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报:中国二战劳工日本胜诉始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19:42 世界新闻报 | |||||||||
《世界新闻报》驻日本记者 云雷 7月9日,日本广岛高等法院就中国二战劳工索赔案做出二审判决,撤销了广岛地方法院去年做出的驳回5名中国劳工及死亡劳工家属赔偿请求的一审判决,勒令被告方日本西松建设公司向5名中国原告每人赔偿5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2万元)。这是日本的高等法院首次对中国二战劳工对日索赔诉讼案做出赔偿判决,这一结果很可能将对类似的中国劳工赔偿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有360名中国劳工被侵华日军掳掠到位于日本广岛县加计町的安野水利发电厂的建设工地,被迫为西松建设公司从事高强度劳动。像遭到日军掳掠的数以万计的其他中国劳工一样,这360人在侵略者的土地上受尽折磨与屈辱,一些人甚至命丧日本。 1998年,这批劳工中的幸存者邵义诚(78岁、天津)、宋继尧(75岁、山东省)以及原劳工遗属杨世斗(62岁、山东省)等5人向日本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西松建设公司向他们每人支付550万日元的赔偿金。 正义冲破时效壁垒中国劳工首度胜诉 2002年7月,广岛地方法院在对此案进行一审时,依据“时效原则”,认为尽管西松建设公司应负法律责任,但原告方的诉讼已过了时效,因此原告已经丧失了赔偿请求权,所以判决5名原中国劳工及遗属败诉。随后,原告向广岛高等法院提起上诉,但两年来人们对接下来的二审判决结果并不乐观。日本共同通讯社在本月3日播发的一篇对此案所做的前期报道中指出,虽然日本社会已经公认日军在二战中“强掳劳工是违法行径”,但是和其他众多的中国二战受害者在日索赔诉讼案一样,本案的焦点,或者说受害者胜诉的最大障碍就是所谓的“诉讼的时效壁垒”。根据日本的相关法律,对掳掠及强迫劳动罪行的追诉时效为20年,而对西松建设公司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诉讼时效仅为10年。因此,无论中国劳工如何起诉,诉讼时间似乎都已经超出了有效期。 然而,法律的天平这次最终还是倾向了正义的一方。7月9日,广岛高等法院做出裁决,判定5名中国二战劳工及其遗属胜诉。审判长铃木敏之指出,原告在日本被强迫劳动期间,人身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回国之后仍饱受后遗症之苦;事实上,如果从两国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1978年算起,早在诉讼时效尚未过期的1993年,原告便已开始就赔偿问题与日方进行交涉,但由于西松建设公司对赔偿问题“态度不诚实”,而且拒绝对历史上该公司存在的强制劳动事件进行调查,从而使该案一直拖到了1998年才得以提起诉讼。铃木敏之强调:“如果按照日本民法中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来裁决本案,显然是有违正义和公平理念的。” 早逝者留下遗憾后来人告慰冤魂 7月9日,广岛高等法院宣布中方原告胜诉后,法庭内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支持中国人打官司的74岁高龄的日本老人中土胜雅兴奋地跑到法庭大门外,高举起写有“胜诉”二字的条幅,向法庭外翘首期待审判结果的其他日本“援助者”报喜。高兴之余,中土先生也遗憾地说:“要是吕学文能多活一年就好了。”吕学文也是此案原告之一,但已于去年夏天去世。 出席庭审的3名原告——邵义诚、宋继尧和杨世斗更是喜极而泣。他们认为,此番得以胜诉与中日两国和平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声援是密不可分的。第二天,邵义诚等人来到当年中国劳工被逼做苦力的地点——加计町安野发电站以及3处曾经关押中国劳工的遗址,追悼那些死去的劳工。杨世斗在父亲杨希恩被关押过的坪野收容所遗址前为父亲烧纸,泪流满面。 日本媒体揭露罪行西松公司还不服气 7月10日,日本报纸《每日新闻》以杨世斗的话“决不能忘记大惨案”为题刊发报道,详细介绍了日本强掳中国劳工的历史。文章披露,1942年11月,为了解决因大量青壮年从军而导致的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日本政府决定将中国人“移入”日本国内。从次年4月至1945年5月,日军共掳掠了中国劳工38935人。这些中国人被送往日本国内的135个建设工地和煤矿作苦工。这篇报道指出,杨希恩等360人被送到广岛县加计町的安野水利发电站从事重体力劳动,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 据报道,1946年,日本政府曾就“强掳劳工状况”编制了一份“外务省报告书”,但是直到1993年,世人才得知该报告书的存在,并以此作为日本政府强掳劳工的证据。然而,针对中国原劳工及家属的血泪诉讼,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日本西松建设公司却一直否认曾经使用强掳来的劳工的事实。一审判决后,法庭曾试图让诉讼双方庭外和解,但遭到了西松建设公司的拒绝。7月9日,当广岛高法在二审诉讼中判决西松建设败诉后,该公司仍然不服判决,立即表示将提起上诉。 所剩时间不多了 日前,日本一家报纸在社论中指出,日本政府和企业“拒绝承担责任”的顽固态度势必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感,日本应该像德国那样,向亚洲人民进行战后补偿。社论还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各国战争受害者正在衰老、不断逝去,在中国劳工诉西松建设公司一案中,自1998年1月中方提起诉讼以来,就已有两名原告先后去世,应该看到,对要求伸张正义的人来说,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法院就中国二战受害者起诉日本政府和企业的诉讼案做出的判决已有20多项,几乎全都是中国公民败诉。日本法院判中方败诉的“最主要理由”就是中国公民提起诉讼时已经错过了“诉讼时效”。而此次是中国劳工首次争取到胜诉判决,相信将对其他劳工索赔案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