。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渗透着李建保的青海情结,正是这种情结,促使他在青海大学的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的需求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创造了青海大学跨越式发展的辉煌。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些辉煌背后,李建保付出了什么、忍受着什么。

  45岁,正是学术上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李建保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青海大学的发展上,于是他的科研事业自然而然受到了影响。为了继续搞好清华大学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李建保找来了一些老师协助开展科研和培养研究生,对于他来说,这实在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从一个学术骨干转变为一个大学校长,他放弃了自己前半生在科研上苦心经营的很多东西,“希望别人能多给我一些理解和支持吧”,李建保带着一丝无奈说。

  李建保忍受的还不仅仅是这些。青海大学党委书记刘树仁说:“青海大学比较偏僻,老师们大都住在城里,学校里主要是住学生,10点半学生宿舍就熄灯,而建保总是工作到很晚,所以他常常叫保安陪他回去,等他到了家开了灯保安才回去。每想到他深夜独自一人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就替他觉得孤独。”

  然而,天性乐观的李建保不愿说自己孤独,他总是谈起这两年多来清华大学的领导、同事给予他的帮助,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青海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给予他的支持,还有许多国内外朋友对青海大学的关心和支援。“他们帮助、支援青海大学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个人的原因,而是他们对西部大开发有高度的认同感。”李建保这样对记者说。

  7月的西宁,天高云淡、风清气爽,青海大学的校园里还在不断翻新、修建教学楼和实验楼。穿行在校园中,李建保并没有感到满足,他告诉记者:“你们看到的只是我已经做了的事情,还有很多事我想做还没做。那么多人在关心青海大学,这些关心和帮助已经变成了我巨大的精神压力,我只能把这些压力转化成动力,尽力去做国家、社会和朋友们希望我做的事情,我想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多地回报他们!”(完)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北京暴雨阻塞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