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官员呼吁加强对濒危语言的保护和抢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5日15:10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熊争艳吴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杨光25日在此间举行的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上呼吁,在全球化趋势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应重视并加强濒危语言的保护和抢救。 杨光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撞击日益明显。全球化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强国所主导,以实力分配利益和话语权。其直接结果就是具
他说,各个民族、地域的语言文化都是一方水土创造的成果,都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贡献。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个性特征乃至精神,从人类文化整体上说,也就失去了其中一个独特的文化个性。语言文化的平等是国家与民族平等的基石,与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密切相关。 同时,他指出,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和观念形成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据研究统计,史前人类有12000余种语言,而今剩下6000余种,而且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减少,其中原由十分复杂,但是,任何一种语言的消失都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因此,各国家、各民族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珍视自己的语言文化传统。 他强调,在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化应当得到统一和协调发展。主张语言文化的单一化,追求语言文化的片面强权是不切实际和有害的。 “语言的平等、多样化与和谐共处应当成为基于人类良知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目标。多语言才能多视角,多文化才能多色彩,多包容才能多理解,”他说。 他呼吁,世界各国应不断加强在弱势语言保护这一领域的国际合作,为创造一个和平、平等、和谐、丰富多彩的世界而努力。 相关专题:国际世界语大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