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专题 > 正文

“泛珠三角”寻找新的核心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10:41 南风窗

  “泛珠三”的概念自2003年底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倡议以来,受到广泛的重视与讨论,2004年6月并由相关省、区首长分别在香港、澳门及广州举行首脑会议,重点除就未来的发展与协调共同出谋划策外,亦一如既往地着眼于招商引资。

  其实,这个所谓的“9+2”架构的成形与提出,有其相当特殊而又特定的时空背景,从而其发展战略,也必须置于这样特殊而又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来探索,才有可能演绎出一些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富含意义的思考。

  从“小珠三”到“大珠三”

  鉴往知来。1980年,就在邓小平决定中国要进行改革开放后不久,具体行动就展开了,第一步就是4个经济特区的实验。4个特区中,除厦门外,其余3个即深圳、珠海、汕头均在珠江流域(就今天的范围看,厦门也在“泛珠三”的概念之内),于是,所谓的“小珠三角”即在历史上取得了关键的发展契机。

  必须理解,中国当时启动的改革开放,在国际间是没有受到太多重视的,谁会特别留意一个长期以来封闭、落后的中国大陆究竟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呢?然而,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近水楼台先得月”,同属华人地区的港台因地缘、血缘关系敏感地嗅出了信息,甚至稍远一些的日本与东南亚也察觉到重要的变化。它们的企业与资金开始进入“小珠三角”(一直到今天,珠三角的投资格局在资金来源上仍以这些地区为主,与后来的长三角有所不同),“小珠三角”也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从1980年开始迄1990年中为止的十几年,“小珠三”就如出柙的老虎,锐不可当,成了整个中国大陆的发展龙头。当时,“小珠三”得以持续吸纳外地资金,依恃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廉价的劳力与土地资源;中央给予的开放政策;产业结构上国有企业比重低,拖累较少;人民及官员思想开放。这是“小珠三”的黄金时代。

  1997年香港回归,1998年澳门回归,“小珠三”自然扩大而成为“大珠三”,“珠三”的扩大,似乎未能等比例地壮大其活力与能量。相形之下,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起步的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反而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短短15年,今天的长三角已成了全球发展的亮点,全球500大企业中超过400家集中落脚于此,到2003年、2004年,长三角号称在对外贸易金额及增长率上,果然后发先至,开始超过珠三角。

  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发展势头出现了此消彼长的现象,原因固不止一端,但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整合”。

  珠三角在加入了港、澳之后,内部就出现了究竟谁是龙头,谁是核心的争论,甚至在港澳未加入之前,此等争论就已出现,并且还具体地体现在各种基本建设的攀比和重复投资之上,如竞相兴建国际机场、会展中心、金融中心等。相形之下,长三角的三省一市及范围内的主要15个城市,倒是“公推”上海是唯一龙头,大家则都是上海的腹地或后花园,表现在规划与建设上,这样的整合凝聚,尤其明显。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异,给了珠三角一个反省惕厉的机会。

  但无论长三角与珠三角彼此“瑜亮”之争的形势如何,它们都必须摆在一个更宏观的大形势中,换言之,它们各自面对的竞争,并非仅仅来自对方。从今而后,由于入世后中国大陆将更全面地开放,东盟与中国在走向“10+1”的自由贸易区框架,因此无论珠三角还是长三角,它们面对的都将是一个更大范围或干脆说是一个真正全球化的竞争。“泛珠三”的形成也必须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来正确理解与定位。

  “泛珠三”由硬到软

  珠三角早期的核心竞争力是独有的,如今时移势易,这些条件还继续存在吗?论中央给的政策,其它地区也有了;论人民及官员的思想开放、脑筋灵活,长三角也不输珠三角,论产业结构,长三角甚至优于珠三角;论廉价资源,不仅北、中、西部优于珠三角,东盟地区也优于珠三角……此即为珠三角在新世纪面临的竞争形势与压力。

  压力更大了,机会呢?单就全球化的趋势言,理论上,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机会都更大,但实际是否如此,则要看那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而定。问题是如前所云,珠三角前一阶段使它迅速崛起的核心竞争力,已因时移势易而逐渐弱化,因之,珠三角能否在新世纪中像上世纪末一样勇猛出色,就看它在新时代中能否找到新的核心竞争力。找不到,珠三角的风云时代就可以划下一个句点;找得到,珠三角就有机会发展一段新的辉煌。就此,我们可以谈谈几个攸关珠三角发展的关键战略思维。

  其一是由硬到软的思维。

  在全球化大趋中,任何地区的发展形势及其核心竞争力都会与时俱变,因之必须随着形势的推移,持续不断地去发掘或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而新核心竞争力必然产生自一个大整合或大融合的市场条件中。珠三角能从“小”到“大”到“泛”,使其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基本方向是正确的,但关键点是要做到在规模与范围内的融与通。

  内地与香港及澳门分别建立的CEPA机制是整合与融通的良好基础。但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重点:一是任督二脉要打通。任脉即硬条件,督脉即软条件。前者主要为运输与通信,后者为行政与政策协调。其实,前者的畅通,相当程度上也要靠后者,所以后者能否建立一个有效强力的机制,是泛珠三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

  二是软条件还有另一层主要涵义。如前所云,当今全国甚至全球各地都在致力吸引资金,吸引资金要凭本事即核心竞争力,“泛珠三”以往的核心竞争力弱化之后,可以凸显的新核心竞争力之一即是软条件。具体说,就是领先一步先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策品质、行政效率、人民素质、环保政策、能源政策、文化气质、诚信法治等各方面,打造出一个较竞争对手更优越的投资、工作及居住环境,能如此,就不愁资金与人力的源源流入。

  9省加2区,面积占全国1/5(200万平方公里),人口占全国1/5,GDP(不含港澳)占全国1/3(列全球前20名之内),任督二脉如能畅通,向内的整合即能凝聚出巨大的能量,但泛珠三角的发展策略除了向内之外,还可以而且应该同时向外。

  把地图摊开,泛珠三角北与长三角相邻,南与东盟的湄(公河)三角相接。三个三角,各自内部的整合固然重要,彼此之间亦应谋求经脉通畅。这其中,同属中国内部的泛珠三角与长三角,问题比较单纯,目前温(州)福(州)铁路及福(州)厦(门)高速铁路正在兴建,是联系长三角与泛珠三角的主动脉;但泛珠三角与湄三角之间,涉及国际协调问题,理论上是中央政府的权责,但作为中国与东盟所谓“10+1”的前沿,“泛珠三”机制本身也有必要在此等方面主动进行策略思考与政策论证。

  总之,泛珠三角的思维格局不仅要向内,也要向外。

  思维之三即由陆到海。海,是指南海。

  随着全球形势的变化及中国的和平崛起,南海的战略意义与地位已快速浮现出来。第一,它有丰富的海洋及海底资源(尤其是油、气与可燃冰);第二,它是世界最重要与繁忙的海洋通道之一,对中国、日本及南韩之战略意义有如生命线一般重要;第三,它一直存在着周边国家复杂的领土与领海争议;第四,也因此,它一直是,且将越来越是国际强权角逐的场域。

  有鉴于此,南海的国防安全、经济发展与涉外协调即无可避免地要成为中国新世纪的战略课题之一,与前一个思维类似,此等课题本为中央政府的权责,但作为与南海接临的“泛珠三”,又如何能回避对此等课题的思考与论证?泛珠三角的发展战略思维,也因此必须由陆延伸到整个南中国海,起码,在从事调查、研究与开发上,“泛珠三”在人、时、地三方面都具有相对优势,应该说,责无旁贷。

  泛珠三角的形成与倡议,是珠三角由“小珠三”到“大珠三”到“泛珠三”形势发展的必然。“泛珠三”成败之关键,在于其能否顺利进行从对内到对外的整合,从硬件到软件建设的完善,及从陆向到海向格局的开拓。泛珠三角9省加2区本身,为此必须建构一个组织班子或机制,以进行全方位的战略研究,全面的行政协调,以及泛珠三角与中央之间密切有效的沟通与协作。作者:石齐平(香港)

  相关专题: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


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